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普及的重要性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dan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普及音乐知识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大量资料文献查阅,提出了一些有效普及策略。旨在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普及音乐知识,让人们接触到更多的音乐类型,丰富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音乐知识;重要性;普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分析互联网时代特征
  时代在不断发展着,人们赋予了互联网一些新的身份,诸如: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技术革命等。“互联网“已随处可见,显然我们已来到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原有的商业模式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被替换,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式的商业模式,面对新的外部环境,需要我们全面的去认识和了解它。相应的,想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普及音乐知识,首先要做的就应当对互联网时代特征有一个大致了解。
  一是“通融互联”特征,即突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各种各样的时代要素交织在一起,实现了人与人之间“零成本”的距离沟通愿望;二是“网状价值结构”特征,即可以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现代化的价值创造网或价值交互网,在这一网络中用户价值在前,企业价值在后,符合“用户至上”要求;加之整个组织是串联到并联的过程,因而内部呈现出的网状结构从外部反应出来也是如此;三是高流动时代特征明显,即互联网中储存着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归纳在一起十分庞大,我们将其称作是大数据,而大数据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动态、不精确等,这便意味着在反映出来的数据结果会因用户需求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大数据可以被看作是全样本或大样本,即相较于数据抽样而言,大数据的精准度更高,即便只掌握了小的样本或数据,也能够将一个较为准确的大趋势预测出来;四是“开放有机生态圈”特征,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其处在一个信息对称的环境中,即在这一环境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直到符合新环境发展需求。
  二、分析普及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家,在过去五千年中聪慧的古人积累下很多音乐知识与文化,诸如:将相王侯在祭天时会唱一些祭祀类歌曲;皇帝大婚时又专门的“喜”音乐,而民间百姓大婚时,所使用的音乐不能与皇帝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在古代“人有三六九等”,即便是在音乐表达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古代人的生活没有现代人这般丰富,因而他们闲暇时打发时间多是依靠乐舞,也正因如此才为后人积累下如此丰富的音乐知识。诸如,古人常说的宫商角徽羽,现代人没有几个知道它们代表的是什么,用途有哪些。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保留优秀的音乐知识,就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因为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下,这些优秀的音乐知识传播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了解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诸如:一些古风类的歌曲,在网络技术不发达时,喜欢的人很少,因为他们认为古风唱起来太矫情,也没有什么市场,但自互联网普及后,一些在古风歌曲方面表现出色的人将这类歌曲录制成MV的形式发布到网络上,在一天内便累积了千万下载量。从这里便可以看出,互联网的普及对于中国优秀音乐知识的传播非常重要,它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解到,有助于不同地区的古风音乐爱好者切磋交流。
  互联网时代影响下,利用网络普及音乐知识非常重要。俗话说:“音乐无国界”。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人们了解更多的音乐应当是本地区、本民族的音乐,而这些音乐有一些局限性,只能够代表少部分音乐。诸如: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所知的音乐知识少之又少,除了一些民族歌曲(如:藏族、傣族、苗族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外,大部分人对于其他类型的音乐及音乐知识基本没办法接触到,只有一些条件好的人,可以去一些大剧院、不同地方去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知识,诸如国外流行的黑人音乐、美国乡村音乐等。但自我们迎来互联内网时代后,这些问题变得不再是问题,人们想要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应用网络便可以实现。
  前段时间在国外大火的《Brever》,中国网民只需要登录相关的网络平台或下载听歌软件便可以听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音乐知识的传播早已突破国界,不存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只要想听、只要喜欢随时随地都可以听音乐、了解更多地音乐知识。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前,无论是中国国民,还是其他国家的人,他们所掌握的音乐知识都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因为信息不发达,交通不发达,人与人之间音乐知识沟通、地区与地区之间音乐知识共享几乎无法实现,诸如,某地想要举办一场音乐知识交流大会,但在以前由于在信息传播方面存在着局限性,不仅传播的速度缓慢,号召力也不够明显,大会当天,来参加的人不多,且都是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很难扩展到其他乡镇或省市中去,并且与会人员大多是的音乐爱好者,音乐知识权威很少,大多是想要了解更多音乐知识的“素人”,或来看热闹的人。
  信息传播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各地音乐知识交流与分享很难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音乐知识的发展。在互联网技时代背景下,音乐知识传播已不再是问题,只需通过网络,人们便能很快将音乐知识相关的消息传播出去。诸如:《中国有嘻哈》这个网络音乐节目是今年众多音乐类节目中比较大火的一个,这一节目主要的特色在于宣传嘻哈文化、寻找嘻哈音乐达人。我们认为这一节目大火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对嘻哈音乐的认识与了解越来越深入,喜爱这一音乐类型的国人越来越多,虽然是西方引进的音乐文化,但是从《中国有嘻哈》这个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这实质上宣扬的是中国嘻哈文化,虽然其兴起的时间很短,但从参与人数与搜索热度上可以看出其在国内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参与嘻哈文化交流的人除了全国各地的中国人以外,还有很多外国朋友,诸如:日本、德国、美国和非洲等国家的朋友。正因为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这一音乐知识与文化交流比赛才会取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吸引到世界各地的嘻哈达人参加。试想,若是在以往,互联网时代之前这一比赛能否又今天如此高的关注度?显然是不可能的,信息不发达,世界各地的嘻哈达人无法通过微博、微信和各种音乐网站了解到大赛信息,自然无法参加此次比赛。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有嘻哈》这一节目也需要感谢互联网,原本国内接触嘻哈的人很少,嘻哈文化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在国内熟知的人更是不多,先前大部分喜爱嘻哈的国人都是有国外经历的,但现在不一样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所接触到的世界更加庞大,我们所接触到的音乐知识更加丰富,乡村音乐、民族音乐、摇滚乐、爵士乐等,无论是哪一种音乐类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独特之处。了解到这么多的音乐知识在以前几乎不敢想象,但在今天,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一切的不可能全部变成可能。
  三、分析有效普及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音乐知识的传播不再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网络范围内,我们应当将音乐知识从虚拟网络过渡到现实生活中。即想要宣传优秀的音乐知识,除了增大网络宣传力度外,还应举办一些音乐知识分享会,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中央电视台前段时间举办的《中国古诗词大会》便吸引了很多热爱中国古诗词的人参加,在这些人中自小喜欢中国古诗词的本土中国人,也有海外华侨同胞以及韩国、美国及日本等国家的朋友。电视台在举办诗词大会之前会将相关信息发布到网上,这样一来便会吸引到很多人。而对于音乐知识传播也应如此借鉴,通过互联网让更多人了解到,吸引更多的人,以此达到传播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时代在不断发展,为了将更多优秀的音乐知识保留下来,我们需要在互联网的应用下进行。而文章主要是从互联网时代特征出发,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普及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焱琪,王妍婷,马方圆. 互联网时代音乐版权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模式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6(12):180-181.
  [2]李方元.“中心”与“边缘”:音乐知识与音乐教育中的“典范”与“非典范”?[J].中国音乐,2012(01):1-8.
  [3]管建華,欧阳平方.全球视野下的“地方性音乐知识”研究——张应华《传承与传播: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研究》述评[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6(03):130-133,8.
  [4]马旭霞.试论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回归”[J].群文天地,2011(18):128-129.
  [5]曾彦.润物细无声——新课程下对音乐知识教学的二度认识[J].大舞台,2010(05):156.
其他文献
教学资源整合是一种创新性、综合性的教学模式。音乐和语文在类型上看似是完全不同的两门学科,一门是艺术学科,一门是语言学科,然而音乐和语文学科在内容以及要达成的情感目
【正】 1985年春,国家教委转发了原教育部(84)教高一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其附件指出:“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目的,在于增
【摘要】美声是源自意大利的一种表演形式,表演通过圆润、洪亮的声音,来感染观众和传达情感。所谓情感是歌唱的生命,美声表演当然也不例外,需要通过情感的表达来诠释歌曲的灵魂。美声表演是通过情感的变化来诠释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使演唱与情感相结合直击欣赏者的内心,获得情感上的共鸣。美声的演唱传达出来的是情感的灵魂,而情感作为作品语言与人声的连接桥梁,共同诠释作曲家创作风格包含的内容表达。本文主要探讨美声的
在我国多元文化中,蒙古族的文化是我国文化园林中的瑰宝。在蒙古地区,民歌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尤其是东蒙民歌,这种生成于蒙古地区的特有文化形式和蒙古族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