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认真谋划和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继续巩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至关重要。辽宁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两个不低于”的奋斗目标,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中央出台新一轮加快东北振兴政策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要更加关注民生,落实好各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要突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要深入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推进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实现新突破。二是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要以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积极筹划和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三是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要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四是要狠抓城区经济。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经济区划调整,推动城区经济和服务业加快发展。五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抓好国外科技型企业并购和国外研发团队引进“双百”工程,大力吸引外资和国内资本,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六是要继续抓好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七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突出抓好辽河生态治理、污水处理厂运行和城市集中供热等重点工作;要实行严格的封山禁牧,着力抓好三北防护林、滨海大道海防林和朝阳荒山绿化三项重点工作,在全省广泛开展绿化造林,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八是要继续做好各项民生工程。要在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的同时,进一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多为群众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为百姓谋福祉;要继续做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等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阶段,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兼顾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实现辽宁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中央出台新一轮加快东北振兴政策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要更加关注民生,落实好各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要突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要深入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推进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实现新突破。二是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要以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积极筹划和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三是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要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四是要狠抓城区经济。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经济区划调整,推动城区经济和服务业加快发展。五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抓好国外科技型企业并购和国外研发团队引进“双百”工程,大力吸引外资和国内资本,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六是要继续抓好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七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突出抓好辽河生态治理、污水处理厂运行和城市集中供热等重点工作;要实行严格的封山禁牧,着力抓好三北防护林、滨海大道海防林和朝阳荒山绿化三项重点工作,在全省广泛开展绿化造林,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八是要继续做好各项民生工程。要在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的同时,进一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多为群众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为百姓谋福祉;要继续做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等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阶段,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兼顾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实现辽宁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