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提肪心脑血管“闹脾气”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d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老化催人老
  大多数早发的心梗、中风患者,其背后的真正问题是血管早衰。血管在经历了“沉积—钙化—狭窄—破裂/闭塞”这样一个病变过程后,最终的结局就是走向我们所熟悉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导致血管早衰的原因是多样的,既包括遗传、年龄等难以改变的因素,也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障碍;吸烟、缺乏体育锻炼、环境污染等因素也是导致血管早衰的重要因素。其中吸烟对血管的伤害在这众多因素中愈显突出。
  40岁以上的人群是血管早衰的高危人群,近年来日渐呈现㈩低龄化趋势。血管早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方面要提高防病意识,加强预防,减少危害;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心这些血管“闹脾气”
  脑血管:经常晕倒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部位,可导致頸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一般是由动脉粥样斑块或大动脉炎引起的。患者常常感觉头晕、黑蒙、肢体出现一过性活动障碍等,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偏瘫、失语等。疾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且患者一般是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脑卒中。
  心血管:胸痛胸闷心梗发作就像是一条大蛇缠在脖子上,喘不过气来;还会出现胸痛,就像有大石头压着;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对于中青年人来说,熬夜、过度疲劳后一旦出现如持续胸痛、胸闷、冷汗等典型心肌梗死的表现,应立即拨打120,以最快的速度就诊。千万不能觉得自己年轻力壮,自认为休息一下就好了,结果疏忽了身体的警告。
  下肢血管:腿疼跛行有的老年人走路没劲或腿痛,就休息一会儿,感觉好点了再继续走路;一会儿又没劲了就再休息会儿。这就是间隙性跛行的典型表现。很多患者把外周血管病引起的腿部症状当成是老年慢性病,最终延误诊治良机。在此提醒广大读者,出现间隙性跛行、脚痛、脚冷,要小心下肢动脉闭塞。无诱因的胸背部疼痛、剧烈腹痛,也要排查是否有外周血管疾病。
  要加倍呵护血管
  脑血管:控制好血压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生与季节有着直接的关联。进入秋冬季节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增大。人体为了保温,会将血液集中在身体内部,外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压也逐渐升高;如果不及时调整药物,就容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因此要常测量血压,尤其要注意晨问血压管理。生活中要注意作息规律,不熬夜,避免情绪过分激动,等。
  心血管:调整作息时间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多发生在清晨。冬季早晚温度很低,过早起床容易受凉,更加危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以及年老体弱者,冬季起床不宜太早,起床前宜先在床上闭目休息片刻,然后缓慢坐起,在床边休息片刻后再下床。白天应在太阳升起后再出门,晚上要尽可能早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
  下肢血管:莫名的腿疼要当心秋冬时节,一些人会出现莫名的手脚发凉、小腿酸痛,走路多了就腿疼难忍。有些人补钙或者添加衣物、每天泡脚等,都无法缓解症状。出现这样的情况要去医院检查是否患有血管疾病。
  为你的血管“减减龄”
  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防止“血管早衰”,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限盐限油、控制体重、放松身心、远离吸烟和酗酒、规律作息。在管住嘴的同时,也要迈开腿,特别是有些血脂指标更需要运动或者药物的帮助才能解决。
  体检勿忘查心脑血管健康人群每年一次的体检中,应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并在指标出现异常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需要专业医生的药物治疗。
  综合评估,系统治疗对于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理念并不适用,而是应将伞身重要脏器如心脏、脑和外周血管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评估其供应血管的健康状况,采取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外科手术或介入等及早干预策略,早期检测,预防乃至逆转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
  注意保暖,稳定血压由于气温骤降,全身血管会急剧收缩,并发生痉挛,血流不畅导致心脏出现缺血性改变,进而诱发心梗。在寒冬,高危人群要做好预防,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有晨练习惯的人建议推迟时间,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寒热刺激导致血压明显波动。
其他文献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其气微而味微甜,主产于内蒙古、山西、宁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以条粗长、断面色黄白、有粉性者为佳。  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人写作“黄耆”,列为上品。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赞誉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补血活血的功效。主要用于脾气虚证、肺气虚
如今患风湿性关节炎、腰间盘、肩周炎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且病情也趋向复杂化。秋冬季节是疾病复发期,疼痛难耐,许多患者此时都会贴药膏来止痛。其中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贴敷类治疗方式之一,随着我国对疼痛治疗的管理更加人性化,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芬太尼透皮贴剂主要适用于中度到重度慢性疼痛以及那些只能依靠阿片样镇痛药的疼痛。但是止痛药本身有很大的危害和成瘾性,过量使用甚至会危及生命,其制成的透皮贴剂更有类似
夜间人体系统各方面机能都有别于白天,容易成为多种疾病发作的突破口,统计表明,各种疾病全天总发病及死亡人数的75%都发生在这个时段。  胆绞痛与晚餐和睡姿有关 不少胆结石患者都有过半夜胆绞痛发作,痛得全身冒冷汗的痛苦经历。患者胆内的结石卡在胆囊颈部或者胆管开口处引起胆囊痉挛,是胆绞痛最常见的原因。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如果身体处于平躺或者左侧卧的姿势,胆囊颈部的位置就会位于整个胆囊的最下方。这样,胆囊
以为是普普通通的糖尿病,其实是基因突变所致,而且是父母近亲结婚所造成的。一种名为“铜蓝蛋白缺乏症”的罕见病,最近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确诊。资料显示,该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报告确诊病例不超过60例,在国内也极为罕见。  来自安徽农村的魏女士今年35岁,在24岁时就发现自已血糖升高而且很难用药物控制。10年间辗转于多家医院就诊,一直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最多时每日服用4种降糖药物治疗,但升高的血糖仍未得
老人上了年纪,身体各项机能在走下坡路,尤其是全身的肌肉、关节都在减弱。有的老人走多了腿酸,站久了腿软,坐久了脚麻,卧久了背酸,看久了眼花。老人要安度晚年,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五久”,即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   一是行走不能太久:老年人脏腑慢慢衰弱,精神慢慢萎靡,关节功能不良,体能也开始下降,走起路来肯定没有年轻时那样灵活自如,体能恢复不过来就会感到很累。有很多老人认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7月16日在南非发布的2019年全球艾滋病报告显示,去年全球死于艾滋病的人仍多达77万,预计将无法完成到2020年把死亡人数控制在50万人以下的目标。   报告认为,全球在减少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提高治疗率以及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正在放缓”。   报告说,去年全球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为170万,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16%,这主要是因为东非与南部非洲的艾滋病防治工
5月12日,北京开出《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以来的单笔最大罚单,也被称为北京治霾最大罚单,一家露天刷漆的企业被罚30万元。普通百姓可能会问,刷油漆和治雾霾有啥关系?其实溶剂型油漆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  中国涂料协会秘书长杨渊德表示,产生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是PM 2.5,其主要来源中汽车尾气排放占30%,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占21%,其他日常發电、工业生产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占
70岁的王大爷患高血压多年,一直坚持服用降压药,并定期去社区医院复查和接受医生指导,血压控制良好,很少超过140/90毫米汞柱。前些天,王大爷的老伴病重住进医院,连日来的劳累和精神紧张使得王大爷血压骤然升高到了165/100毫米汞柱。医生并没有急于调整王大爷所用的降压药,而是叮嘱王大爷卧床休息,放松全身和减少活动,并帮王大爷请了护工帮助照顾王大娘。第2天,在国外工作的儿女赶了回来,王大爷感到十分欣
58岁的老张以前身体倍儿棒,五层楼蹭蹭就上去了。最近总是胸闷气短,后背还有点痛,走几步就有点喘。老伴不放心,让他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谁知挂了心内科的专家号,好不容易见了专家,讲述了病情,专家却让他先到骨密度室测一下骨密度。一开始老张还挺不乐意,明明就是心脏不好,干嘛要测骨密度。结果检查竟然是中度骨质疏松。  像老张这样的中老年病人并不少见,他们的症状都是胸闷,后背痛,最初都怀疑是冠心病,但
加拿大马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经常接触炉灶和交通污染的中国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  研究人员着重观察了黑碳扮演的角色。黑碳是继二氧化碳之后,加剧气候变化的第二大人类制造的排放物。燃烧木头、煤与化石燃料会产生黑碳,而有相当多的中国家庭使用煤炭或木头生火烹调。  研究人员对住在云南偏僻地区的280名平均年龄为52岁的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开始时,这些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