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b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对发展并实现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逐步强化高校艺术教育,也就成了高校迎合素质教育的必然之举。但是,因部分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还未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有序展开。基于此,文章就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
  新时期,我国众多高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着,而鉴于艺术教育在推动素质教育发展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价值,众多高校也纷纷加大了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力度,并开设了多门公共艺术课程。基于此,积极构建一个迎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与本校特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明确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目标
  对高等教育而言,其课程体系主要表现在基础课同专业课、实践课同理论课、选修课同必修课间所占比重关系中。故针对公共艺术课程,其课程设置应该采取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形式,即在大一、大二将其设为必修课,大三以上将其设为选修课,以此来确保课程的层次性与整体性。而针对不同的课程设置,其目标也是不一样的,即:(1)必修课设置目标为:①理论方面。音乐上,要求学生能简单识谱,初步了解节奏、音程关系与大小调关系;美术上,能够简单了解构图、平面构成与素描基本知识等;②实践方面。音乐上,要求学生会唱谱,能准确打拍子,能唱准音阶;美术上,可画简单素描、水粉画与装饰画等;③鉴赏方面。音乐上,要求学生能简单分辨出不同音乐的载体、作品结构与构成要素、使用手法以及创作构想等;美术上,要求学生可从技法上分析对应美术作品的构图、点线面构成与画面节奏、色彩等,能准确分析创作者意图,谈谈自己理解;(2)选修课设置目标为:①理论方面。能够较全面把握艺术学的基础知识,如音乐舞蹈篇、影视篇与美术设计篇等,从而在理论方面把握艺术各个门类与内在规律;②实践方面。院校可开设一些简单技法课程、形体课程等,也可结合地方特色开设一些特色课程等;③鉴赏方面。除教育部规定开设的相关艺术鉴赏课程,院校还可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资源与社会资源开设一些艺术鉴赏课程,并光邀各艺术领域专业学者来院开设讲座,以逐步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二、合理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
  在明确课程设置目标后,就需对其课程内容加以设置、革新。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处理。对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其内容既要涵盖基础理论课程,又要具备一定技能实践课程。前者需注重课程的体系化与综合性,即在教学中,需重视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大量接触经典作品或展开相应作品赏析活动,循序渐进提升自我鉴赏能力;后者则需重视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即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展开相关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其次,综合落实课程内容。即一方面,要求学科内容综合与某一个艺术形式中理论与实践内容的综合;另一方面,要求学科间的综合与艺术教育专业学生同其它专业学生间的综合联系,以此来构建更加健全的教育体系,将公共艺术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让艺术成为一门实用学科;最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分层规划处理。即要求高校具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与师资力量,把公共艺术课程分成规划为必修课、选修课与艺术专题讲座等多个层次,让学生能更自由选择艺术课程来学习,使之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得到大大激发,迎合学生的个性发展[1]。如对大一新生,因其对艺术课程还比较陌生,故通过必修课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浅显地了解各类艺术形式,从而明确自身的兴趣;而对高年级学生,因其对自身兴趣有了一定把握,故就可为其开设选修课,让其自由选择艺术课程来进行自我充实。
  三、落实公共艺术课程的管理模式
  在明确课程标准与内容后,还需对课程展开的管理模式加以落实,即在日常管理中落实以下几方面给工作:(1)做好教师遴选工作。因有些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还没有成型,故普遍存在着教师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为此,在公共艺术课程的管理模式上,必须坚持高标准,直接由教育处下达各个艺术系科学院的教学任务,后经该艺术门类主管学院负责遴选教师与课程,最后在将其集中上报给教务处批复,构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2]。(2)做好教学质量控制工作。教务处在明确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后,需及时通知任课教师,于新学期课程开课前把课程教学大纲、课程预期进度等报于其所在学院,待课程经过学生选课开课之后,专业课程所在的学院也需做好定期查课工作,跟踪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并于学期末,要求教师登录学生成绩,做好相关的反馈工作,从而为后期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3)落实管理方式。紧随新时期高校教育手段的日渐现代化与多样化,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管理,也应走向多样化、现代化道路,即充分发挥可科技手段,利用网络与多媒体等来落实学生选课、学生评教与成绩查询等工作,以此来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高校需从课程设置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管理几方面入手,展开对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工作,从而构建出更加健全的课程体系,用以指导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展开,更好迎合并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沁凝.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音乐创作,2013,(07):188-189.
  [2]彭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其优化[J].云梦学刊,2015,(04):119-122.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校园网的建立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路径。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现代化教学模式发展
【摘要】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成分,音乐文化能够彰显我国的民族特色,能够在艺术方面进行传承和发展,这也是高校音乐需要充分重视文化传递的意义和价值体现。本文主要讲述文化传递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的高校音乐教学挖掘出更多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化传递;高校;音乐教学  经历的多年的历史沉淀和发展积累,我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充分彰
【摘要】音乐理论是所有音乐学习者都应当掌握的基础性知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音乐学习者的钢琴演奏水平。熟练地掌握钢琴演奏技巧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强化音乐理论的学习是钢琴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本文就将主要以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作用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音乐理论;钢琴教学;钢琴演奏;基础知识  引言  音乐理
试卷评讲是日常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必然会进行无数次的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到了高三,更是陷入题海中,各种模拟考试和综合练习,数不胜数。而这些考试、练习,仅是教学的一个手段,在于检测教学效果、捕捉反馈信息,指导下一步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深度和效果。为了达到此目的,做好试卷讲评工作,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试题评讲的功能与目的  有效的试题评讲能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普及手风琴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切合社会大众音乐需求,促进手风琴艺术溶入大众音乐生活;大力推广手风琴艺术,关注并充实手风琴民间教育;鼓励手风琴教育培训机构的开办,提高手风琴教育普及力度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普及手风琴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手风琴;教育;普及  手风琴起源于欧洲,诞生在浪漫主义音乐盛行的19世纪20年代,在晚清时候传入中国。作为一种从西洋传人的年轻乐器,手风琴以其和声丰富、
交际教学法刚一产生,很快就被大多数英语教师所接受,并且逐渐在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交际法定义和心理学理论两个方面出发,阐述了交际法如何具体地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以
一、技术的数学课堂教学以重复为主要特征,艺术的数学课堂教学以创新为主要特征  一些数学教师对教材很熟,甚至不需要带着教材走进课堂,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对教材进行重复使用;他们有着比较完备的教案,但这样的教案可能多年都没有添加新的内容;他们选择的例题和练习比较丰富,但这样的例题和练习多年没有更换;他们的语言表达、板书方式比较独到,但这样的授课形式经年未变……所以这种重复的课堂教学只能算是“技术型”的。再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社义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奠定青少年一生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的基础,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
本文对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中的四年级欣赏课《打字机》现场教学的几点思考,认为本节课注重巧设提问,注重聆听;画图形谱,把握结构;创设情境,编创对话等,同时体现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