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RS)患者血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探讨二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13例患者按S IRS诊断标准分为S IRS组(78例)和非S IRS组(35例);S IRS组按预后分为生存组(37例)和死亡组(41例);另选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测定血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浓度。流式细胞仪测定单核细胞中人白细胞DR抗原(HLA DR)表达强度。结果S IRS组、死亡组患者血清中促炎因子水平较非S IRS组和生存组显著增高(P均<0.01),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和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抗炎因子及单核细胞HLA DR的表达强度均不断降低,尤其是HLA DR最终低于非S IRS组和生存组(P均<0.01)。白细胞介素6(IL 6)、HLA DR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有显著相关性。决定系数R2=0.811,可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APACHEⅡ=(0.180×IL 6)-(0.868×HLA DR)+22.265(F=49.290,P<0.01)。结论S IRS患者促炎细胞因子持续升高,抗炎细胞因子、单核细胞HLA DR表达强度持续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其他文献
1保温通风相结合冬季气候变冷,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
目的了解目前民办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使得心理辅导老师工作更有针对性,保证所有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完成由学生到独立的社会人的转变。方法采用UPI和EPQ对某民办高
目的观察小提琴练习者和普通被试在运动准备和执行阶段脑激活的差异。方法利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研究8名被试(其中1名小提琴练习者)在执行运动准备和执行任务时大脑皮层激活情
在1923—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中,广州的警察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仅积极维护广州的社会治安,间接支持孙中山和国民党领导的革命,还直接投入战斗,支持革命。本文考察了大革命时期
1引起禽胚胎病的饲养管理因素1.1胚胎发育早期过热胚胎在孵化早期缺乏体温调节能力,故对孵化器内温度变动的承受能力有限。据报道,孵化的前5天,鸡胚致死温度的上限为42.2℃;至第8天
"五个文明"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规律有其既在的理论依据,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报告脾蒂大血管破裂剖腹探查术1例,探讨麻醉下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相对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