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学习的几个特点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baobe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学习是指教师积极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即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从而帮助他们做好学习的计划,有效监测并不断反思学习的过程。怎样的学习才算是有效的学习呢?个人认为有效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是一个主动意义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羊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2.学习是理解性的。有效学习的前提是学习对学习者来说必须是有意义的,而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理解——“自己为什么学习这些东西?自己如何学习这些东西?自己准备学到什么程度?……”面对任何一项学习任务,学习者只有充分理解并认为是有意义的,才会积极主动、有建设性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才会是有效的。
  3.学习是情境性的。情境理论认为,脱离个体生活的真实环境宋谈论学习或能力是毫无意义的,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经途径。学习需要在真实的或现实的社会和物理环境中产生,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的迁移。
  4.学习是策略性的。那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策略性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所谓策略性学习就是学习要讲究策略。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选择不同的、合适的学习策略,能够激发自己内在的学习动机,即使在不利的学习情景中,也能调动自己的潜能来进行有效的学习。所谓策略,实际上是相对效果和效率而言。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时,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最终也可能达到目的,但效果不一定很好,效率也不一定高。有效的学习者应当被看做是千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他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从而使自己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5.学习是反思的。反思被看做是一种自我内在的对话与思考,反思会帮助学习者将学习经验过渡到新的学习中去。普朗克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具体学习过程中,应该反思哪些方面呢?(1)学什么?或从中学到了什么?哪些是新的,哪些需要现在学习?(2)学习已获得了哪些进展,或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如何执行计划的?(3)如何学——如何应用学习策略或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4)结果——所注意到的效果如何?或在学习中获得了哪些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学到了什么?
  6.学习是实践性的。学习的本质是知行统一。古今思想家、教育家都强调学习的实践意义。孔子主张言行一致;荀子更是重行主义者,认为“行之,明也”;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是真学。”在教学方面,如果“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我们学习的好多信息,往往只能适用于限定的人为的环境中,这就是所谓的惰性知识。实际上,我们常说的“书呆子”、“死啃书本”的人,不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中,不能解决生活中产生的许多问题,不是因为我们缺乏相应的知识,而是因为我们不能应用这些知识。有效地学习应该是不仅要记住某个信息,而且要知道如何以及何时使用所拥有的信息,以便把这些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并在合适的环境中应用。
  7.学习是合作性的。有效学习的合作性要求教学能够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并且在教学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形成对知识韵更加丰富的认识,以便学习的广泛迁移。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通过教师的眼睛看世界,是一个外围的参与者。在研究与学习过程中,在师生大量的互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体验以及价值信念等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当学生自己充当教师角色或称为团体中的核心骨干时,学习过程仍在进行,一方面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在团体中的自我价值感,另一方面也通过完成任务、帮助他人或提携后生等方式不断为团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8.学习是目标驱动性的。有效的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应该是有准备的,能够自己设定有挑战性的可达到的预期目标,并且善于将总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的、可操作的小目标。所谓目标就是人们所追求的预想结果,也就是说,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目标的选择与理想有关。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才能具有远大的奋斗目标,从而产生巨大的动力,激励你奋勇向前。
  学习活动是一种很复杂的认识活动,要求学习者在一定时间内摄取、储存大量信息,并且还要为今后更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具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只有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不轻易改变自己决定的目标,努力不懈地去学习和奋斗,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价值。
其他文献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应该重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我在多年英语教学中认识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实现师生互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而教学互动又在于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让学生掌握“乐学”的学习方法,对话式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最能体现互动在对话中生成。下面我谈一点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 、对话式最能体现师生互动为主体,调动每个学生的
期刊
多元化教学评价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等。  一、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科教学目标不但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学业内容,后者一方面是学科培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业好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和评价改革中,必须对学生的非学业方面给予关注。  利用统一的评价手册,虽然能定
期刊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我就通过案例来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元有效评价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案例一:用人文性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上我对学生的问答、解题,交流等这些活动进行评价,不仅注意了学生解题的正误,注重了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而且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反映的动态信息,运用评语进行适时点拨,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发展智能,促进学生
期刊
家庭教育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抓住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径。因此,家访是搭建学校与家庭两者之间联系的最佳桥梁。  一、家访要讲究目的性、准备性  家访前,教师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每次家访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
期刊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更多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本文就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初步探索。  一、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的观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是政治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学的基础。新一轮课改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健康的
期刊
一、重视认识结构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数学活动  新教材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的积极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自己带一本旧日历,编制日历中的数学问题考考老师,听说可以出题考老师,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特别是学困生更是兴奋异常。例如
期刊
重视传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文言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突破教材的原点向生活靠拢,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耗时的低效的怪圈。  一、重视朗读和背诵  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它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钥匙。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入门的唯一正确途径,舍此而别无它法。有人曾做
期刊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合作是具有明确分工基础上的合作  教师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目标及每堂课教学内容的确定,当堂检测问题的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组织引导、启发及必要的点拨,还有对学生的合理分组,学案的制定及作业的布置等。  学生的任务是及时按照教师的要求在课前完成各自的学案并为课堂上的学习及小组合作做好准备。课中学生还要根据教师的安排对学案内容进行分工合作准备,以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另外
期刊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反映,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善于从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中设疑,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使学生的认识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从而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期刊
桔生淮南即为桔,桔生淮北即为枳。环境对植物的生长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环境对人的影响又如何?  社会学家认为,对孩子成长最有影响的四个方面:家庭、学校、同龄伙伴、大众媒体。在这几个方面中,家庭是放在首位的。家庭是孩子启蒙的第一站,家庭对儿童来说,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现在”而且关系到“将来”。儿童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对他的将来有很大的影响,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左右其未来。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