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站发展与建设路径研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o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我们应该积极发展建设基层文化站。基层文化站作为农村文化的前言阵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工具。它对农村社会文化起到了宣传和引导的作用。基层文化能够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针对基层文化站未来的发展与建设,我们应该考虑到目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做好基层文化站的发展工作。
  关键词:基层文化站;现状;发展建设;策略途径
  1 引言
  基层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针对基层文化的建设主要目的是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目前提倡构建的基层文化站的主要是通过开展文艺活动等来丰富群众的生活。从基层文化站的成立到宣传文化形式的改变,基层文化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建设。在基层工作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农村,他们更好地了解基层文化,对于如何构建和发展基层文化站具有的引领作用。
  2 基层文化站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层文化站作为发展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业性机构,它能够针对基层的特点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体系,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为完成新时期构建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成为必经的阶段。基层文化站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因此只有做好群众文化基础,才能够顺利完成基层文化站的发展与建设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时刻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基层文化。基层文化站的发展与建设是构建新时期小康社会的基础工作,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条件。通过建设发展基层文化站,各具特色的基层文化能够得到大力的宣传和推广,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
  3 基层文化站发展与建设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3.1基层文化站运行机制不完善
  基层文化站工作应该根据上级领导或政府的指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体育活动和科普教育的宣传,大力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文化站工作者缺乏主动性,无法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因此为改善这种状况必须对基层文化站的机制进行完善,提高政府对基层文化站的重视度,加强对文化站的管理工作。创新基层文化站运行机制,满足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对于新时代的农民,要主动将新文化与农村结合走进新农村,使农民深切体会到基层文化站的重要性。
  3.2基层文化站的设备落后
  目前基层文化站的工作并没有得到所有地区的重视,因此在资金和人力上投入不够。基层文化站的基础设备应该包括图书馆、体育与娱乐场所等,但是由于部分地区重视程度不够或经济水平有限,对于基层文化站的建设仍比较落后,因此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文化站的资金投入,为大力发展文化站建立多种文化体育场所,引入多种设施,提高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平。
  3.3缺乏优秀的人才资源
  首先,在基层文化站的工作者无法将自己真正融入到文化站的建设中,待遇偏低导致文化站人才的流失,无法保障工作人员的生活质量;其次,基层文化站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较低,无法得到社会的重视。然而基层文化站的工作者对群众不仅要进行书本知识的教育,还要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基层工作者承担更多的责任,却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心里可能会产生不平衡感,因此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文化站的发展与建设工作中。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提高社会群众对于基层文化站工作者的重视度,大力宣传文化站的工作进程及成果。提高基层文化站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其业绩及时进行表彰,鼓励工作者积极参与到工作中。面对现在就业困难的形势,政府部门可以鼓励毕业大学生走进新农村,感受农村文化,在促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使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
  3.4开展文化站工作不到位
  基层文化站是为满足广大群众的生活需求而建立的,所以它的主要对象是农民群众。关于宣传文化站的工作者,应该深入到农民群众中,真正的体会到群众需要的是什么。基层工作者更应该与农民群众和谐相处,抛弃以上对下的宣传方式。根据地域特征对文化站进行特色宣传,使广大群众重新认识自己身边的农村文化,积极参与到基层文化站的发展建设工作中。基层文化站开展多样的宣传方式,能够吸引各年龄段的农民,满足其对文化的需求。
  根据基层文化站的现状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达到丰富基层文化形式,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基层文化站的建设需要依据国家现有的政策,大力开展农村活动,在丰富农民业余生活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基层文化作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既推动了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又培育了新时代的农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利用农村特色文化为群众创造更大的价值。
  4 结语
  基层文化站的工作促进了农村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极大的满足了农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现阶段基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存在投入资金不足、人才流失、文化站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国家政策保障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当地政府应该从投入、人才培养以及提高文化站的影响力等多方面进行解决,使其走出文化站建设的瓶颈期,得到快速发展建设。通过基层文化站的发展与建设,提高广大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水平,共同实现构建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永升.关于基层文化站发展与建设的几点思考.《才智》,2014年6期
  [2]仝亮.基层文化站发展的几点思考.《大众文艺》.2011年22期
  [3]陈观华.浅谈基层文化站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年文学家》.,2011年3期
  [4]许建业,陆忠海.当代中国文化共享工程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艺术百家》,2010年z1期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监狱是一种特殊的场域,它的黑暗、残暴、野蛮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监狱里的牢头狱霸更是让虐待欺负犯人更是旧式监狱本质育成的恶果。一、监狱的起源中国历史上对监狱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继续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是在新形势下体现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在总局党委书记隋凤富的工作报告中,加强党的建设被列为垦区建设的七条基本经验.加强
当代大学生中因各种原因而产生心理问题学生的比例呈现出上升趋势,特别是处在情绪体验比较强烈的时期,人生经验却相对较少,遇到挫折容易出现情绪障碍或者认知偏差,无法采取正确和健康的应对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在当前大学校园恋爱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遭遇恋爱挫折陷入心理危机状态的亦时有发生。  一、案例描述及分析  小刘(化名),男,21岁,某高校化学专业三年级学生。来自西部某省贫困地区,大一进校后表现积极
期刊
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的构建对强化司法权威、建立职业法官队伍、推动法治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裁判文书公开范围窄、方式单一以及缺乏必要的救济机制等都影响着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的功能发挥。文章旨在探讨相关措施来完善我国裁判文书公开制度。    一、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审判公开制度是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的重要保障。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明文规定的特殊情况以外,一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主因是限价、限签以及“双合同”泛滥   广州房价一个月暴跌2000元/平方米?根据网易房产统计阳光家缘网签数据显示,8月份广州十区两市均价“应声回落”跌破1.2万元/平方米,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