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介绍GBZ 7—2014《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的主要修订内容与依据。方法通过收集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病例临床资料和手传振动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查阅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对GBZ 7—2002《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有关内容进行修订,制定GBZ 7—2014《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结果 GBZ 7—2014《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仍以手部末梢周围循环障碍、振动性神经损伤和振动性骨关节-肌肉损伤的严重程度作为分级标准。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取消了"观察对象";对诊断分级进行了调整;明确了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工龄的时限;删除"指端振动觉阀值和痛觉阈值的检查方法";规范了"手部皮肤温度测量和冷水复温试验"方法;增加了"白指诱发试验"内容及方法。结论 GBZ 7—2014《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我国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病例的新特点进行修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