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阶频域帧内预测算法

来源 :计算机应用研究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sisi83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帧内预测是视频编码的一项核心技术,它根据图像中相邻子块进行预测得到当前子块的预测值,编码时只对像素值和预测值的残差进行编码,因而能有效降低I帧所占用的比特数。提出了一种三阶频域帧内预测算法(TOIP),该算法在左方、上方、左上方相邻块中选择最优邻块进行DC预测,充分利用不同方向纹理特性的频域系数进行AC预测,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针对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对图像增强技术的需求,结合医学图像的固有特点,探讨并实现了一组医学图像增强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实现方法改善了医学图像的视觉效果,增强了其诊断性能,提升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效能。
介绍了一种基于J2EE环境的在Web页面上实现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图形工具集的方法,并以其中的一种——“均值-极差”控制图((?)-R图)的生成过程为例介绍其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
Ad hoc网络是一种具有高度动态拓扑结构的移动网络。广播服务是其中基本的操作,但使用传统的洪泛法会带来广播风暴问题。提出基于位置的延迟传输算法,根据节点的GPS定位信息选择需要再广播的节点,可以大大减少洪泛带来的广播开销。还就一种典型情况分析了如何取舍再广播节点。提出的算法易实现,有较好的带宽利用率,优于洪泛法。
H.264是联合视频组正在研究制定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在它的前身H.26L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整数余弦变换方法,在降低编解码器复杂性的同时提高了编码效率。针对新整数余弦变换的特点,并考虑到H.26L中量化表的类周期性质,H.264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周期量化方法。分析了H.264中这种新的整数余弦变换和周期量化的推导过程,挖掘了其扩展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在复杂度、精度和性能
针对目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化系统和以PC机为核心的微机检测系统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型检测系统 ,并对该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实践证明 ,该系统能更好地满足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实际需要
对已有的并行任务调度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种并行任务图模型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表调度、基于任务复制以及基于集群等的调度技术思想,进而对这几种调度技术的典型算法作了简略的分析。最后对并行任务调度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XML技术为基础的SOAP为异构平台的数据交换提供了支持 ,而UDDI则为服务的交互提供了描述、发现和集成机制
在集成网络中 ,服务质量 (QoS)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寻找满足端到端约束的可行路径 ,从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考虑端到端的延迟约束和传输费用 ,对宽度优先算法 (BFS)进行扩展 ,提出了满足延迟约束多路径算法K_DCP,并对其进行改进 ,得到多路径算法K_EDCP。仿真结果显示 ,两种算法性能良好
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红外成像空空导弹导引头的应用特点,对现有基于形态学的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算法。新算法通过计算局部图像的相似度,鉴别背景点与目标点,提高检测和识别概率。算法分四步:(1)进行背景预测,通过消除背景,获得输入图像中相对背景较亮的部分;(2)利用自适应阈值分割,消除大量低灰度噪声点、背景,获得候选目标;(3)利用点-航迹关联,根据点目标运动的连续性剔除噪声;(4)对原始图像中
给出一个自主开发的MDTCP网络通信开发平台,对Socket运行细节进行封装,结合消息队列机制提供对多线程网络通信的支持,并利用多路复用输入/输出模型提高通信程序的性能。平台在实际应用的开发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开发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