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思维 引领学生自主翱翔

来源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采用操作活动,运用现代的教学媒体两方面对学生的思维启迪进行了阐述,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引领者和启迪者,让学生自主地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
  关键字:教学媒体;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7-115-01
  
  《新课程标准》将小学数学教材的“几何初步知识”修改为“空间与图形”,不仅增添了许多内容,同时还提出了许多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深入的解读教材、调整教材、超越教材,最大化地发挥教材的作用,最优化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自主翱翔。
  
  一、采用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
  利用观察、操作、思考、想象、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多种思考方式来探求“空间图与形”的形式、运动、测量、位置等情况,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量一量、分一分等活动,使学生从多方面对图形知识的特征有更深刻的亲身体验。
  我想,如果操作活动成为一种形式,而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时,没有也罢。恰当的操作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让孩子的思维跟随着活动同时展开起来,这才是有价值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有所收获,让活动为了学习目标的达成而服务,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笔者认为,在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时,教师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的操作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操作活动必须为达成学习的目标而服务,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更不能为了迎合听课老师,使活动成为一种形式和时尚。只有当操作活动成为必须时,才能安排合适恰当的操作活动。
  
  (二)指导学生活动的方法
  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其次要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和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
  操作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学生个体独立操作与学生群体合作操作两类。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操作活动的独立性、指导性、合作性的比重加以适当的调控。如学生独立操作困难较大,可加强指导,或组织合作;还可采取先合作讨论,共同操作,明确解决途径后再独立操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获得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操作后的分析、总结和反思
  
  开展数学操作活动,既有成功的喜悦,也存在不足的思考,在活动的设计、方法、评价等方面还待进一步完善、提高。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取得的效果往往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使操作活动不断完善,更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媒体,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应用,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多媒体进入课堂,极大限度地突破了常规教学手段的局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灵活地显示各种动态的图像,展示图形的形成、变换、分解、运动以及建立空间模型的内涵;能够使学生更全面、准确地感知学习材料,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
  但是,并不是说“空间图与形”的教学非多媒体不可,或者说有了多媒体,就代替了学生的操作活动。一味的追求逼真、华丽不是我们使用多媒体目的。要不要用多媒体,看是否有效,无效的课件,使教师、学生成为课件的奴隶,这样的课件不用也罢。
  
  (一)多媒体的应用的适应性
  有效的多媒体应该符合学科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比如低、中年级学生画面可以活泼些、生动些,色彩可以明亮些、多样些。高年级应注重逻辑性、推理性、挑战性。
  由于学生年龄的不同,它们对知识的理解力和能够掌握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在不同年级段,教师要准确把握知识的难易程度。如在学习长、正方体的认识时,在低年级段只要求初步认识,会辨别,要完成从实物到模型,从模型到图形,再从图形到实物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上的飞跃,这是非常重要的。到了高年级,则要研究它的特征、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等,并在实际中会应用。
  
  (二)多媒体的应用的合理性
  教学课件的运用与否,关键看利用课件,是否比采用其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经济有效,图片、动画、画像、字体、声音等是否合理。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创造的前提,创造需要联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多给学生创设联想的情景。如:在学习了基本图形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拼摆出喜欢的物品或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由一种图形变成另一种图形,可以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可以变成怎样的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学习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个花坛,并计算出各种花草的面积;学习了圆的周长后,让学生设计一个锅盖。
  另外,渗透、迁移、说理、猜测、估算等许多的教学方法,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用得很广泛。总之,不管用什么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我们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正确地使用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中老师要让学生少一点被动接受,多一点自主学习;少一点简单自我,多一点合作交流;少一点盲目思考,多一点探索发现。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引领者和启迪者,让学生自主地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
其他文献
桓台县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地层岩性主要为粉质黏土。通过含水率试验、比重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直接剪切试验、固结试验等方法获得该层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头位难产(以头为先露的难产)约占总难产发生率的65%,其原因考虑与孕妇活动少、流产引起宫颈损伤至疤痕形成、骨盆狭窄、产力差等有关。头位难产很难在产前明确诊断。因此及早识别
摘要: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动手实践操作的数学问题,其中有些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关键词:数学;动手实践操作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129-01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动手实践操作的数学问题,其中有些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例如包装材料最省问题,下面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一般解法:题目:有个香烟盒的形状是长方体,它的长是9厘米,宽是5厘米,高2厘米,把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护理的方法。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开展专科护理。结果痊愈26例,部分恢复4例,留有后遗症。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小于10 mL,如没有神
目前,巳经有一些厂商,根据某些特定的需要和自己的理解,开发出了一些多媒体数据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