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注水实验研究及力学机理探讨

来源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nfran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期注水是提高纵向非均质性油藏采出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由渗吸实验及周期注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可知,岩心在经过一定程度水驱后,再进行渗吸,很难继续提高采收率。对纵向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进行周期注水,采出程度有明显提高,但随周期数的增加,采出程度的增幅呈递减趋势。通过毛管束模型对非均质油藏周期注水过程中的力学机理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渗吸作用停止的条件是毛管中的流体达到受力平衡;连续注水采出程度趋于稳定后转为周期注水,此时周期注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毛管力的变化量,而与毛管力的大小无直接关系;高低渗层之间由于注水波动引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CO2的捕获、存储与转换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综述了几种常见低温固体CO2吸附剂的吸附行为、影响因素、再生能力、潜在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对
将委内瑞拉稠油进行四组分的分离。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委内瑞拉稠油及其组分的基本性质及结构参数,对稠油及其组分的平均结构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高含蜡油水体系的流变特性,为高凝油采出液油田集输提供理论支撑。采用VT550黏度仪测定不同条件下的油水黏度分布特性,得到了不同温度下原油的触变特性及不
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为原料,在无水三氯化铝存在下,与苯酚发生脱烷基化反应合成了杯E4]芳烃。再以杯[4]芳烃与对氨基苯磺酸为原料,通过偶合反应合成了5,11,17,23-四[(对磺基苯基)偶氮
通过沥青材料的密度-温度关系以及集料的膨胀系数、温度与沥青蠕变性质、密度与沥青蠕变性质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密度和沥青蠕变性质与沥青材料的低温抗收缩裂缝性能之间的关系
针对低渗透油田存在注入压力过高,在室内一定条件下对一种活性水体系(降压增注剂)WH-S的临界胶束浓度、界面张力、润湿性及降压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 WH-S溶液质量浓度为5
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L沸石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装置上评价了其芳构化、异构化性能。结果表明,在L沸石合成初始凝胶组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反映了油水两相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而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相渗曲线形态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对储层渗透率和相渗特征的影响,发现大
研究了Mo2C/MoO2-ZrO2催化剂上正己烷的异构化反应。分别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20000为模板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固体超强酸MoO3-ZrO2,从前驱体MoO3-ZrO2的B
以项目实例为基础,对高黏含水原油外输管道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对单管道连续输送、双管道油水分别输送及单管道油水间歇输送三种输送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并对每种方案进行经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