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三维全景超分辨重建系统设计

来源 :现代电子技术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z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的三维全景光学成像重建系统交互能力差的问题,设计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三维全景超分辨重建系统。在硬件设施上保留固有硬件,添加头戴显示器、操纵杆等虚拟设备。在该系统的软件设计上,利用高斯描述模型定义尺度空间提取二维图像特征,建立超分辨率网格配准图像。根据平移理念校正光心位置,拼接全景图像获取匹配关系。渲染并覆盖虚拟模型纹路,建立虚拟的三维全景环境模型,至此该重建系统设计完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的交互性更强,最终生成的数字三维全景效果更逼真。由此可见,所设计基于虚拟现实的重建系统更适合用于图像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模糊区域三维图像的识别能力,需要进行视觉传达和图像虚拟重建。因此文中提出基于视觉传达效果的区域三维图像虚拟重建方法。构建区域三维图像的网格分布模型,采用视觉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区域三维图像的空间信息特征分布式重组,结合边缘轮廓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区域三维图像的边界区域检测。建立区域三维图像视觉传达模型,结合模糊结构重组方法进行区域三维图像的自适应像素重构,根据区域三维图像的纹理、细节区域进行图像的
<正>一、从荒漠回归沃野——语文教师应成为最好的国文书尽管我会尽力做真实、客观的记述与阐释,不过我讲的这些做法还在尝试之中。即便尝试日久,渐趋成熟,也不敢说这样做便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急诊患者,病情紧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对急诊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
前言:缺血性脑血管病(ICD)为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而脑血管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原因。临床上主要通过MR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DS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有无脑血管狭窄。MRA特异度很高,可达95%,故MRA检查为脑血管狭窄阴性者,基本上可排除其患有脑血管狭窄。然而,M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C-1组(50 mg/kg)、PC-2组(100 mg/kg)和PC-3组(2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过去“封闭性”教学而言,即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指令性”的成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面地探求和运用知识。以充分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