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田固体颗粒防蜡剂PI-400实验评价

来源 :化学与粘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e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延长油田所用PI-400型固体颗粒防蜡剂实验综合性质,进行204℃井底温度的0.38%超级胍胶+0.36%交联调节剂+其它添加剂工况下模拟实验,通过预设的悬浮性能表征、加砂裂缝导流能力表征和防蜡剂效果测试结果论证药剂优异性。研究得出:95℃下完全静置2h进行高聚光清蜡剂观测发现其成均匀悬浮分布;PI-400型固体颗粒防蜡剂对裂缝导流性能影响情况较小;实验以最佳2mL/min、5mL/min、10mL/min排量下进行5次、12次、24次循环得出,总体下降速率分别为52%,56%,66%,原油的含蜡
其他文献
利用玻璃钢蒙皮和芳纶纸蜂窝,采用整体共固化的方式,对芳纶纸蜂窝夹层结构的一体化成型技术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蒙皮-蜂窝芯子-蒙皮(三明治结构)结构一体化成型的工艺可行性,并
铸工胶能对铸件的缺陷如缩孔、气孔、砂眼、麻坑等进行修补,同时不影响铸件的强度和使用性能。以E-51及聚酰胺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添加不同的偶联剂以及改变偶联剂的添加量来探究偶联剂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研究。通过试验,发现偶联剂KH-580对环氧树脂E-51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在其用量为1.0%时铸工胶的剪切强度、冲击强度、邵氏硬度达到最大值,同时符合企业的铸工胶标准,也能满足实际的生产及使用需求。
使用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全碳。对取样质量、助熔剂添加顺序、助溶剂的加入质量等因素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样品量为1.0000g、纯铁助熔剂和钨锡助熔剂添加量分别为0.80g和1.00g时,测试结果理想。通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验证,该方法检出限为0.003%,精密度(RSD,n=7)为0.59%~4.44%,准确度为-2.17%~3.23%,满足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全碳含量的要求。
(-)-Herbertenolide属于剪叶苔烷型倍半萜,此类天然产物具有特征的1-甲基-3-(1,2,2-三甲基环戊基)苯母核骨架,且分子中包含连续全碳季碳中心.此外,这类天然产物表现出显著的
酚醛树脂在胶粘剂领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但是由于普通酚醛树脂分子链中存在大量的酚羟基和亚甲基,使酚醛树脂的耐热性受到影响。因此,要想提高酚醛树脂的耐高温性能,就需要改善酚醛树脂的分子结构。详细对硅改性酚醛树脂、钼改性酚醛树脂、硼改性酚醛树脂和硼硅改性酚醛树脂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制备耐高温酚醛树脂提供参考。
利用维卡仪、液压式力学万能测试仪、煮沸法、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液固比和氧化镁煅烧温度对镁基骨胶粘剂(MBA)试样的凝固时间、抗压强度以及孔隙率
以邻甲酚酚醛环氧和双酚A环氧为主体树脂,采用核壳增韧剂进行改性,配合潜伏性固化促进剂,制备了一种可中低温固化的环氧预浸料基体树脂.通过对树脂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微观
制备了活性炭纤维/聚苯胺(ACF/PANI)复合电极材料,探讨了其电化学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等测试对电极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苯胺在活性炭纤维上紧密均匀地生长,相互交错搭建成导电网状结构,经循环伏安测试,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值可达832.80F·g-1,储能性能良好。以活性炭纤维/聚苯胺复合材料为负极组成超级电容器,经恒流充放电测试衰减率为31.3%,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采用一步法制备N,N’-双(羟乙基)-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并采用红外(FT-IR)、核磁氢谱(1H-NMR)、核磁碳谱(13C-NMR)、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明乙醇胺与均苯四甲酸酐反应,生成酰亚胺环结构且亚胺化反应完全。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观察发现,制备的N,N’-双(羟乙基)-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熔点为283℃。采用一步法制备的N,N’-双(羟乙基)-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产率高,可用于高性能共聚聚酯的制备,有潜力作为高性能薄膜材料应用。
为获得一种符合标准的低强度厌氧胶,实验采用丙烯酸酯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为主要原料,异丙苯过氧化氢为引发剂,通过加入不同种类的增塑剂选择出更适用于低强度厌氧胶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