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曲线法评估NT—proBNP和Myo在早期AMI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检测Myo和NT-proBNP在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ROC曲线比较两种指标对AMI的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MI、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组及对照组血清中Myo和NT-proBNP的血清水平 ,应用ROC曲线法评估两种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AMI组Myo、NT-proBNP含量均最高于对照组(p<0.05),Myo和NT-proBNP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0.791,P<0.001)。在胸痛<6小时的检测灵敏度(87%、78.3%),特异性(89.3%、61.9%)。结论:在AMI早期预警和早期诊断方面,NT-proBNP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要随低于Myo,但和传统的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早期AMI的检测的准确性。近年来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心衰、AMI以及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预后方面的研究颇多[1-2]。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是常用来判断临床诊断指标的统计学方法,反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两个指标[3]。本文应用ROC曲线评估心肌标志物Myo和NT-proBNP对AMI的发病早期和其它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 AMI Myo NT-proBNP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 年 1月至2013 年 5月 我院住院AMI患者23例 ,年龄56~82岁;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24例,均无心肌梗死,(高血压14例,冠心病10例),年龄40~79岁。对照组20例,年龄22~42岁。所有的AMI患者均根据病史、心电图和血清酶学变化作出诊断并符合1979 年国际心脏学会和协会及WHO公布的关于AMI 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所用AMI患者均在首次胸痛<6h 内抽血,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以及对照组均空腹抽血4ml,Myo和NT-proBNP 检测均采用免疫荧光分析的方法。采用mini-VIDAS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测定。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以测定值高于最佳临界值定义为阳性,低于最佳临界值定义为阴性。
  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两样本采用 t 检验,ROC曲线评估两种心肌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3 结果
  3.1 在AMI发病6小时内,AMI组的NT-proBNP和Myo均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NT-proBNP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2 两种心肌标志物的的ROC曲线
  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标准误为0.068,95%可信区间为0.658~0.924。Myo曲线下面积为0.943,标准误为0.03,95%可信区间为0.884~1.003。灵敏度、特异度之和为最大时,测得值为最佳临床诊断临界点。Myo最以为92ng/ml为切点,灵敏度和特异性为(87%、89.3%)。NT-proBNP的以215为切点,灵敏度和特异性为(78.3%,61.9%),见图1表2。
  4 讨论
  Myo主要存在于横纹肌(心肌、骨骼肌)细胞中,在细胞膜的氧化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分子量小,当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很快被释放进入血循环中,是最早进入血液的心脏标志物。AMI起病后2h 内升高,12h 内达高峰,24-48h 内恢复正常,其阴性检测结果不能排除AMI的诊断。本组中Myo在胸痛6 h以内,AMI组的My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95%CI 0.884~1.003),本组数据在胸痛<6小时的检测Myo灵敏度和特异性为(87%、89.3%)。Myo被认为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指标。
  由于NT-proBNP分子链较长,血浆浓度较高,因此测定NT-proBNP比BNP更容易且稳定,关于NT-proBN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力衰竭方面,对于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才有报道。Galvani[4]报道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无论ST段是否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均升高。本组发现,NT-proBNP水平在冠心病和高血压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T-proBNP可作为心源和非心源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室重构的敏感指标本。本组结果显示,AMI患者NT-proBNP均值比健康体检者均值显著增高(p<0.001)。ROC其曲线下面积为0.791小于Myo,若以215为切点,灵敏度和特异性为(0.783,0.619),因此可作较好的早期AMI标志物。 BNP或者NT-proBNP不仅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还可用于AMI的预后判断, 即 BNP或者NT-proBNP 是 AMI患者死亡风险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7]。NT-ProBNP水平的变化相对于Myo和cTnT更加显著,上升速度更快,传统的心肌标志物如联合检测NT-proBNP,可提高对早期AMI检出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Anguita M,Montes P,Jordan A,et a1.Utility of NT-proBNP for diagnosing heart failure in a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dyspnea Spanish muhicenter study[J].Rev Esp Cardiol,2006,59(5):465-472.
  [2] 郑立华,王秋萍,张倩,等.Hs-CRP、cTnT、D-D和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2):336-337.
  [3] 宋花玲,贺佳,虞慧婷,等.应用ROC曲线下面积对两关诊断试验进行评价和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5):562-563.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总结我院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间16名施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的手术配合经验。结果1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转开腹的患者,术中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配合娴熟。结论: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配合
【摘 要】 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会阴无保护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6月到2016年5月于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021例临床资料,将采用会阴无保护分娩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会阴保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及会因侧切等情况。结果:经过分析统计,观察组的会阴裂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vs61.61%),产后出现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vs2.9%)结论:
【摘 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头皮针的固定方法 方法 选择一次性头皮针输液患儿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头皮针贴辅助固定,观察头皮针固定效果及患儿舒适度及家长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无头皮针需要重新固定,拔针时间短于对照组,拔针时不粘头发及皮肤,患儿舒适安全,家长满意度提高。 结论 改进的头皮针固定效果更好,能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静脉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