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a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IAAD)属临床少见病,其原发破口位于腹主动脉,可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IAAD的高危因素为男性、高血压和合并主动脉瘤,发病时多表现为腹痛、背部疼痛等.IAAD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传统开放手术、腔内修复术和杂交手术,近年来腔内修复术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笔者对IAA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通过一个改善女性衣原体筛查的示例来解读质量改进方法学.医疗保健中的质量改进项目为在现实世界的医疗环境中提高患者照护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很多学术
医疗卫生指南在基层保健工作者的日常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卫生政策研究对这些指南的制定有帮助.卫生政策分析是解释卫生机构、特殊利益和理论建构之间相互作用的多学科公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下肢急性缺血(AL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4月行开放手术联合腔内技术治疗的43例患者46条ALI肢体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为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osiglitazone, a synthetic ligand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 on the expression of a
期刊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antiparallel phosphorothioate triplex-forming oligonucleotide (apsTFO),which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shear stress respon
患者,男,33岁,因“车祸伤后腹痛10余小时”入院.患者10 h前因意外被汽车方向盘顶伤中上腹部,伤后自觉腹痛,无呕血及便血,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体:T 38.5℃,P 125次/min,R 22次/m
After interface layer was simulated by the magnetic nano-particles in the egg white phantom,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 at the same dosage was int
期刊
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术后可发生血红蛋白和(或)凝血功能的急性变化,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但这种急性变化的病理机制以及对于EVAR术后的影响尚不明确.笔者对EVAR术后血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