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自适·自伤——柳宗元心路历程之解读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ce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唐的文坛上,柳宗元诗文自成一格别具风韵.本文试图从柳宗元的生活经历、诗文创作出发,管窥其大致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轨迹,即从盛唐诗人的自信到中唐诗人的自适再到晚唐诗人的自伤,并由此揭示从盛唐到晚唐文人心态的历史演变轨迹.
其他文献
柳州方言有数量众多而成系统的隐语.他们与古今别处的隐语既相承袭,又有差异.其中有许多文化知识,也有语言学知识.有许多隐语的理据不明,需要探讨.
艺术是对现实的二度发现,所以陌生化的艺术手法广泛运用于作品的题材、思想、体验、视角、结构、语言等方面,使形象更生动更吸引读者.在陌生化的创造中,作家找到了自己生命和
罗兰&#183;巴特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的最关键人物.就其文学批评思想而言,在结构主义时期,叙事学论文<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是其代表作,巴特企图根据语言模式描述文学
通过对柳宗元的各种佛教文学体裁作逐一的分析 ,发现柳氏善于表现禅境、说理辩驳 ,比较突出人物形象 ,形式多且具一定的艺术性 ,尤以禅诗、寺院记及佛教寓言表现最佳
目前,在高校学报办刊中,有的高校学报编辑在办刊理念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即以所谓的“特色”代替前沿学科,或以“莱一栏目的设置”代替品牌,而不考虑它是否持之以恒地一以贯之地传播
在现代信息社会,传媒技术正在高速的替代传统的信息交流载体--读和写.传媒通过视觉图像全面的进入人们的信息交流之中,读图、用图成了人们主要的文化交流方式,于是,有人称之
望文生义地认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也是一种读者中心理论,这是20世纪西方美学史研究的一个严重失误。本文希望通过对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详细分析,还其理论一个真实的面目,认为
学生作文之前,教师要在中文教学中培养其情感因素.不过,只有对当今作文的时代特色、"语""文"分离的现状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了更为详尽的认识,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探讨了英语祈使句的否定式和强调式的各种形式,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使用的场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