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语文教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教学科目,有着其重要的位置,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教育以育人为目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谓“习惯成自然”,坚持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就成自然而然的事。养成学生的一个良好阅读习惯有很多方式,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运用语文教材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阅读习惯;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字词的认知、文义的通晓、良好的语感以及情感的体验。阅读应分阶段性,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儿歌、童诗、童话、寓言、故事等,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进入循序渐进的阅读模式,慢慢地会让学生自发地去找书读,走进书本的世界。在S版的教参中也强调“要重视阅读的习惯的培养,除了阅读课文外,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如何利用教材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的。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专注力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其专注力是有所欠缺的。就阅读教学来说,要让学生毫无杂念地专心阅读,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教学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阅读有二种方式,一是出声阅读,即朗读;二是无声阅读。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需要学生的专注力。如,在朗读方式中,教师可以借用类似喜马拉雅FM的视听新媒体作为教学辅助,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自己的声音在电台放出来,感受美的声音,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朗读欲望。
  中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无声阅读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就每一个读本,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书,都应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例如,在学了拼音后,就要求给课文后面的二类字注音;在学了查字典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查字典给生字注音,给难字注释、组词;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用线划划优美的词句;或在难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查字典;遇到喜欢的句子,划起来,记在自己的“好词好句本”中……如此,必然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专注力。
  培养学生专心阅读的习惯,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一种边读边想的思维模式训练来实现。如,在进行阅读教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可以通过画面的显示,让学生边读边想,也可布置阅读后根据内容配画的作业,这样有利于加深印象,让阅读材料更具感染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好书。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量定的阅读数字表明了小学阅读需要一个广度,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可见,通过广泛的阅读可培养学生开阔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去引导学生走进浩瀚的书海中,猎取书中珍宝,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阅读之门就打开了。而兴趣的产生,可从学生的阅读需要处激发,当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无法再满足其求知欲望时,自然就会有新的阅读的需要。然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不能够正确认识到这种缺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引导。
  如,①故事诱“读”。在学S版教材第二册《炎帝的传说》《尧帝凿井》这两课后,让学生再去找找有关帝王的其他故事来读,学生找来的不单有传说、神话版本,连漫画都找来了。可见学生阅读兴趣之浓了。
  ②榜样激“读”。名人的榜样力量是无限的,应经常向学生推荐有识之士、革命领袖、科学家、文学家等名人的成材之道。如,《小英雄王二小》中,可引导学生去找更多的关于抗战时期的英雄故事,他们找来了《小英雄雨来》《钓鱼竿里的秘密》《刘胡兰》等文章来读。也可以让学生问一问家中的祖辈,打听一下抗战时期身边的小英雄故事,非常有意义。
  ③教师荐书引读。目前,各种版本的书籍非常多。由于低年级学生还不具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引起他们的兴趣。如,老师指导读S版第二册《丑小鸭》(一),学生就会接着读《丑小鸭》(二)。这时,老师再引出安徒生的其他童话,大多的同学兴趣被调动起来,会直接拿来《安徒生童话选》认真阅读。
  2.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读本
  学生在课堂上读到的课文的内容是经筛选过,适宜他们阅读的。但课外的读本则不然,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不太适合读一些深奥的读本,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课外读本。即使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书籍,也有儿童版的,只是由于市面上出版泛滥,应有所选择,让学生读到好的版本。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择优可读,不应受任何的影响。如,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作品,充满童真,让心灵纯净,是“心灵的粮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是需要教师用心地引导。通过课文带领学生走向世界的知识窗口,以篇带片,以点及面,让学生从有限的课文读本到无限的书海中去汲取知识的养分。
  ①以某一篇课文为起点,以此类推。如,在学到S版教材第二册4 《春雨的色彩》这是写春天的课文,笔者就推荐了大量的关于春天的短文、儿歌、古诗给学生在校内、外阅读。学生通过不同读本的阅读,对春天的认识与感受也就更深更丰富了。
  ②以某个知识点为切入口,横向拓展。如,学了S版教材第二冊的《燕子妈妈笑了》《小蝌蚪找妈妈》,里面出现了不少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动物百科全书》《植物百科全书》,这样通过广泛的阅读,无形中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类似“成语接龙”“飞花令”“故事会”之类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读本,同时也能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切磋,把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介绍给同学,以此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培养阅读积累的习惯
  阅读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无话可说,难以下笔,这与平时阅读量少是分不开的。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语感以及文字的积累是会有的。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如有经常做笔记、摘抄好词好句,或者有写日记、读后感的习惯的话,作文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难事,因为,有了平时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应引导学生要有积累阅读的意识,如,每天睡前阅读二十分钟,长期坚持,就不仅仅是二十分钟的效果了,所谓“积硅步以致千里”。
  阅读积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教室、校园、家庭建个图书角,让学生可随时取阅;也可在墙上贴一些图文并茂的名言名句或古诗词,让学生随处可读;利用各种图书馆的资源,有效阅读;坚持晨读;坚持睡前阅读;建立属于自己的摘抄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等等。积累关键在于坚持,要持之以恒,而学生往往缺乏这种坚持的精神,因此,教师可定期举办一些知识竞赛、书抄报比赛等形式来监督和检验学生的课外阅读。
  总之,小学生应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些家长从幼儿园就有意识地开始培养,读给他们听或给他们最简单的绘本,让他们对书本感兴趣,从而产生对阅读的兴趣。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环境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习惯。如父母或教师在他们身边常常有阅读的好习惯,他们自然而然也会走进阅读的世界,感受阅读的乐趣,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素质,师德为先。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德是每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行与职业道德。只有德行高尚的老师,才能有力量影响学生的品行。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成功的团队才能成就每一个人,坚持师德为先,打造具有高度敬业精神的幼儿教师团队刻不容缓。本文结合农村幼儿园教师团队建设实践,探索农村幼儿园团队建设工作的意义、存在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师德为先;幼儿园教师;团队建设 
【摘要】“部门管理制”中,各个部门设立的目的都是围绕班级的发展规划来确立的,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发扬团队精神,培养“共赢”意识。完善“部门管理制”要从部门的组建、部门的日常运作两个方面入手,班主任需要发扬“部门管理制”的优点,克服其不足,持续不断地增加新想法、新内容,让班级显现盎然生机。  【关键词】部门管理制;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  实践和完善“部门管理制”的出发点如下:首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结合主观和客观因素对汉字教学进行全面和科学的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汉字教学的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符合年龄及其心理特征的正确引导,促使学生能在汉字学习中收获语文学习和运用的快乐。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汉字教学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抓好学生的语文
本报综合消息 3月29日,由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2019年研学旅行创新教育模式发布会暨全国研学旅行行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广州花都区举行。来自全国教育、旅游、研学等相关行业单位和机构相聚在人才辈出的黄冈中学广州学校,近千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本次大会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广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下发的《关于推
今天我们去的地方有很多,马来王宫、牛车水、小印度…….主要就是了解新加坡三大种族的文化,不过上午,我就是在购物。  我的第一个购物品是香水。其实我是想买好看的瓶子,但妈妈不让,我就从买一个漂亮的瓶子,换成了买两瓶香水,共花了12新币。  第二个购的物品是榴莲干。因为没考虑到预算,一盒榴莲干花了我15新币,让我的钱一下子没了一大半。  最后一个购物品是发簪。作为一个正值青春期少女的我,固然会有一颗爱
【摘要】“学困生”的形成一般与家庭、社会、学校和自身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找到退步的根源,研究提升的策略,给予他们信心,善待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给他们以无私的、真诚的爱,我们才能得到“学困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理想目标,这样才能彰显新时代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爱;学困生;信心;兴趣;闪光点;分层教育  冰心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
【摘要】众所周知,转化后进生对教师来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在我们偏遠的瑶区。但在本文的案例中我们采用家校合力的方式,共同站在孩子发展的角度,扬其优点,激励前行;并将激励、唤醒和鼓舞融为一体,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再加上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促使其生活和生命会充满阳光。本论文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配合,通过孩子和我们共同的努力,收获孩子的进步和家庭生活的融洽,为我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指引了新的
【摘要】在新课程的改革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不只是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也开始注重对学生个人良好品质的培养。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探讨如何使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思想品格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本文就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将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  高中的学习时光正是学生心理素质成长发育的重要时刻,学校要完成对一名学生的培养,不仅是要让学生取得一
【摘要】评价是教师教书、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满足教师教学教育需求、学生学习需求的催化剂。大教育时代背景下,评价由“鉴定”转向“发展”,由“单一”转向“多元”,由“静态”转向“动态”。本文主要阐述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赏识鼓励;团队  没有评价就没有改变。评价对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评价是教师教书、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满足教
【摘要】作业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作业完成效果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想要获得高质量的作业效果,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今后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