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者女,1岁8个月,左足背丘疹、红斑1年8个月就诊.出生时左足背少许红色丘疹,且左足明显肿大,丘疹渐增多、扩大、隆起,形成斑块.斑块渐向外扩展,中央渐凹陷,碰触皮损后患儿哭闹.足月顺产,第2胎.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较右足明显肿大,左足背及踝前可见10余个散在或融合的绿豆至蚕豆大小的红色丘疹及斑块,压之不褪色,斑块中央微凹,颜色稍淡,周边呈环状隆起,触之有结节感、浸润感,伴压痛(
【机 构】
:
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410008,长沙,中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者女,1岁8个月,左足背丘疹、红斑1年8个月就诊.出生时左足背少许红色丘疹,且左足明显肿大,丘疹渐增多、扩大、隆起,形成斑块.斑块渐向外扩展,中央渐凹陷,碰触皮损后患儿哭闹.足月顺产,第2胎.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较右足明显肿大,左足背及踝前可见10余个散在或融合的绿豆至蚕豆大小的红色丘疹及斑块,压之不褪色,斑块中央微凹,颜色稍淡,周边呈环状隆起,触之有结节感、浸润感,伴压痛(图1).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无明显异常,真皮全层散在分布界限清楚的毛细血管样聚集体,呈丛状.聚集体内毛细血管排列紧密,管腔不规则,细胞增生活跃,部分瘤细胞幼稚肥胖,内皮细胞增生不形成管腔,未见核分裂及病理性核分裂(图2).诊断:丛状血管瘤。
其他文献
患者男,12岁,左枕部生癣1月余,曾在当地医院外用氟轻松3周,皮损加重、增大,遂来我院就诊.初诊时体检,发育、营养及全身情况好.心、肝、肺、脾检查均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枕部、耳后至项部发际处见约6 cm×9 cm片状炎性红斑、丘疹及白色糠屑,丘疹呈多处集簇性及散在分布,部分丘疹顶端见结痂,皮损处毛发脱落,间或见有残存毛发,毛发易拔除,基底部炎症明显,见图1。
他克莫司是一种免疫调节剂,Braza等[1,2]分别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16例和18例脂溢性皮炎患者,证明其安全有效.我们采用为期6周的开放性、非对照性试验,在扩大样本量和观察指标的基础上观察0.1%他克莫司软膏对中国人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头癣是儿童常见的浅部真菌病.我们调查了引起儿童头癣的病原真菌谱及病原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痤疮在青少年中的患病率高达45.6%[1],青春期患病率在15~16岁达到高峰[2].有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在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4].我们通过787例痤疮患者与443例正常健康人群有无痤疮家族史的对比分析,了解痤疮患者表型与家族史的关系,为阐明痤疮的遗传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近年的研究认为,TNF-α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患者皮损中TNF水平升高,经有效治疗后,患者血清和皮损中TNF水平下降[1],提示干扰TNF-α的作用可能减轻皮损的炎症.英利昔单抗是一种抗TNF-α的鼠-人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可高效特异地结合TNF-α,从而使TNF-α不能与其受体结合[2].近年英利昔单抗在治疗斑块状银屑病中取得较好疗效,为银屑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皮肤老化呈现两个独立的过程:自然老化和光老化。虽然两个过程中都有正常弹力纤维功能下降,但在年龄老化中表现为弹力纤维数量减少,光老化中表现为弹力纤维物质的堆积。最近的免疫组化技术研究提示曝光部位的弹力纤维中有溶菌酶沉积,且浓度与光损伤程度相关。高浓度溶菌酶可能通过抑制胶原酶和弹性酶活性保护弹力纤维免遭蛋白水解。方法:所有标本均取材自高加索人健康志愿者。
皮肤病的直观特性使其很适合开展远程会诊[1,2].远程皮肤病会诊与传统会诊相比,其诊断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都相当高[2-4].它分为非同步储存-转送方式和同步实时电视会议方式[2].前者设备成本较低,在时间上也更为方便[2].远程皮肤病会诊正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越来越常用的提供皮肤病学服务的方式[2].本文总结通过互联网开展储存-转送远程皮肤病会诊的初步经验。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 symmetrica hereditaria,DSH,OMIM:127400)[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003年,该病的致病基因已被定位于1号染色体长臂lq11~1q21区域,并发现DSH致病基因为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DSRAD)基因[2,3].该基因选择性地将mRNA上的腺苷脱氨基转换成次黄嘌呤核苷.我们对1个DSH家系利用P
患者男,36岁,躯干、四肢苍白色斑26年.患者10岁时无意发现躯干、四肢散在苍白色斑,渐多.每于遇冷、肢体下垂、紧张时白斑明显;遇热、肢体抬高时白斑变淡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