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化YOLOv4的主要电气设备智能检测及调参策略

来源 :电工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无人机和巡检机器人搭载的多光谱成像检测是高压设备非接触检测的发展趋势,而主要电气设备的识别是其绝缘状态智能诊断的基础.该文建立了绝缘子、均压环、防振锤、套管和导线训练与测试数据库;基于YOLOv4,改进了Mosaic数据扩充算法,使网络误差降低了0.7,识别准确度提高到84.3%;研究了基于边界框回归的交并比(IoU)算法对不同尺度检测目标的影响,提出了对大、小目标分别采用CIoU和GIoU的训练策略;研究了K-means和分层聚类算法对自建数据库的标注值宽高数据聚类效果及检测结果的影响;基于误差、识别准确度和训练速度,研究并优化了YOLOv4的网络参数,改进后的模型训练误差降低了3%,识别准确度提高了0.8%,较好地实现了主要电气设备的识别.该研究可用于多光谱成像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现场诊断.
其他文献
精确分析电缆损耗特性是提高海底电缆经济性、实现深远海风电高效输送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该文建立三芯铠装电缆的电磁-热耦合仿真模型,研究了缆芯电流在低频输电方式下的不均匀分布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IEC标准计算护套感应电压、损耗因子及载流量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缆芯电流密度平均值点偏离缆芯中心,偏离距离随输电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并导致IEC标准计算的护套感应电压和损耗做同向变化,当缆芯半径大于24mm时,护套损耗因子误差明显加剧;当缆芯截面积取2000mm2时,分频及工频下的载流量误差分别达10%和15%左
在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运行过程中,硝酸的产生、渗透和老化会降低硅橡胶的性能,并影响到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该文结合多种表征技术系统研究硝酸对硅橡胶的老化作用机理.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果表明,硅橡胶中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硝酸的作用下裂解,导致硅橡胶中D4~D7为主的环状硅氧烷小分子增多.硝酸溶液浸泡600h的硅橡胶内D4是未老化时的30倍,有机组分相对含量下降了9.19%.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表明,硝酸老化后硅橡胶表面Si?C键断裂并被氧化,生成无机硅氧
现有的区域能源站规划未考虑负荷时空特性,且能源站的选址、设备选型定容、网络布局和管道选径等与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性直接相关,为此,该文提出考虑负荷特性的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站网协同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负荷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改进p-中位模型建立冷热电联供站点数量、选址和供能范围划分模型,基于负荷时序互补特性,考虑多能流耦合和网络协调,提出基于Prim算法的网络布局和管道选径优化模型;然后,基于冷热电联供站、网规划间的相互作用,以区域站网年化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对冷热电联供站点的设备选型定容和管网布局、管道选
柔性多状态开关(FMSS)接入配电网,能够通过主动控制实现配电网正常与故障情况下的优化运行,同时也加深了对控制的依赖.为降低通信设备随机故障带来的运行风险,该文提出一种计及信息失效的柔性配电系统集中-分散协调控制策略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柔性配电信息物理系统模型,分析了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控制方式;然后,采用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与故障树法处理运行和故障场景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以电压偏差与失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分布式资源集中-分散控制策略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优化通信故障的分布式资源分散控制策略,下层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性能优异,在城市配电系统应用广泛.目前部分配电电缆即将达到或已超过其设计寿命,如何准确诊断“老龄化”电缆的状态继而保障配电网运行可靠性是一项重大挑战.该文深入分析现有电缆典型缺陷诊断方法和定位技术应用于XLPE配电电缆状态诊断过程中的有效性,指出长电缆中缺陷诊断灵敏度和定位准确性、电缆老化段与集中性缺陷的辨识与定位等存在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提高电缆中集中性缺陷诊断灵敏度、实现对长电缆中缺陷的准确定位、开展电缆中局部老化段的定位与诊断研究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电力电子装备长期处于高频、陡脉冲电压的运行工况下,其绝缘系统易发生早期失效,可能会威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探究脉冲电压下绝缘劣化机理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常见电力电子装备及其运行工况,通过对绝缘体击穿与沿面闪络影响机理的论述,揭示了电荷行为对绝缘劣化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脉冲电压参数对电荷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与探讨.未来应提升脉冲电压下电荷测试技术,明确脉冲边沿时刻电荷动态特性,以阐明绝缘劣化机理.这些研究成果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固定场所建设项目是江苏省重大项目,作为江苏省科技创新的标志性工程重点予以打造.项目秉承“绿色生态、低碳智能,幽雅宁静、便捷实用,协调统一、研创结合,空间共享、自然人文”的设计理念,着重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突出绿色、节能、环保等科技元素,着力打造集园林景观、科研创新、展示展览、生活休闲和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科技产业园区.目前,该项目已获得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其中的1#楼获得了LEED-NC铂金级认证,这是国内第六个、省内第一个以LEED-NC V4标准获得铂金级认证的地标建筑.
期刊
2021 年 9 月 24 日,2021中国电力规划发展论坛(第八届)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为主题,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战略规划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主办.与会专家指出,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能源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国家能源供应和消费低碳转型重任.新型电力系统如何构建,电力行业如何转型发展,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面临哪些挑战,成为会议焦点.
期刊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rn《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它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发挥统领作用.rn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0 引言rn“双碳”政策给风电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在平价上网时代风电的发展也存在挑战.本文阐述了陆上风电项目的投资构成,对广东陆上风电项目投资的特点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当上网电价为0.453元/千瓦时,项目千瓦投资在8000元/千瓦左右时,若要全部投资税前内部收益率达到7%或资本金内部收益才会达到8%以上,相应风电场年利用小时数要在2100小时以上.最后给出了广东陆上风电项目投资控制措施的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