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现在的体制情形推演,当时国民党是执政党,共产党就是民主党派,比如工商联;工商联下面有几十个商会,比如汽车经销商协会——某日,汽车经销商协江门分会的一个小组长李兆培突然就开出了借条,然后允诺:国务院会加倍还给你的!
2009年12月,广东江门人梁伟诗在蓬江区棠下镇三堡村的祖屋里找到一张“游击队借条”:“今借到大井头村鸿文三姐白米陆拾斤,待胜利后由当地县政府按每年一倍偿还,如此类推。立据人: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中队李兆培,民国卅三年十月十三日。”2010年12月,江门市蓬江区民政局奖励梁家人民币2万元。
见义勇为得到肯定,皆大欢喜了吧?不,拿到2万元奖励的第二天,梁伟诗在祖屋又发现一张借条:“今借到大井头村鸿文三姐白米共三十八担七十斤。大洋伍仟圆。金条八支,每支一两。待胜利后由当地县政府偿还,付息二分。建议将鸿文三姐以革命家庭看待,其后人须保护及照顾。此据在偿还之日终结。新鹤人民抗日游击三中队李兆培,民国卅三年十二月廿九日。”这回蓬江区民政局不干了,“按第一张借条所说的支付方式,现在全国的粮食都未必足够给他。”
看来,这个游击队是共产党领导的,否则蓬江区民政局不会认账。然而,从借据来看,游击队长李兆培口气超大。
共产党是革命党。革命党是一群不满现实的人士,以暴力或非暴力改变现存社会秩序的团体。比如中国共产党,他们当年的经济基础是剥夺“剥削者”,或者从社会募捐,比如章士钊给毛泽东募捐了2万大洋。只是,当时募捐的名目是为赴法勤工俭学,不知这钱的一部分是否被毛泽东挪用在后来的秋收起义里,如果章士钊知道这钱可能被用在暴力革命中,他的募捐还会那么顺利吗?
总之,革命党只是代表了部分民众的利益而进行革命的,比如共产党代表贫苦阶级。但李兆培的逻辑却是,待革命胜利后由政府偿还——部分民众得利了,但却要全体纳税人还债。如今,这种逻辑还时时出现,比如要全体纳税人为国企买单。所以学者不厌其烦地劝导,要从革命党逻辑向执政党思维转变。
具体到李兆培的民国卅三年,也就是1944年,情况有点复杂。其时全国抗日,共产党已经不是纯粹的革命党了,不是被执政者国民党认作危害社会安定的力量了,至少在表面上,共产党已经是可以团结的力量了。所以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国民党政府多少还是拨给点军饷的。但是,共产党肯定不是执政党,于是要伺机消灭新四军。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长李兆培,竟然开出天价借条。李兆培何等人?用现在的体制情形推演,当时国民党是执政党,共产党就是民主党派,比如工商联;工商联下面有几十个商会,比如汽车经销商协会;汽车经销商协会由全国各地的汽车经销商分会组成——某日,江门分会的一个小组长李兆培突然就开出了借条,然后允诺:国务院会加倍还给你的!
今日,当南京市地税局急火火地要征房屋加名税时,大家说它太拿自己当事了。但跟李兆培相比,南京市地税局还算是有分寸的。
值得一提的是,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其成员和意识也在改变。中共“十五大”后,共产党加紧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比如随着网络经济而起的资本家,丁磊之类。假如丁磊加入了共产党,他未必知道共产党还有李兆培这样一笔借条。但当这笔借条要兑现时,丁磊是有权反对的,而李兆培却已经过世了。此时,用契约精神去责怪共产党,显然太天真了。
不过,今人还是应该佩服共产党的公信力。那年月,国民党或日本人,似乎分分钟就能把共产党灭了。但只为一个共产党的基层干部,一个说不清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的国务院的承诺兑现的白条,梁家就把金银粮草奉上了。
2009年12月,广东江门人梁伟诗在蓬江区棠下镇三堡村的祖屋里找到一张“游击队借条”:“今借到大井头村鸿文三姐白米陆拾斤,待胜利后由当地县政府按每年一倍偿还,如此类推。立据人: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中队李兆培,民国卅三年十月十三日。”2010年12月,江门市蓬江区民政局奖励梁家人民币2万元。
见义勇为得到肯定,皆大欢喜了吧?不,拿到2万元奖励的第二天,梁伟诗在祖屋又发现一张借条:“今借到大井头村鸿文三姐白米共三十八担七十斤。大洋伍仟圆。金条八支,每支一两。待胜利后由当地县政府偿还,付息二分。建议将鸿文三姐以革命家庭看待,其后人须保护及照顾。此据在偿还之日终结。新鹤人民抗日游击三中队李兆培,民国卅三年十二月廿九日。”这回蓬江区民政局不干了,“按第一张借条所说的支付方式,现在全国的粮食都未必足够给他。”
看来,这个游击队是共产党领导的,否则蓬江区民政局不会认账。然而,从借据来看,游击队长李兆培口气超大。
共产党是革命党。革命党是一群不满现实的人士,以暴力或非暴力改变现存社会秩序的团体。比如中国共产党,他们当年的经济基础是剥夺“剥削者”,或者从社会募捐,比如章士钊给毛泽东募捐了2万大洋。只是,当时募捐的名目是为赴法勤工俭学,不知这钱的一部分是否被毛泽东挪用在后来的秋收起义里,如果章士钊知道这钱可能被用在暴力革命中,他的募捐还会那么顺利吗?
总之,革命党只是代表了部分民众的利益而进行革命的,比如共产党代表贫苦阶级。但李兆培的逻辑却是,待革命胜利后由政府偿还——部分民众得利了,但却要全体纳税人还债。如今,这种逻辑还时时出现,比如要全体纳税人为国企买单。所以学者不厌其烦地劝导,要从革命党逻辑向执政党思维转变。
具体到李兆培的民国卅三年,也就是1944年,情况有点复杂。其时全国抗日,共产党已经不是纯粹的革命党了,不是被执政者国民党认作危害社会安定的力量了,至少在表面上,共产党已经是可以团结的力量了。所以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国民党政府多少还是拨给点军饷的。但是,共产党肯定不是执政党,于是要伺机消灭新四军。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长李兆培,竟然开出天价借条。李兆培何等人?用现在的体制情形推演,当时国民党是执政党,共产党就是民主党派,比如工商联;工商联下面有几十个商会,比如汽车经销商协会;汽车经销商协会由全国各地的汽车经销商分会组成——某日,江门分会的一个小组长李兆培突然就开出了借条,然后允诺:国务院会加倍还给你的!
今日,当南京市地税局急火火地要征房屋加名税时,大家说它太拿自己当事了。但跟李兆培相比,南京市地税局还算是有分寸的。
值得一提的是,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其成员和意识也在改变。中共“十五大”后,共产党加紧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比如随着网络经济而起的资本家,丁磊之类。假如丁磊加入了共产党,他未必知道共产党还有李兆培这样一笔借条。但当这笔借条要兑现时,丁磊是有权反对的,而李兆培却已经过世了。此时,用契约精神去责怪共产党,显然太天真了。
不过,今人还是应该佩服共产党的公信力。那年月,国民党或日本人,似乎分分钟就能把共产党灭了。但只为一个共产党的基层干部,一个说不清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的国务院的承诺兑现的白条,梁家就把金银粮草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