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大麦浙农大3号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yl1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诱变处理大麦品种浙农大3号的种子,然后种于大田,将获得的M2代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鉴定,入选的Ms代材料继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获得了幼苗、生育期、叶、茎秆、穗及育性等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突变体,变异类型丰富,突变群体的表型变异率约为7.46%.本研究构建的突变群体为大麦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大麦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其他文献
霞浦县茶树新品种"元宵茶"的鲜叶加工的"元宵芽"、"元宵绿"、"香罗汉"等名优绿茶的产品.其最大的优点是上市时间早,比福云6号早10-15天,比江、浙一带的名优绿茶早一个月左右,
为研究苏南地区浅层地热交换系统的降温效果,2016年5月至7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某塑料大棚内进行试验,分别测定棚内60、40、15cm土层深处地温、换热管道进地处和出地处的温度和湿
采用盆栽苗木直接称量和Li-6400光合系统测定法,研究了拉萨半干旱河谷5种灌木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耗水及光合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加剧,细叶小红柳、江孜沙棘
近几年来,我所选育的一些乌龙茶新品种在茶区很受欢迎,特别是这一两年,漳州市的华安县、南靖县和泉州市的安溪县等地方大面积推广我所选育的高香优质乌龙茶品种丹桂、金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