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咽癌IMRT中耳蜗限量和内耳整体限量方法对内耳结构保护差异的研究
【机 构】
: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疗科 苏州大学放射肿瘤治疗学研究所 苏州市肿瘤放射治疗学重点实验室,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疗科 苏州大学放射肿瘤治疗学研究所 苏州市肿瘤放射治疗学重点
【出 处】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26期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深圳市H5N6、H7N9流感病毒HA基因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 UTR)的分子特征。方法使用MEGA7.0、DNAStar7.1.0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全球及深圳H5N6、H7N9流感病毒HA基因的UTR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及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3株2014—2015年深圳市H5N6病毒与其他H5NX病毒株比较,HA-3’UTR核苷酸同源性为77.4%~1
目的分析新疆兵团2011—2016年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基因亲缘关系,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资料。方法采用RT-PCR扩增标本中EV71的VP1编码区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序及序列分析。利用MEGA6.06与GenBank代表株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兵团37株EV71流行株之间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3%~100.0%和93.1%~100.0
目的鉴别2016年3月我国3例输入性黄热病例为2016年安哥拉流行的黄热病毒野毒株感染,还是黄热病毒疫苗相关疾病,亦或是二者的混合感染。方法应用IonTorrent PGM测序平台,对3例黄热病病例血液或尿液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所获得的3株黄热病毒序列进行基因组特征分析。分析黄热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核酸序列差异,以同源性较低区域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将高通量测序获得的短序列做回贴和比对。结果从3份黄热患
目的为获得2015—2016年度中国流行的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制备流感病毒重配株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经典重配的方法,将H1N1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株与H3N2亚型的鸡胚高产重配母本株(X-157株)在鸡胚上进行混合培养。用H3亚型的HA蛋白抗血清和X-157株全病毒抗血清对混合培养病毒进行阴性筛选。阴性筛选后HA滴度较高的病毒用Real-Time PCR法对表面蛋白基因型进行鉴定。
目的建立HIV-1 Tat依赖的MazF表达载体pcDNA3.1-GFP-HA-MazF-U3TAR系统。方法分别扩增HIV-1 U3TAR和MazF基因片段,通过重叠PCR将U3TAR和MazF连接起来,并TA克隆到pMD18T载体中。通过PCR为MazF引入HA标签,获得U3TAR-MazF-HA。经过双酶切和连接反应,将U3TAR-MazF-HA反向插入到pcDNA3.1,获得pcDNA3.
目的建立人血清寨卡病毒(ZIKV)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并用10例经核酸检测和/或病毒分离确诊的寨卡输入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样本进行分析验证。方法采用分离自输入寨卡病例的寨卡病毒株开展组织培养微量中和抗体测定,在BHK21、VERO和VERO-E6 3种细胞系中选择感染寨卡病毒后能产生典型CPE的细胞系制备病毒储备液,滴定病毒滴度;使用100TCID50的病毒液与连续4倍稀释的经56℃30 m
目前病毒性肝炎研究生学位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这种培养方式无法将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有机结合。良好的科研思维和临床基础相结合利于人才培养。未来病毒性肝炎研究生的培养既要求学生有临床基础,又要求学生有严谨的科研思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外周血NK细胞频数及功能分子与干扰素α(Interferon-alpha, IFNα)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慢性感染免疫清除(Immune clearance, IC)期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患者在基线及治疗12和24周静脉全血,采
目的研究ERCC-1蛋白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007—2011年间收治的8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ERCC-1蛋白进行检测,根据免疫反应强弱将其分为高表达组(48例),低表达组(40例)。3DCRT过程中同步顺铂每周40 mg/m2。ERCC-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关系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行生存分析并Logrank检验,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