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第二、三跖趾关节趾骨移植重建掌指关节及指关节一例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mi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以胫后动脉的分支胫骨滋养动脉所发出的筋膜皮支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在解剖,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手足急性外伤性皮肤缺损或疤痕挛缩整形患者以该游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6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该皮瓣具有皮下脂肪薄,皮肤质量好,避免牺牲胫后动脉主干等优点,适合于修复手足重要功能区域的皮肤缺损。
期刊
期刊
目的:报道带膝上外侧动脉蒂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组织缺损的结果。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和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膝关节周围缺损,该皮瓣以膝上外侧动脉为蒂,通过膝上外则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之间的吻合支营养股前外侧皮瓣,血供丰富。皮瓣大小12~15cm×3~7cm,供区均原位缝合。结果:修复膝关节周围缺损4例,小腿淋巴水肿桥接淋巴通道1例,皮瓣均成活。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作者认为该皮瓣是
目的:报道多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肢端软组织缺损的结果。方法:皮瓣设计和切取是以皮动脉为中心,其营养范围为界,知名血管为轴,血管交通支为旋转点,深筋下为解剖层次。12种共计103块皮瓣,修复了102个肢体。结果:皮瓣坏死4块,成活99块。随访4个月至8年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皮瓣操作简单、就近取材、供区广泛、血供可靠。修复肢端软组织缺损可首选逆行岛状皮瓣。
期刊
目的:报道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腕月骨缺血性坏死23例的临床效果。方法:3例采用带掌背血管蒂的骨瓣月骨植入术;20例采用月骨切除和带血管蒂的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结果:随访8~51个月,平均30个月。22例腕痛缓解,腕关节活动改善,背伸达正常的53.4%,屈曲达44.2%,握力达正常侧的80.9%。X线照片显示带掌背血管蒂骨瓣月骨内植入后月骨密度降低。带蒂豌豆骨转移位置正常,2例术后2年发现豌豆骨萎缩
目的:报道显微手术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促进病灶修复的疗效。方法:根据病损程度,对Ⅲ期以上者可采取带血管蒂髂骨块植入术,单纯血管束植入术,或两者并用,或再加带血运的骨膜包颈术等治疗226例。结果:有效率为88.6%。结论:显微手术是当前治疗此症较好的方法。
目的:于肩胛、侧胸、胸背区联合切取多类型皮瓣进行移植,以解决巨长、巨宽和环形创面的一次成形修复。方法:先显露肩胛下动脉及其分枝,再按设计从周边向轴型血管方向“会师”切取皮瓣至腋后皱壁,切断背阔肌并暂时性切断大圆肌,皮瓣切取完毕。结果:临床应用4例,皮瓣全部成活,治愈创面。结论:肩胛、侧胸、背阔肌皮瓣的联合切取,可取面积大,可形成单叶巨宽、巨长,也可分叶,适用于复杂性创面的一次成形修复。
目的:为临床上常见的胫骨骨不连和骨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术式。方法:在54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浅血管和腓血管穿支的走行、分布和吻合。通过解剖学研究,我们设计、创用了以腓浅血管筋膜为蒂的胫、腓骨骨膜瓣转位术。结果:经临床应用8例(胫骨中段骨不连5例、骨缺损2例、胫骨上段骨缺损1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该骨膜瓣具有位置表浅、解剖容易、血管蒂长、手术安全可靠等优点,适于修复胫骨上、中段骨不连和小范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