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隧道稳定的力学机制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kerq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Acutronic661型离心机研究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圆形隧道的塑性变形机制,试验隧道在平面应变条件下的超固结黏土中开挖,小导管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合成树脂模拟,管间相互重叠形成拱形加固区,设置在圆形隧道开挖面的两侧.试验目的在于研究隧道建设过程中小导管注浆“洞侧加固”工艺对地表沉降和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小导管注浆黏土隧道的垮落机制,采用解析法导出双角变量稳定率上限方程,通过该方程进一步讨论隧道埋深、土体强度、小导管注浆体对单圆形隧道稳定率上限解的影响.
其他文献
根据图的邻点可区别VI-全染色的定义,用概率方法研究了一般图的邻点可区别的VI-全色数的一个上界.如果δ≥150√△ln△,则x at vj (G)≤△(G)+1+2√△ln△,这里δ(G)表示图G的最小度,△(G)表
[目的]探讨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应用小量回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行小肠一期吻合术的患儿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
目的:分析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37例插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37例意外拔管者的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37例意外拔管患者中鼻饲管占48.6
<正>随着时代的变迁,重庆公路一直在探索发展的新方向。在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被动到主动几个阶段后,让人们出行更加安全、舒适、便捷,能够走得更快更好成为当前重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利用秸秆生物资源可以变废为宝,制造出秸秆生物燃料既可以缓解燃烧秸秆产生的空气污染,也可以替代燃煤解决城市小锅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