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配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有企业体制转换进入关键时期,企业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充分暴露出来。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分配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分配形式和途径,以不断调动和激发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利润分配制度;工资市场化;工资制度
  一、国企分配制度改革的简要回顾
  1978年以来,国企分配制度的改革分为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78年~1982年对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制度,改变原有统收统支的财政分配方式,企业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第二阶段,从1988年起试行利改税,把国营企业上交利润改为上交所得税和调节税,形成了比较统一、规范的税收分配制度。
  二、目前国企分配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分配方式上存在着单一的税收方式同复杂的经济关系难以适应的矛盾。税收是一种比较统一、规范的分配方式。统一、规范的税收制度有利于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实现公平分配,也有利于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发挥。但是,在现行条件下,国营企业分配还不宜采取单一的税收方式,为此,采取一户一率的调节税。尽管我们基本上实行了单一的税收分配方式,但调节税的尾巴始终无法切断,统一、规范的税收制度也难以建立。(2)分配格局上存在着减税让利同资金失控和财政承受力的矛盾。减税让利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活企业的根本性措施。但在减税让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处理好相应的责权关系,会宏观失控和财政难以承受的问题。首先,减税让利同宏观资金失控矛盾。随着国企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逐步分离,国家、企业、职工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主要是反映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其次,减税让利受到财政承受力的约束。(3)调节方式上存在公平税负、平等竞争同几套所得税制矛盾。利用税收杠杆来调节经济是实现公平税负,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现行所得税除了依据课税对象外,同时根据纳税人来设计,即相同收入水平的不同纳税人税种税率不同,从而造成税负不合理,平等竞争难以实现。
  三、国企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
  (1)实行企业工资市场化。所谓工资市场化, 就是工资以市场为基础而形成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企业工资分配必须适应将来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必须与市场工资水平接轨。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必须引入市场劳动力价格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使企业职工收入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相同层次的职工收入水平相适应,充分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留住关键人才,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2)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一是实行经营者年薪制。为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鼓励国有企业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年薪制是以年度为考核周期,根据经营者的经营管理业绩、难度和所承担的责任、风险,确定其年度收入的一种基本分配制度,年薪一般由基本年薪和效益年薪两部分组成。二是实行企业内部职工持股分配办法。有些国有中小企业,可结合企业改制,进行职工持股试点。积极试行技术入股,探索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办法。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试行科技成果和技术专利作价折股,由科技发明者和贡献者持有。在部分小型国有企业,可以探索试行劳动分红办法。三是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一般包括工资协议的期限、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等。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具有同等的约束力。
  四、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
  (1)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应以完善的理论作为指导。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企业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30年来我国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陆续采取了很多具体方法,但总体来讲是方法多,理论说明少。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模式几经变换,更多的是靠试点经验,因而难免带有非理性的特征。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就表现出缺乏总体思路和整体规划。(2)利润分配要兼顾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利润分配制度直接涉及各方面的利益问题,任何一方面处理不好,都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比如1978年以前,我国利润分配实行的是统收统支制度,1978年的企业基金制度和1979年的企业利润留成制度以及利改税制度,这些利润分配制度从总体来讲都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没有考虑企业利益,必然会使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导致企业利润大幅度减少,进而影响到国家利益。(3)利润分配要协调地区平衡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状态,如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利润分配制度在不同地区的企业采用不同的利润分配政策,促进了某些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比如,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等地区的企业。因此为了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在分配制度改革中应该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的优惠政策,促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史上的代表作,也是古代小说研究的学术热点之一。历朝历代关于《阅微草堂笔记》的研究不胜枚举,整理和梳理前辈时贤的成果可以使文本研究的视角更加立体,同时运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和“中华文学”的概念去研究此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 多元文化 综述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史上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对目前研
当前煤炭行业的巨大变革无疑给煤炭企业的党务政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现代煤炭企业如何做好基层党务工作做了简要探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患者,女,39岁,发现右足底肿块2年余。患者2年前右足第三趾足底部出现肿块,不痛,皮肤不红,脚趾活动可,后逐渐增大,延伸至第二趾,近2个月来,肿块增大加速,以“右足底肿块”收入
期刊
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兴趣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当智力因素恒定时,挖掘与培养这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相应普及,企业档案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从人工整理变为信息化管理.这样,不仅节省时间,减少了人力资源的使用,也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
【摘 要】内部控制是当前基层社会保险管理的手段之一,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篇文章针对基层社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策略。  【关键词】基层社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管理  一、基层社会保险基金的内部控制管理问题  (1)重视力度不够。内控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单位班子成员应对内控的建立建全和有效实施负责,首先,基层社会保险基金内控机制不健全,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在国外学术的熏陶以及国内企业生产环境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开始对“精益生产理论”及“生产流程优化”做了大量的学习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在
我国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严格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在确保建设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的基础上,积极的推动党风廉贞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党中央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