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数学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进行数学教育研究,不应该仅着于某一个方面,而应该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在中学数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作为当今教师,要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相互转换,以前由教师一味地在黑板上灌输的做法已经落伍了。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远要比教师满堂灌输要好得多。以下是我从事初中数学运用启发式教学讲授初二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的几点心得,希望我的这块砖抛出去后能够引出更多的玉出来。
  首先,启发学生的疑问。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思源于疑,学去于思,有了问题,经过思考,思维也就活跃起来了,教师的教就具有了活力。初中数学中的概念学生容易混淆,通过设问,揭示其本质属性,可以使学生模糊的认识得到澄清。例如“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讲解因式分解时,由于因式分解我们在初一年级时就已经学习过,所以我先让学生回顾什么叫“整式的乘法”,学生很快做出正确的回答:几个整式积的结果。如3ab(c d)=3abc 3abd。并指出这个等式的左边是两个整式3ab与(c d)的积,右边是两个整式3abc与3abd的和。然后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等式有什么性质”,由于初一年级我已经给学生讲过等式具有对称性,因此学生随即回答:等式具有对称性。即整式的左边等于右边,反过来整式的右边等于左边。即上面的等式反过来也是成立的:3abc 3abd=3ab(c d)。这时候我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上面的等式,而且要求学生能够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后得出:等式的左边是两个整式3abc与3abd的和,等式的右边是两个整式3ab与(c d)的积。经过几次层层启发,学生于是对因式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候我就作出总结:我们把几个整式和(多项式)的形式化成几个整式(因式)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
  其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什么是学生、学习兴趣呢?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力求某种学习并积极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和动力,是获取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多思、求索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策略。在讲解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时,我提出:有哪个同学能够很快把682-322算出来,前提是口算。这时所有学生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样的题目也能够口算吗?我说,一定能,当你们学习了一个公式之后你们一定能够轻轻松松解决这种题目!同学们听了感到非常高兴,学习兴趣给激发出来了。我及时给出a2-b2等于什么呢?所有学生怎么也想不出来,我又启发学生(a b)(a-b)等于多少呢?学生很快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得出(a b)(a-b)=a2-b2.我又问:这个等式反过来成立吗?学生马上醒悟过来:a2-b2=(a b)(a-b).我趁机指出: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乘以这两个数的差,这个公式就叫平方差公式。即a2-b2=(a b)(a-b).于是我问:682-322=?同学们恍然大悟:682-322=(68 32)(68-32)=100*36=3600.学生知道了平方差公式的用法之后,我又举出类似的几个问题让他们加以巩固。就这样,我在一个普通的题目的解答中教会了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我所用的启发式教学又给我轻轻松松上了一节课。同时,我还让同学们相互出类似682-322=?题给对方做。这样,课题氛围不但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给调动起来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体现出来了,这不正是我们新教材教法所要求达到的标准之一吗?
  最后,创造教学情境。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到时期,对一些数学公式的本质特征需要借助具体事物充分感知,才能理解和掌握。在讲解完全平方公式a2 2ab b2=(a b)2时,我创设如下情境:王老师要把4块厚度相同,面积不同的巧克力分给4个同学。4块巧克力分别是边长为a和b的正方形两块,长为a宽b为的长方形两块.为了使每个同学平均分这4块巧克力,王老师让这4位同学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4位同学想啊想还是没有想到解决的方法,请同学们帮帮他们该怎么办,并问这4块巧克力的总面积是多少。(前提是用数学的方法)。同学们看了这个问题,纷纷开动脑筋思考起来。许多学生马上回答:这4块巧克力的总面积是(a2 2ab b2).不一会又有学生想到把4块巧克力拼凑成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为(a b),然后用小刀沿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切成4块即可。我表扬了这个学生,并问:这块正方形的巧克力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答:(a b)2.我又问:前面4块巧克力的总面积和拼成的这块正方形的巧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异口同声答道:相等,即a2 2ab b2=(a b)2.我又启发学生:等式左边的式子有什么特征?学生答:两个数的平方和和这两个数积的2倍,即(a2 b2) 2ab.又问:等式的右边的式子有什么特征?学生答:是两个数和的平方,即(a b)2.这时我顺势指出:两个数的平方和与这两个数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和的平方。这个公式就叫完全平方公式。通过设置了这个情境,我又把一个重要的、难懂的公式给解决了。而且学生也在这个情境中学会了这个公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尽量使用启发式教学,这不仅仅是新教材教法的需要,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更是新时期把课题还给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材(人教版八年级)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日趋加速,教师队伍建设也日渐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一支素质高、有科学管理方法的班主任队伍,对培养跨世纪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恰当地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引进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班主任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主动、自愿的动机作用下,向所期望的目标更加积极地工作,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从而取得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    一、目标激励的规范化、系统化    学校要始终如一地把造就和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
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语文课堂的主体精神。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80-01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成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夺取“考试高分”的途径,忽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表面上政治课成了中学教育中“最容易教”与“最容易学”的课程,在大多学生心目中已成为“最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是教学中最为常用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是构成语文教学最优化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头讲述、教具演示的重要辅助手段。好的板书是知识的高度提炼与集中,是一堂课内容的精华,是引导学生走向智慧的阶梯。所以,探索板书艺术对搞好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板书达到最佳的效果,就需要对板书进行最优化的设计。    一、板书设计要以最洗练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   
【摘要】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初学写作时的方法,这种方法或许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毕竟是从读到写的一座桥梁,是学习写作的一条捷径。  【关键词】规范语法;布局谋篇;求异求新    所谓仿写,就是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小学阶段从三年级开始练习写作,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写,就如书法中的临摹一样,是学生写作的良好开端。可以让学生体会各
口语是人们在交际、交往、言谈中必不可少的语言,它是区别于“书面语”的一种有声语言。口语能力是说话人谈吐、表义的一种语言能力。  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自己出色的智慧与口才得到了后人的赞誉。同样,放眼今天,有些人舌绽莲花,纵横捭阖,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现代传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口语交际再电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个人如果听别人说话而不能快速做出反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56-01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正是这个道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无一不是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才获得最后成功的。  关
【摘要】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努力克服思维障碍,进行主动地学习。通过“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自信心、意志等个性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关键词】  问题解决;模式化;课堂教学;兴趣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潮流,受到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普遍重视。美国全国数学教师联合会在80年代提出的《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指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
一提起作文,恐怕这是个令师生都感到头疼的话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头痛”,讥之为“挤牙膏课”;教师辛苦教,却收效甚微,自嘲日“背着沉重的蜗牛壳在爬行”。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我谈几点。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第一,作文的命题要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取材。不超越他们的经验、意思的范围,让他们说、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  第二,在作文教学中,要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外语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课程之一。”“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过程,又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