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识字教学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和前提,也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围绕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有效策略分析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不能集中精力在课堂上,容易出现走神的情况,因此,老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识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汉字,汉字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老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通过实践性识字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实地考查,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要让学生尽量多识字,避免出现写错字的问题。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积极开展实践性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更好地进行识字训练,学生很容易掌握识字的技巧,但是如果老师不会做出强硬的要求,学生就很难掌握识字的技巧,印象并不深刻,有些词汇即使出现很多遍,学生也无法形成深刻的记忆。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失去了效果,且让学生失去了识字的兴趣。因此,老师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识字,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增加学生的汉字储备量。
  例如,老师在讲解汉字的时候,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报纸上的生字剪下来,将这些生字贴在一个笔记本上,让学生能够时常地进行翻阅,每天读一遍,这样能够让学生进行效仿,在不断地积累过程当中,养成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同时也能增加学生的汉字积累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二、归类识字,加强理解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其中的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象形文字,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记忆汉字,可以将几个形象相近的汉子列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汉字比较,在其中找到汉字的规律,能够学会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汉字在学生脑中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老师还可以将汉字拆解出来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認识汉字。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课程的时候,学生需要认识拍、打、操、场等汉字,可以从这几个汉字当中提取共同点,利用,归类识字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找到汉字的规律。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也能够展开自己的想象,逐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也能够高效地记忆汉字。
  三、引入游戏,激发兴趣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年龄尚小,但是学生天真活泼,在学习过程当中,如果缺少有趣的环节,学生就很容易走神,这样会降低学生识字的效率。而且传统的识字教学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口头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对识字的能力的提高。即使学生在课堂上记住了,但是只是产生了短暂的记忆,长时间就会忘记。对此,老师需要掌握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合设计适合学生的识字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入趣味性的游戏,能够让学生在游戏活动当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并能够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产生永久性的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例如,老师在开展识字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引入萝卜蹲这个游戏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萝卜颜色,对应自己的位置,被淘汰的学生会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欲望,让学生可以更加认真地去记忆汉字,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在课堂上引入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以后学习语文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年级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需要老师将课堂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引入游戏或者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识字过程当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老师应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增加学生的汉字储备量。
  参考文献
  [1] 高乐媛.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探讨[J]. 南北桥,2021(5):185.
  [2] 杨成霞. 探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路径[J]. 读与写,2021,18(21):52.
其他文献
目的 编制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由14名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对拟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进行两轮问卷咨询,获得专家的一致性意见,初步形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初步形成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介指标体系包含3个维度,每个维度7个条目,共21个条目.结论 该问卷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评定工具,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加以检验
目的 总结门静脉海绵样变并消化道出血患儿行远端脾肾分流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3例门静脉海绵样变并消化道出血患儿术前做好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术后加强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防范工作,监测尿量和尿密度,做好动脉测压管的护理,重视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结果 本组3例患儿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增高,1例患儿出现腹腔少量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患儿输注静脉高营养液发生静脉留置针处渗漏;3例患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压疮监控体系建立现状,为完善压疮监控体系提供依据和建议. 方法 采用自制的《山东省三级医院压疮监控体系调查表》对山东省80所三级医院压疮监控体系建立情况进行横断面调研,通过Email的形式将调查问卷发给医院护理部,调查结果通过Email收回,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采用百分率的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71所回收问卷的医院中,有59所占83.10%的医院建立压疮三级监控体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模式已由最初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步发展为“系统化整体护理”,进而又发展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Shields认为FCC是在系统理论框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对系统理论的扩展.其核心概念为:灵活性、互相尊重、合作、共享信息、专业人员合理授权、给予家庭力量和支持、尊重患儿和家庭的选择权[1]。
期刊
国家癌症中心2009年癌症人口统计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达285.91/10万[1].日益增长的肿瘤人数已远远超过医院照护能力,照护模式逐渐由医院延续到院外[2].家庭照顾者成为癌症患者的主要社会支持源[3].家庭照顾者在肿瘤患者诊断、治疗和康复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满足肿瘤照顾者社会、医疗、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其照顾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有助于肿瘤照顾者
期刊
摘要:体育作为一门身体锻炼的学科,在进行学习时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对锻炼方法以及学习内容有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认知。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就是对初中生的身体锻炼以及思维发展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中心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主互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体育对
目的 通过文献检索及临床实践相结合方法建立无陪护住院患者深静脉(DVT)的预防评估系统.方法 通过文献和指南回顾、专家咨询方法草拟出DVT评估指标,选取无陪护住院患者进行指标筛查、赋值及等级评定,并给出分级干预建议.结果 无陪护住院患者DVT预防评估系统包括13项评估指标,4个等级.随着分值的提高,DVT发生的危险程度逐渐提高,评估为7分是DVT高发的分界值.分数越高血栓患者的构成比越高,每增加一
斯-琼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为严重的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急性非化脓性炎性反应,以皮肤、黏膜多样化表现为特征,多因感染和药物所致,属变态反应性疾病.Stevens和Johnson于1922年首先报道了此病,此病临床少见,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较高[1].美国儿科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将以患儿-家庭为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行业兴起,工业机器人专业也进入职业院校,对于新兴专业各课程的教学仍处在探索阶段。现基于学习通软件,探索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引导,利用任务驱动的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线上线下相结合完成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字: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线上线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时代已至,给传统教学带来
期刊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椎体骨折后知识、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的水平,为降低骨折再发生率应采取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苏州市某三甲医院骨科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后椎体骨折患者72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OP知识问卷(OKT)、OP健康信念量表(OHBS)和OP自我效能量表(OSES)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