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瓜嫁接栽培十要点
要点一:选择地决。苦瓜忌连作,应选择近年未种过苦瓜或其他瓜类的地块种植;宜选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和保水良好、土层深厚的黏壤土栽培;如果进行早熟栽培,则以沙壤土为宜。
要点二:多施底肥。苦瓜嫁接后吸收水肥能力提高、植株的生长势增强,收获期也显著延长,为了保障产量能够大幅提高,底肥的使用要比自根苗增加13%左右,而且应多施长效的优质有机肥。一般每公顷施商品有机肥5000-8000千克,同时,每公顷施磷酸氢二铵250千克,硫酸钾260千克,磷肥应同有机肥混施。
要点三:降低密度。由于苦瓜嫁接后吸收水肥能力提高、生长势增强,因此一般嫁接栽培应比自根苗降低定植密度10%左右。
要点四:浅栽定植。苦瓜嫁接苗的接口部位一般在茎基部10厘米以内,为避免定植后接穗接触到土壤感染土传病害,在定植时宜浅栽,尽量使嫁接口位置高离地面。
要点五:定植壮苗。经试验证明,嫁接成活的弱苗由于其伤口愈合面小,根系吸收的水肥不能及时运输给接穗,使植株的长势和产量还不及自根苗。因此,嫁接成活的苗在定植前要进行筛选,淘汰弱苗;若苗不足,宁肯定植自根苗或直播。
要点六:水肥管护。嫁接栽培的催瓜水要比白根苗晚浇3-5天,一般在根瓜开始采收后进行。开始采收后的水肥要勤,保持见干见湿;为保证高产,追肥量要比自根苗增加10%-15%。
要点七:中耕除草。前期及时中耕松土,后期要重视拔草。一般在嫁接苗定植成活后3-4天进行第1次中耕,深度7厘米左右,保持土面疏松,以利于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15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3-5厘米,每次中耕都应拔除杂草。
要点八:引蔓上架。当苦瓜定植后长至40-50厘米时,用尼龙绳作牵引,绑蔓到定植畦中间上方2米高的铁丝上,使苦瓜依托在上面结果。几天后,待苦瓜爬到铁丝上,每行主蔓统一往一个方向牵引。引蔓上架时让主蔓直线向上,同时应注意让叶片均匀分布,充分利用生长空间。
要点九:进行整枝。为了使茎蔓分布合理,正常生长,需及时进行整枝,当主蔓爬到架上后,保留2-3个健壮的侧蔓与主蔓一起横向绕到棚架上,为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和减少营养消耗,棚架以下的其他侧蔓与卷须可全部抹掉。
要点十:及时收获。苦瓜嫁接后植株和果实生长迅速,因此要比自根苗减少采收间隔时间,增加采收次数,及时采收。
文海涛
辣椒增产须合理修剪
1.剪枝时间。剪枝以在夏季高温季节为宜,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此时第一茬果实已摘完,植株在昼夜温差不大的情况下处于歇枝阶段,所以剪枝的增产效果最好。
2.剪枝部位。合理的剪枝部位在4个大枝顶端,及时剪掉8个侧枝。
3.剪枝方法。用比较锋利的修枝剪刀剪枝,剪口要光滑,以防剪口招致虫害或诱发病害,不可用手直接折枝,以免造成植株损伤。剪枝时,顺手剪去病虫危害严重枝、前期结果过多的下垂枝、管理不当的折断枝等。剪下的枝条应集中带出园外处理,特别是病虫枝不可留在园内。
4.剪后管理。辣椒剪枝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促进生长和结果,如遇干旱,应结合追施尿素及时浇水,防止干旱,并促进肥效发挥。也可喷施叶面肥,每7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每次每亩用尿素25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加水75千克稀释后均匀喷施。喷施最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
253200山东省夏津县蔬菜局 王德明
电话:0534-3215269
无土萝卜芽菜高效栽培技术
1.选择品种。适用于无土栽培的萝卜芽菜的萝卜品种,应具备纯度高、粒度大、发芽率高等特点。常用的品种有绿肥箩卜、大青萝卜、大红袍等。另外,还有由日本引进的供高温期栽培的福叶40日萝卜,供中、低温栽培的大阪4010萝卜、理想40萝卜等专用品种。
2.栽培设施。萝卜芽菜无土栽培,可用长60厘米、宽24厘米、深6厘米的育苗盘作容器栽培,也可用砾石、蛭石和煤渣等作为基质代替土壤进行栽培。
3.栽培方法。①种子处理。筛选种子,去杂去劣,然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种3-4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后涝出沥干,进行保湿催芽。
②精细播种。用育苗盘生产的,先在育苗盘内垫1层报纸,然后喷水使其湿润,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其上,一般每盘播种50-70克。播种后摞盘或上栽培架。用蛭石等作基质栽培的,可先将蛭石或煤渣冲洗干净,铺成6-8厘米厚、70厘米宽的栽培畦,整平稍压紧、浇透水即可播种。播后覆盖蛭石或煤渣,以盖没种子为度。
③苗期管理。萝卜芽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干旱和高温,对光照要求不严。为使芽菜植株鲜嫩,洁白,含纤维少,需要进行遮光处理。可用遮阳网、草帘、黑色塑料薄膜等覆盖。苗期,育苗盘和栽培畦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视育苗盘和基质的干湿情况,适当浇水和营养液(0.2%尿素溶液)。浇水要均匀,防止局部积水而引起烂种。温度控制在15-25℃。
④绿化采收。当苗高8~10厘米时,将遮光物揭去,使之见光1-2天,幼苗由白变绿,完成绿化过程。一般播种后7-8天即可采收,可带盘出售也可捆成把上市。
277200山东省枣庄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 潘继兰
小尖椒的高效栽培要领
1.品种选择。可选用小尖椒品种鸡爪×吉林,该品种早熟,果实生长快,商品性好,品质优良。株高70厘米,开展度80厘米左右,第一花序着生于第8节上,正常采收的尖椒果长12-14厘米,横径1.5厘米,淡绿色,辣味中等。我们一般采收果长为6-7厘米的嫩尖椒作商品,不辣或微辣,符合当地居民的习惯口味。
2.栽培技术。①培育壮苗。按体积计算,将8份泥炭和2份珍珠岩混合拌匀,另外在每立方米混合物中加过磷酸钙1千克,充分拌匀,即成小尖椒育苗营养土。将营养土装入规格为128穴的泡沫塑料育苗盘中,营养土略低于育苗盘面。7月底播种,采用干籽穴播,每穴播2-3粒种子,播后盖一薄层营养土,以盖没种子为宜,并浇透水。上面再覆一层遮阳网以利保湿,促进发芽。3-4天后种子发芽破土,及时揭去遮阳网,并浇洒30%根病净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以防病害侵入幼苗,以后每天根据幼苗长势及营养土干湿程度浇水,每隔1周浇1次根病净药液。由于育苗期间正值炎热的夏季,气温高,湿度低,因此,要搭小拱棚并盖上遮阳网,日遮夜揭,逐步延长日晒时间,以达到炼苗的目的。 ②合理定植。在育苗的同时,对种植大棚进行整理,结合翻耕,一般每亩施入腐熟厩肥2000千克,并配施过磷酸钙25千克,然后整地筑畦,畦宽连沟1.5米。畦面覆盖地膜。因温度较高,定植期宜选用苗龄20天左右、3-5片真叶的小苗为好,以确保幼苗有较高的成活率。定植宜在傍晚,每畦栽2行,株距0.3米。栽后浇定根水,地膜上盖少量稻草,大棚上覆遮阳网,以降低地温,防止灼伤秧苗。
③加强田间管理。小尖椒生长前期恰遇高温干旱天气,应认真做好降温保湿工作。一般是通过浇水和覆盖遮阳网来调节温、湿度;生长中期气温、湿度虽较适宜,但此时小尖椒产出较多,因此重点是做好肥、水管理;生长后期气温较低,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尽量延长采收时间。小尖椒栽培过程中,如遇大阵雨或暴雨,应及时开沟排水,防止水淹。如遇连续阴雨,则应尽量多通风,降低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④肥、水管理。夏秋栽培的小尖椒生长时间长,搞好肥、水管理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栽前要施足基肥,栽后要浇定根水,缓苗后每亩用复合肥8千克浇1次稀肥水,以后应根据天气及植株长势适时浇灌。进入开花结果期后所需养分增加,一般每采收3-4次需浇1次肥水,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栽培过程中,中前期以浇水为主,可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促进植株生长,中后期则以施肥为主,以促进果实生长。
⑤病虫害防治。小尖椒夏秋季栽培的病害前期主要有苗期疫病,可选用30%根病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浇根,每7天1次,连浇2-3次。后期有少量的枯萎病,应以生物防治为主,主要措施是通风降湿,及时去除病株。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一遍净1500倍液防治。
⑥适时采收。7月底播种的小尖椒于8月中下旬移栽,一般10月初开始采收。小尖椒生长很快,从开花至采收仅需5-7天,因此必须及时采收,既可获得品质优良的小尖椒产品,又可减轻植株负担,促进小尖椒生长。
350500福建省连江县农业局 夏泽敏
芫荽制种技木
芫荽又名香菜,为伞形科芫荽属。以嫩叶、叶柄和嫩茎供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调味蔬菜之一,为1年生或2年生草本种子植物,用种量大。
1.确定播期。芫荽制种栽培一般在第1年9月上旬播种,露地防寒越冬,第2年春返青后加强肥水管理,4-5月开花,6月中旬收获种子,每亩产种子70-100千克。也可在封冻前播种,种子不萌发,露地越冬,第2年春采种,但种子产量低,质量差。
2.施肥整地。芫荽是虫蝶异花授粉植物,品种间容易天然杂交,制种田要选择隔离带在2000米以上的芫荽地块。大田要土壤肥沃,保肥保水性强,有机质含量高。整地前要翻耕晒白,耙细后边起畦边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圈肥3000-4000千克,并与表土混匀。畦宽1-1.5米。
3.催芽播种。催芽:实施浸种催芽,可加快芫荽发育速度,又有利于出苗整齐。即将种子搓开后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然后用纱布包好或装入盒内保温,放在20-22%温度下催芽,每隔24小时翻动1次,同时用清水稍晾干后继续催芽,4-6小时可发芽。播种:精细整地,耧平畦面,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在畦面撒1层薄土,然后均匀撒播,每亩用种量0.5-0.75千克,覆土1-2厘米厚,并稍加镇压,播种后要注意土壤湿润,有利于出苗整齐。
4.田间管理。播种后苗高5厘米左右时实施第1次间苗,株距3-5厘米,间苗结束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千克,株高10厘米左右时定苗。定苗时剔除病、杂、弱苗,留下壮苗。每亩留苗8000株左右,以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硫酸钾各7千克左右。根据长势适当控制肥水,防止枝叶徒长,促进花薹形成。初花期前要加强肥水管理,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千克。花期结束为防止茎叶早衰,促进种子饱满,可每隔7天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5.病虫害防治。芫荽制种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枯病、根腐病、蚜虫和潜叶蝇等。芫荽生长前期应喷施溴氰菊酯300倍液2-3次,喷施百菌清500倍液1-2次防止叶枯病的发生。抽薹初期喷抗枯灵、敌克松等杀菌剂2~3次。为防止潜叶蝇为害芫荽种果,开花盛期、开花末期各喷1次敌杀死、10%吡虫啉等杀虫剂。
6.种子收获。当芫荽植株上部40-50籽粒变黄色即可收割,收获时应选择晴朗天气,清晨将割下的种株捆成直径10-20厘米的小捆,搭“人”字形架晾晒,当有80%以上种株干净即可脱粒。脱粒后,弃除干枯茎杆,加工干净充分晒干,当水分低于8%时入库,一般每亩可产70-100千克种子。
041000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 赵玉山
要点一:选择地决。苦瓜忌连作,应选择近年未种过苦瓜或其他瓜类的地块种植;宜选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和保水良好、土层深厚的黏壤土栽培;如果进行早熟栽培,则以沙壤土为宜。
要点二:多施底肥。苦瓜嫁接后吸收水肥能力提高、植株的生长势增强,收获期也显著延长,为了保障产量能够大幅提高,底肥的使用要比自根苗增加13%左右,而且应多施长效的优质有机肥。一般每公顷施商品有机肥5000-8000千克,同时,每公顷施磷酸氢二铵250千克,硫酸钾260千克,磷肥应同有机肥混施。
要点三:降低密度。由于苦瓜嫁接后吸收水肥能力提高、生长势增强,因此一般嫁接栽培应比自根苗降低定植密度10%左右。
要点四:浅栽定植。苦瓜嫁接苗的接口部位一般在茎基部10厘米以内,为避免定植后接穗接触到土壤感染土传病害,在定植时宜浅栽,尽量使嫁接口位置高离地面。
要点五:定植壮苗。经试验证明,嫁接成活的弱苗由于其伤口愈合面小,根系吸收的水肥不能及时运输给接穗,使植株的长势和产量还不及自根苗。因此,嫁接成活的苗在定植前要进行筛选,淘汰弱苗;若苗不足,宁肯定植自根苗或直播。
要点六:水肥管护。嫁接栽培的催瓜水要比白根苗晚浇3-5天,一般在根瓜开始采收后进行。开始采收后的水肥要勤,保持见干见湿;为保证高产,追肥量要比自根苗增加10%-15%。
要点七:中耕除草。前期及时中耕松土,后期要重视拔草。一般在嫁接苗定植成活后3-4天进行第1次中耕,深度7厘米左右,保持土面疏松,以利于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15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3-5厘米,每次中耕都应拔除杂草。
要点八:引蔓上架。当苦瓜定植后长至40-50厘米时,用尼龙绳作牵引,绑蔓到定植畦中间上方2米高的铁丝上,使苦瓜依托在上面结果。几天后,待苦瓜爬到铁丝上,每行主蔓统一往一个方向牵引。引蔓上架时让主蔓直线向上,同时应注意让叶片均匀分布,充分利用生长空间。
要点九:进行整枝。为了使茎蔓分布合理,正常生长,需及时进行整枝,当主蔓爬到架上后,保留2-3个健壮的侧蔓与主蔓一起横向绕到棚架上,为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和减少营养消耗,棚架以下的其他侧蔓与卷须可全部抹掉。
要点十:及时收获。苦瓜嫁接后植株和果实生长迅速,因此要比自根苗减少采收间隔时间,增加采收次数,及时采收。
文海涛
辣椒增产须合理修剪
1.剪枝时间。剪枝以在夏季高温季节为宜,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此时第一茬果实已摘完,植株在昼夜温差不大的情况下处于歇枝阶段,所以剪枝的增产效果最好。
2.剪枝部位。合理的剪枝部位在4个大枝顶端,及时剪掉8个侧枝。
3.剪枝方法。用比较锋利的修枝剪刀剪枝,剪口要光滑,以防剪口招致虫害或诱发病害,不可用手直接折枝,以免造成植株损伤。剪枝时,顺手剪去病虫危害严重枝、前期结果过多的下垂枝、管理不当的折断枝等。剪下的枝条应集中带出园外处理,特别是病虫枝不可留在园内。
4.剪后管理。辣椒剪枝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促进生长和结果,如遇干旱,应结合追施尿素及时浇水,防止干旱,并促进肥效发挥。也可喷施叶面肥,每7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每次每亩用尿素25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加水75千克稀释后均匀喷施。喷施最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
253200山东省夏津县蔬菜局 王德明
电话:0534-3215269
无土萝卜芽菜高效栽培技术
1.选择品种。适用于无土栽培的萝卜芽菜的萝卜品种,应具备纯度高、粒度大、发芽率高等特点。常用的品种有绿肥箩卜、大青萝卜、大红袍等。另外,还有由日本引进的供高温期栽培的福叶40日萝卜,供中、低温栽培的大阪4010萝卜、理想40萝卜等专用品种。
2.栽培设施。萝卜芽菜无土栽培,可用长60厘米、宽24厘米、深6厘米的育苗盘作容器栽培,也可用砾石、蛭石和煤渣等作为基质代替土壤进行栽培。
3.栽培方法。①种子处理。筛选种子,去杂去劣,然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种3-4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后涝出沥干,进行保湿催芽。
②精细播种。用育苗盘生产的,先在育苗盘内垫1层报纸,然后喷水使其湿润,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其上,一般每盘播种50-70克。播种后摞盘或上栽培架。用蛭石等作基质栽培的,可先将蛭石或煤渣冲洗干净,铺成6-8厘米厚、70厘米宽的栽培畦,整平稍压紧、浇透水即可播种。播后覆盖蛭石或煤渣,以盖没种子为度。
③苗期管理。萝卜芽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干旱和高温,对光照要求不严。为使芽菜植株鲜嫩,洁白,含纤维少,需要进行遮光处理。可用遮阳网、草帘、黑色塑料薄膜等覆盖。苗期,育苗盘和栽培畦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视育苗盘和基质的干湿情况,适当浇水和营养液(0.2%尿素溶液)。浇水要均匀,防止局部积水而引起烂种。温度控制在15-25℃。
④绿化采收。当苗高8~10厘米时,将遮光物揭去,使之见光1-2天,幼苗由白变绿,完成绿化过程。一般播种后7-8天即可采收,可带盘出售也可捆成把上市。
277200山东省枣庄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 潘继兰
小尖椒的高效栽培要领
1.品种选择。可选用小尖椒品种鸡爪×吉林,该品种早熟,果实生长快,商品性好,品质优良。株高70厘米,开展度80厘米左右,第一花序着生于第8节上,正常采收的尖椒果长12-14厘米,横径1.5厘米,淡绿色,辣味中等。我们一般采收果长为6-7厘米的嫩尖椒作商品,不辣或微辣,符合当地居民的习惯口味。
2.栽培技术。①培育壮苗。按体积计算,将8份泥炭和2份珍珠岩混合拌匀,另外在每立方米混合物中加过磷酸钙1千克,充分拌匀,即成小尖椒育苗营养土。将营养土装入规格为128穴的泡沫塑料育苗盘中,营养土略低于育苗盘面。7月底播种,采用干籽穴播,每穴播2-3粒种子,播后盖一薄层营养土,以盖没种子为宜,并浇透水。上面再覆一层遮阳网以利保湿,促进发芽。3-4天后种子发芽破土,及时揭去遮阳网,并浇洒30%根病净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以防病害侵入幼苗,以后每天根据幼苗长势及营养土干湿程度浇水,每隔1周浇1次根病净药液。由于育苗期间正值炎热的夏季,气温高,湿度低,因此,要搭小拱棚并盖上遮阳网,日遮夜揭,逐步延长日晒时间,以达到炼苗的目的。 ②合理定植。在育苗的同时,对种植大棚进行整理,结合翻耕,一般每亩施入腐熟厩肥2000千克,并配施过磷酸钙25千克,然后整地筑畦,畦宽连沟1.5米。畦面覆盖地膜。因温度较高,定植期宜选用苗龄20天左右、3-5片真叶的小苗为好,以确保幼苗有较高的成活率。定植宜在傍晚,每畦栽2行,株距0.3米。栽后浇定根水,地膜上盖少量稻草,大棚上覆遮阳网,以降低地温,防止灼伤秧苗。
③加强田间管理。小尖椒生长前期恰遇高温干旱天气,应认真做好降温保湿工作。一般是通过浇水和覆盖遮阳网来调节温、湿度;生长中期气温、湿度虽较适宜,但此时小尖椒产出较多,因此重点是做好肥、水管理;生长后期气温较低,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尽量延长采收时间。小尖椒栽培过程中,如遇大阵雨或暴雨,应及时开沟排水,防止水淹。如遇连续阴雨,则应尽量多通风,降低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④肥、水管理。夏秋栽培的小尖椒生长时间长,搞好肥、水管理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栽前要施足基肥,栽后要浇定根水,缓苗后每亩用复合肥8千克浇1次稀肥水,以后应根据天气及植株长势适时浇灌。进入开花结果期后所需养分增加,一般每采收3-4次需浇1次肥水,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栽培过程中,中前期以浇水为主,可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促进植株生长,中后期则以施肥为主,以促进果实生长。
⑤病虫害防治。小尖椒夏秋季栽培的病害前期主要有苗期疫病,可选用30%根病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浇根,每7天1次,连浇2-3次。后期有少量的枯萎病,应以生物防治为主,主要措施是通风降湿,及时去除病株。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一遍净1500倍液防治。
⑥适时采收。7月底播种的小尖椒于8月中下旬移栽,一般10月初开始采收。小尖椒生长很快,从开花至采收仅需5-7天,因此必须及时采收,既可获得品质优良的小尖椒产品,又可减轻植株负担,促进小尖椒生长。
350500福建省连江县农业局 夏泽敏
芫荽制种技木
芫荽又名香菜,为伞形科芫荽属。以嫩叶、叶柄和嫩茎供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调味蔬菜之一,为1年生或2年生草本种子植物,用种量大。
1.确定播期。芫荽制种栽培一般在第1年9月上旬播种,露地防寒越冬,第2年春返青后加强肥水管理,4-5月开花,6月中旬收获种子,每亩产种子70-100千克。也可在封冻前播种,种子不萌发,露地越冬,第2年春采种,但种子产量低,质量差。
2.施肥整地。芫荽是虫蝶异花授粉植物,品种间容易天然杂交,制种田要选择隔离带在2000米以上的芫荽地块。大田要土壤肥沃,保肥保水性强,有机质含量高。整地前要翻耕晒白,耙细后边起畦边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圈肥3000-4000千克,并与表土混匀。畦宽1-1.5米。
3.催芽播种。催芽:实施浸种催芽,可加快芫荽发育速度,又有利于出苗整齐。即将种子搓开后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然后用纱布包好或装入盒内保温,放在20-22%温度下催芽,每隔24小时翻动1次,同时用清水稍晾干后继续催芽,4-6小时可发芽。播种:精细整地,耧平畦面,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在畦面撒1层薄土,然后均匀撒播,每亩用种量0.5-0.75千克,覆土1-2厘米厚,并稍加镇压,播种后要注意土壤湿润,有利于出苗整齐。
4.田间管理。播种后苗高5厘米左右时实施第1次间苗,株距3-5厘米,间苗结束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千克,株高10厘米左右时定苗。定苗时剔除病、杂、弱苗,留下壮苗。每亩留苗8000株左右,以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硫酸钾各7千克左右。根据长势适当控制肥水,防止枝叶徒长,促进花薹形成。初花期前要加强肥水管理,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千克。花期结束为防止茎叶早衰,促进种子饱满,可每隔7天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5.病虫害防治。芫荽制种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枯病、根腐病、蚜虫和潜叶蝇等。芫荽生长前期应喷施溴氰菊酯300倍液2-3次,喷施百菌清500倍液1-2次防止叶枯病的发生。抽薹初期喷抗枯灵、敌克松等杀菌剂2~3次。为防止潜叶蝇为害芫荽种果,开花盛期、开花末期各喷1次敌杀死、10%吡虫啉等杀虫剂。
6.种子收获。当芫荽植株上部40-50籽粒变黄色即可收割,收获时应选择晴朗天气,清晨将割下的种株捆成直径10-20厘米的小捆,搭“人”字形架晾晒,当有80%以上种株干净即可脱粒。脱粒后,弃除干枯茎杆,加工干净充分晒干,当水分低于8%时入库,一般每亩可产70-100千克种子。
041000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 赵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