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物绢画——捣练图》课堂实录与反思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ll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浙美版八年级第十五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内容展开的一节欣赏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唐代的人物绢画已趋向成熟,人物的动作姿态刻画非常细腻,尤其是人物的心理和神态的描绘。本课主要是通过对唐代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观察,让学生多角度地分析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了解唐代宫女的生活、劳动场景,古代人物画的特征,学会一般欣赏人物画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学情分析】
  传统人物绘画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们的理解比较单一,往往停留在表现了什么内容,而要更具体、全面地分析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对《中国古代人物绢画——捣练图》的欣赏,不能仅仅看成是唐代妇女劳动生活的再现,而应引导学生从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传神的细节描写去探讨,从而认识到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
  【教学目标】
  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我国传统的人物绘画,使学生率先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2、初步了解唐代人物画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中国人物画作品欣赏的方法。
  3、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掌握一般中国人物画欣赏的方法。
  难点:画中刻画的人物如何做到传神,如何体现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
  【课前准备】
  学生:相关唐代人物画的知识,唐代人物画家周昉、张萱和宋徽宗赵佶。
  将所有的课桌分成四组集合在一起,学生按U字型坐下。
  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片段、四张《簪花仕女图》四张《捣练图》高清印刷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堂礼仪: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师:同学们看一下我们的课桌上多了什么?
  生:(齐答)中国画印刷品。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中国古代绢画,中国画的一种。
  二、视频欣赏 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在欣赏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剧中体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妇女的体型、服饰和穿戴又有何特点?
  (学生欣赏视频片段)
  生A:唐代。
  生B:妇女体型很胖。
  生C: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只有唐代是以胖为美的。
  生D:这个就是刘晓庆主演的《武则天》。
  生E: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物。她做了女皇后,减轻赋税,重用优秀人才,对大唐的兴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电视剧《宫》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今天我们也来穿越到唐代,看看唐代的画家是如何描绘她们当时的生活场景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0页及欣赏古代人物绢画印刷品。
  【设计意图】运用视频电影片段欣赏,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课堂学习的欲望,再现唐代宫女的生活场景,学生观察她们的体型和服饰非常直观。
  三、作品欣赏 共同探讨
  1、欣赏《簪花仕女图》
  师:周昉是唐代仕女画最有名的画家之一,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欣赏他的名作《簪花仕女图》,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
  


  (欣赏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生:(齐答)非常精细,画得很逼真。
  师:这是中国古画中所使用的一种材料绢,特别适宜于表现一些精细的人和物。绢画在唐宋时期是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绘画材料。
  生A:描绘了一群贵妇人在庭园中闲步赏花的情景,里面还有小狗、白鹤、花卉作为点缀。
  生B:她们的生活很惬意、悠闲,不过从她们的表情、神态上,我感受到她们虽然衣食无忧,但内心是比较空虚和寂寞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回答得很好。我们再仔细观察她们的服饰、装饰上有什么特点。
  生C:她们穿着非常华丽,而且贵妇人发髻上都有花卉做装饰。
  生D:她们都披着纱,皮肤都隐约透出来了,穿得很开放。
  师:这是一张以头簪鲜花而得名的画作,大唐与很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受到很多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借鉴了国外服饰的特点。唐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杜甫的《忆昔》,看看我们的大诗人杜甫是如何来描绘唐代的盛况的。
  (学生齐读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师:杜甫曾经目睹了唐由兴盛转向衰弱的整个过程,谁能简要描述这则诗篇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生:描绘的是开元盛世时,百姓安居乐业,生活非常富裕。
  师:回忆开元全盛时,小小的县城里就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师:为什么唐代的妇女要以胖为美?
  生:(齐答)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师:这一点确实是比较直观的原因,老师这里还有第二种说法,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游牧民族人,游牧民族的妇女很多也都会骑马、射箭,相对她们的体型上也比较健硕,后来的帝王也受此影响喜欢这种体形的女性。
  师:我们再仔细观察这张画中用线、用色上有什么特点?
  生A:线条简练、自然。
  生B:衣纹自然,衣服颜色鲜艳。
  师:好。线条是中国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线条有轻重、长短、粗细、虚实等变化。作为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中国画有其自身用笔和用墨上的特色,特别是线条的表现。
  师:人物绢画有什么特点?
  生:工整、细腻,而且人物的表情、动作和神态的描绘都很自然、真实。
  师:真聪明。形神兼备是人物画最高境界,画家不仅仅满足于形似,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
  师:如何欣赏一件中国人物画作品?
  生A:画了什么内容,想揭示什么主题。
  生B:线条、明暗、色彩带给我们画作的整体效果。
  师:对。构图、线条、色彩、对比、虚实关系的处理,当然我们有时还需了解画家及他所处的年代、生活环境及创作的背景等,一般我们欣赏作品就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去分析。
  生:(惊讶)有那么多啊!
  【设计意图】每一组课桌上都有与原作尺寸一致的高清印刷品《簪花仕女图》,学生能近距离观察到作品中人物线条、动作和神态的细节刻画,便于欣赏评述。将美术与诗歌相结合,引用杜甫的诗,来进一步说明唐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通过《簪花仕女图》的学习,概括中国人物画欣赏的一般方法,为重点学习《捣练图》作更好的铺垫。
  2、重点欣赏《捣练图》,写出你的感受
  师:根据刚才总结的欣赏古画的三要素,我们来重点欣赏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先请同学将你对这一张画的感受写出来。
  (学生欣赏唐代张萱的《捣练图》,书写自己的感受)
  生A:这也是一张古代绢画,画得非常仔细,描绘的是一群宫女在工作的场景,有缝纫等。
  生B:因为描绘宫女,所以这些人的衣着都穿得比较朴素,颜色没有《簪花仕女图》那么鲜艳。
  师:大家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我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捣练。练是一种布料,它的面料比较硬而且有点黄,需要冲捣漂洗,布料才能变得又白又软。
  生C:(迫不及待)老师我知道了,第三个片段就是捣练。
  师:整个画面共描绘了几个工作场景?
  生:(齐答)三个。
  师:那么还有一个片段是在做什么?
  生D:在拉布。
  生E:把练熨平。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看到描绘了三个工作场景,熨烫、缝纫和捣练。
  生F:老师,不对,顺序应该是捣练、缝纫和熨烫。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中国画的一大特色就是运用散点透视,它把多角度事物的特征或多侧面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中,使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全面、生动。中国古代一些字和画一般都是自右向左欣赏的。
  师:我们再来看作者。
  生:唐代张萱也是一个人物画非常出色的画家。
  师:恩。据传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那宋徽宗又是怎样一个人物?
  生A:他是北宋末年的皇帝。
  生B:书法和绘画很好。
  师:看来我们同学的知识面还是很广,他是北宋末期的皇帝,没有治理国家方面的特殊才能,但绘画上的造诣很高。我们来欣赏他的作品《写生珍禽图》,这是一张由12张写生的禽鸟图构成的画作,2002年它从海外回流北京,在北京的拍卖会上,最终以253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绘画拍卖成交的世界纪录。他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师: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欣赏《捣练图》,画家是如何来刻画人物的细节的,把细节找出来。
  (学生进一步欣赏《捣练图》)
  生A:看画面中第二个片段缝纫中,两位坐着的妇女刻画非常仔细,她们手中拿着针线,小时候我看我奶奶就是这样缝的。
  生B:我还看到其中一个妇女还在咬线。
  师:这种生活场景我们很多同学都没看到过,理解起来就有难度,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再来看看其它两个片段。
  生C:第一部分捣练中,有四个女工,有两个动作一样,正要放入水中冲捣,有一个似乎刚准备好要工作,还有一个觉得袖子太宽松,所以把袖子往上卷。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多人从事一样工作时,每个人的动作、表情肯定是有差异的,而画家往往把这种不同点描绘非常清楚。
  生D:熨烫部分也描绘得很仔细。特别是最左边的那个妇女,身体都微向后仰,目的是把布拉得更平直一点。
  生E:熨烫的人眼神特别专注,似乎很小心。练下面还有个淘气的小女孩估计是比较贪玩,觉得新鲜,在那里玩。
  师:小女孩的描绘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定的生活趣味,是画面的点睛之笔。
  生F:旁边还有个生炉火的小姑娘,因为怕热,把脸都侧过来了。
  生G:对了,那个碳火是用于熨烫的。
  师:太好了,看来老师的第三个问题同学们也已经解决了。那么什么是仕女图。
  生:描绘宫廷中的女性。
  师:对,宫廷中的女性生活、起居场景的画作。以后我们欣赏一张画就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具体分析,这样就比较完整了。
  【设计意图】《捣练图》的印刷品让学生欣赏过程中,对其中的三个场景观察得更加仔细,分析更为清晰。有了《簪花仕女图》的学习铺垫,学生已经能比较全面地去欣赏《捣练图》,再进行局部工作场景分析就显得比较容易了。
  四、分析比较层层深入
  师:欣赏西方古典人物油画,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欣赏西方古典人物油画)
  生A:很逼真,很漂亮,跟照片差不多。
  生B:它的明暗和色彩处理特别到位。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完成表格。
  


  
  
  
  生A: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是笔墨纸砚,一般是画在绢、宣纸上的。
  生B:油画是用油画颜料在画布和画板上的。
  生C:油画非常真实,跟照片一样。
  师:中国画主要以线作为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而油画主要采用明暗和色彩,注重真实性。
  生D: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特别强调神态的描绘。
  【设计意图】将西方古典人物油画与中国传统人物画比较,并制成表格,学生回答起来方向比较明确。
  五、 提供课题 研究拓展
  师:今天我们重点欣赏了《簪花仕女图》和《捣练图》,了解了从三个方面去欣赏中国人物画作品,同学们也观察很仔细,以后我们在欣赏很多艺术作品时,都可以借用以上的方法去分析评述。老师再推荐两件作品,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和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书籍及网络,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设计意图】推荐上述两作品,更好地巩固中国人物绢画中对人物动作、神态的刻画,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和魅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中国古代人物绢画——捣练图》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经典作品,而欣赏课在农村初中的美术学习中,为了避免单调、枯燥、难理解,我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作了调整与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学科综合,将美术与影视、文学、诗歌、历史相结合,使学生在美术欣赏课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其它方面的信息,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对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物画起到了很好的“突围”作用,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欣赏美术作品习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思维时间和空间,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体现合作探究,我把班级里所有学生分成四大桌即四个大组。欣赏课中作品的印刷质量很重要,每个大桌我都准备了一张《簪花仕女图》和一张《捣练图》的印刷品,并按原作尺寸制作的,使学生能更近距离地欣赏到作品,能观察得更仔细、更真实,设计好欣赏作业,引领学生更好地分析、讨论和评述。
  
  (萧山区瓜沥镇一中浙江杭州)
  
  管庆伟点评:
  欣赏课中,教师力求通过唐代人物画的人物动作、神态描绘,了解中国古代绢画人物的特点,并学会多角度欣赏中国人物画作品。教学环节的设计从视频导入、欣赏评述、探究学习等层层展开深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路清晰、目的明确。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了解,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接受美的教育,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积极情感。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历代书画经典作品的欣赏教学,作为一线美术教师自身的理解与把握对美术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影响深远,学生对传统艺术的了解与认识还有很大学习空间。
其他文献
释文: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閱音修篁,美曰載歸。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句
期刊
来苑 美术作品《静物写生》在《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2011年7一8月号上发表;美术作品《窗外窗内》在长河街道廉政漫画比赛二等奖:2012年6月,区少先队员爱牙护齿健康手抄报小学组三等奖;2010年11月,市中小学生科技节“探梦天宫”主题科普活动青少年学生航天科技绘画评选活动三等奖;2011年11月,“与大自然手拉手”2012杭州市少儿书画摄影大赛一等奖;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书
期刊
王艺洁 《庆祝十八大召开》
期刊
朱陈蕾 《瓶花系列》
期刊
姚斌:(木斗) 男 1968年7月出生,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国美院书法硕士研究生班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教育委员、浙江省青年书协创作委员、天台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供职于天台博物馆。  主要参展:  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  纪念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大展  第二届全国隶书展  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楹联展  第五届全浙书法大展  浙江书法六十年系列特展  “万山红遍”浙江书法篆
期刊
                             
期刊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位于杭州国家级开发区东部,坐落在下沙高教园区。学校成立于2008年,是由2004年8月创办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海实验小学和2006年9月创办的杭州市文海中学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系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属事业单位、下沙高教园区基础教育配套学校,拥有独特的高校人文环境与开发区经济环境优势。  建校以来,文海认真践行“以文化人,正德厚生”的理念,牢记“把细小的事做极致就是绝招”的
期刊
【内容摘要】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是儒家和道家。儒家注重社会人事,构成现实层面;道家注重天道自然,构成精神层面。中国的美学思想、绘画、诗词乃至书法、音乐更多的是受庄子精神的影响,中国写意画乃是这种艺术精神的典型体现。写意,俗称“粗笔”,与“工笔”相对。要求通过简炼、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本文将从写意画的创作动机、画家的审美特点、独特的表现技法来阐述《庄子》与中国写意画的关系。
期刊
摘 要: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师的职责是教知识、教方法,更重要的还是教学生学习的习惯,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因此,我就自己在低段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针对美术课上三个典型时间段学生所表现的“活跃”现象,通过自己的实践分析,提出一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性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培养 良好 学习习惯 有效策略  背景描述: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
期刊
摘 要:目前农村小班环境下美术作业面批的一些现状值得探讨,而传统批改存在弊端,学困生批改草率,面评中教师的独裁等。因此笔者提出:采用美术作业面批、学困生优先、强调面评的主体性等策略。  关键词:小班化 美术作业 面批策略  一、背景  在国家计划生育的有效控制下,导致现在农村人口减少,从而引起生源减少,就形成了自然小班化。班级学生数减少,作业批改的量也下降,这为教师提高作业批改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