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法与陶瓷艺术相承与发展

来源 :景德镇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w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与陶瓷艺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悠久的渊源,陶瓷与书法的综合艺术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途。把陶瓷艺术和书法艺术融为一体的风格,实在值得令人关注和投入应用。
  关键词:书法 陶瓷 艺术相承和发展
  在浩瀚的传统文化中,书法以其东方独特的艺术魅力散发丰硕的文化异彩。自从甲骨文的出现,汉字书法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文化,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重要的地位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书法艺术赏心悦目,摄下了中国文明灿烂史,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又一瑰宝。这是一种具有较强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字艺术形式,芬芳独放屹立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非常典型地把东方艺术之美和优秀的东方文化体现在世人面前。中国书法艺术,作为特有的民族符号,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增添了永恒的魅力。
  书法艺术之所以被誉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是因为其与中国文学同在漫长的艺术史有着本质而密切的关联。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文字的的雏形出现在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中国汉字从始初创立到大体定型,演变多种形体。汉字的书写本身过程中,艺术风貌展现出多彩风姿。刚柔并济、栩栩如生、龙飞凤舞,中国汉字更是展现出强烈的艺术美感。中国历史上大唐盛世,这一最为繁荣的时期,社会昌盛,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把我国的文化领域也推到了一个无比繁荣的历史高度。陶瓷书法艺术真正意义上也是自大唐盛世开始的,至明清之后时期,书法陶瓷,两者才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清新、简单的艺术美。
  陶瓷作为一种特别的文化载体,赋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特征。承载着人类对艺术的寄托。从陶瓷艺术发展史来看,不仅仅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世界广泛的层面上来,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纵观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阶段,清晰地展示出每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正是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结合,推进了全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交流中,China既是中国的表述,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词。述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史。的确,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向前,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大浪淘尽。然而,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历史的文物,成为人类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世传承。陶瓷作为中华民族至关重要的核心文化之,历史的责任与义务要求我们加以高度重视并予以弘扬光大。
  陶瓷艺术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瓷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中。陶瓷绘画艺术,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使其色彩、线条、构图、造型完美组合,是融技艺、文化于一体的形态视觉艺术。把一定意义信息传导的同时,附带人们精神世界美感,寄托于作品当中。调动各种创作手法的充分运用,创作出具有新颖独特风格、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使之更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典型意义。
  陶瓷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陶瓷上展现的书法艺术正文、题识、款印是表现在陶瓷书法上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将陶瓷书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内容、形式到创作手法,与陶瓷艺术皆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协调,都属陶瓷工艺美术范畴。陶瓷书法作品,是指以书法为陶瓷装饰主体的作品,它是以陶瓷原材料为载体,以书法为其主要艺术形式,通过陶瓷工艺技术制作,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经过化学反应而成的陶瓷艺术品。称之完美的陶瓷书法作品,必须为瓷质优良,书法为陶瓷装饰主体,正文、题识、款印等形式齐全完整。书法规范而有神韵,合理设计,恰当用料,完好烧制的艺术品。陶瓷书法是利用传统的书法与陶瓷工艺的科技成果发展起来的,它既是书法艺术形式的延伸,又是陶瓷工艺美术的一种开拓,它兼具书法艺术和陶瓷工艺美术的双重特征。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应该具备更多、更高的艺术和技能上的标准。
  书法用其流动的线条来表达作者的自我修养与情感特征。陶瓷塑型则是通过各式的线条和形体的结合来展现造型美。从其自身的审美特征来看,这两者都是适应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和结合。书法的寓意蕴含通过线条来表达,陶瓷则以风采盎然的特征来突出其独特的艺术美感。陶瓷与书法艺术不适合于连续性的情节性事件的表露,但两者都有讲究和变化,陶瓷和书法不拘泥于行列的整齐度,而正是这种不规则性才让人感觉妙趣横生,既具有了天然的艺术特性又具有了淳朴的时代风格,别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典雅神韵。
  书法艺术在陶瓷艺术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审美标准的客观影响,而另一方面则是受到陶瓷工艺的局限。书法的艺术属性就是显得较为突出。陶瓷艺术在借鉴国画的基础上用书法的艺术形式来弥补当代绘画的不足,书法艺术在图案的基础上进行装饰,使得书法与绘画相得益彰地结合在一起。在一定意义上显示出其动态美与神韵美。陶瓷器皿作为书法的一个重要载体,各类名词佳句都展现在了陶瓷艺术作品之上,将书法神韵更加新颖奇妙地融洽在陶瓷艺术之中,更是把其艺术之美凸显出来。在一定意义上满足了大众文化的需求,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陶瓷与书法都源自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中国书法以其生动活泼的线条来舞动灵现的艺术神韵。陶瓷艺术与书法,无论是从艺术创作表现手段,还是从艺术本质、特征来观察,无不有共通之处。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将结合为一体,更有益于创作者表现陶瓷艺术魅力,两者浑然天成,使得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达到更高境界。
  在陶瓷与书法作品中,不仅需要圆润的线条,还要在和谐统一的布局中求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于变化中谋得统一,统一中寻求变化,这是艺术创作中最常用的手法。不只是在陶瓷与书法创作中贯彻这一原则,而是适用于所有的艺术作品。
  当欣赏一件陶瓷与书法的综合艺术作品时,可以透过作品的技巧表现去深思、去遐想、去探索陶艺家潜在的精神力量和内心世界,也可以从陶艺家表现作品内涵的手段和技艺上,感悟到陶艺家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的技艺。人们在欣赏陶瓷与书法的综合艺术作品时,能从表现技巧的工巧美中,获得不同的审美愉悦。诸如精工细作精巧入微的精巧美,娴熟流利、迅疾如风的速度美,技法奇特,巧夺天工的奇巧美;胸有成竹,落笔有声的深沉美,技艺复杂、高难精深的精湛美,工技繁多、精工细作的耐力美,技艺相谐,恰到好处的适度美,自由无度,融洽含糊的朦胧美等。
  陶瓷与书法的综合艺术将各构成要素,诸如创意美、形成美、纹饰美、色彩美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整体的审美特征,即意境之美。它最忌讳各构成要素的分离对抗和个体突出。因此,更注重整体性。凡是一件完美的综合艺术作品都能将各构成要素和各要素的审美特征合理地、有序地、完美地组合在一起,以整体意境美作用于人的审美心理。
  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结合要符合审美感,这需要领悟创作中的内涵,并挖掘出精神层面的意义。只有当书法艺术陶瓷艺术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视觉性与艺术性的和谐,才能创作出有韵律、有生命、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可以肯定地说,许多艺术的魅力,从其形态方面看,都是在不知不觉地创造这种象征性形式的过程中派生的,而且还可以这样说,所有的艺术都具有象征性,在一件艺术作品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为了表现主题服务的。艺术美作为美的高级形态来源于客观现实,但不等于现实。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有位老艺术家深有感触的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就是说一件作品既要有活生生的形象,又要有酣畅淋漓的笔墨驰骋,才是好的艺术作品。
  陶瓷与书法的综合艺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途,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审美情趣和欣赏的水平也会逐渐多样化,这将给陶瓷与书法的综合艺术带来新的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远的意境。
其他文献
讨论了二元复变解析函数在单位复超球区域上的某些边值问题,包括Dirichlet问题和Riemann—Hilbert问题,利用Cauchy公式、Plemelj公式以及级数展开的方法.我们对不同标数的情形,给
开滦集团蔚州矿业公司(以下简称蔚州公司)是开滦集团的第一家外埠股份制公司。作为一个在整合中发展的企业,体制、机制和集团公司其它单位不同,自2009年开始,蔚州公司党委积极
<正>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浙江日报》2018年7月16日刊发陈铁雄同志的《开展全域土地
高浓度糖蜜发酵酒精容易感染杂菌,由于糖蜜中的灰分、胶体和微生物等会抑制酵母发酵,酒精发酵前必须尽可能排除这些物质;本研究通过对糖蜜原料的热酸澄清、无酸澄清和常温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