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公共课考试改革理论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xy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的计算机公共课考试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进行考试改革,将严重影响到考试功能的发挥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对计算机公共课考试改革进行了思考,分析了传统考试模式的弊端,提出了考试改革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计算机公共课 考试改革
  
  在教学各环节中,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定量、定性的评价,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同时对教师了解学生及自身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一、进行计算机公共课考试改革的原因
  
  长期以来,计算机公共课和其他课程考试一样,对于期末考试成绩这部分主要采用试卷方式,即教师出题,印成试卷,考试课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在统一的时间、空间内完成,考查课则在统一考试前由教师自己安排时间随堂考查。考试结束后,再集中改卷、统分、进行试卷分析等。这种考试方式相对于计算机公共课来说存在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很好地发挥考试的功能和作用。
  考试在教学中具有评价、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作用,但目前的计算机公共课考试却不能很好地体现出这些功能,或者说在某些方面存在偏差。由于是试卷考试,表面上看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准确的评价,但这种评价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首先是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扣除其他如试卷质量、考试作弊、评分不严等因素,实际意义就不是很大了。其次由于学校把成绩与奖学金、评优等挂钩,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忽略平时学习;只注重分数,忽略自身素质提高,很容易走进应试教育的误区。考试的诊断、反馈、激励等作用表现得并不明显。
  所以这种考试方式既不能起到全面的评价作用,也不能达到诊断、反馈和激励的目的,更谈不上对教学的导向功能。
  2.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不相适应。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造就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所以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内容除了少量理论知识(如概述、数制、组成、安全、网络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理论等)外,大部分应该是实际操作性技能知识(如文字录入、Windows、文档处理、电子表格、电子演示文档、Internet应用、程序设计等)。对理论性知识的考查通过试卷考试很容易实现,也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情况,但对于更重要的操作性技能知识,用这种方法进行考查就不太适合,不仅教师出题困难,学生做起来也是很难受的。一些学校的试卷理论知识偏多,而且都是围绕教材出题,加上教材建设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考试内容陈旧,试题多年没有更新等现象,这样既不能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和实际的技能水平,又不能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将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好处。
  所以,要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就应该在考试中牢牢抓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引导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3.考试方式老套,不符合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目前的考试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采用传统的纸质试卷加笔答方式,所有学生在集中的时间使用一样的试卷进行统一考试,在考试评价上人为的主观因素占有很大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也缺少灵活性,它比较适合于理论性的东西,而计算机公共课更多内容是注重实践和技能性的,这种考试方式考核的知识覆盖面有限,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蓬勃展开,在许多全国性及专业性的考试中基本上都是采用的无纸化、网络考试,而我们目前依旧沿用纸质笔答考试方式,这显然已跟不上现代教育考试技术发展的步伐。
  
  二、考试改革涉及的几个方面
  
  可以看出,目前实行的计算机公共课考试已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些问题在其他科目里也是存在的。随着对高职教育规律认识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高职课程考试改革也会不断深入,计算机公共课也毫不例外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这是整个计算机公共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而且对于其他环节的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结合计算机公共课的课程特点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公共课的考试不应再局限于传统学科考试模式,要打破时间、空间及形式上的束缚,引入多元化考试评价机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考试方式。
  引入多种考试方式,改变此前单纯一份试卷定好坏的情形,除继续坚持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构成期末成绩外,还要将期末考试进行细分,不仅考理论性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查。这样就可分成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同时操作考试并不一定只在期末进行,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展,开展分阶段考试,和最后的期末综合考试相结合,例如学完Word后,教师可单纯就这个软件让学生制作一个包含知识点较细的Word文档,通过大作业形式上交,适当给予分值计入期末成绩,这样可比较细致地考查学生对此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最后期末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包括多个知识点操作考试,这样可考查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技能部分的掌握情况及综合应用能力,也是学生能力的全面反映。
  所以,通过平时、理论和操作这些丰富的考试方式,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及实际应用水平多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达到反馈和促进的目的。
  2.考试方法。
  在考试方法上,目前主要是以试卷考试为主,沿用纸质试卷笔答模式,它的缺点很多,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所以,在考试方法上,要改变以前这种单纯纸质考试的情况,引进现代考试方法和技术。既然是计算机考试,就应该全面采用计算机作为考试工具,也就是说,不仅操作考试用计算机上机操作考试,在理论考试中也要采用计算机开展无纸化考试。
  进行计算机无纸化考试,首先要引进较好的考试软件系统。考虑到其他课程的考试改革,计算机考试系统应注意其适应性、广泛性及安全性,这是无纸化考试的基础和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引入考试软件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些因素,不仅能用,还要好用;不仅在计算机公共课考试中能用,还要适用于其他科目,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现代信息化考试的作用。
  3.考试内容。
  在考试内容上,应当是理论够用,侧重操作,适当增加创新能力测试(对基本操作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水平),合理分配比值。同时还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考试内容上适当对旧知识进行更新,多考查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具有专业特点的知识。适度把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的统一评价与结合不同专业特点的侧重评价的关系,如教育专业应侧重于电子演示文档的应用考查,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应侧重多媒体应用、网页及网络应用水平的考查,建工、机电专业应侧重于计算机绘图和编程方面的技能,会计专业应侧重于电子表格及数据库的应用,等等。通过这些侧重知识的考查可以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和专业特点的结合及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4.考试与教学关系。
  目前,包括计算机公共课在内的许多高校课程的考试和教学都是合一的,这种考教关系存在很大弊端。比如命题上,不同教师在知识覆盖面、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学生成绩的可比性差;再如阅卷上,教师的机动性太大,不利于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良好的学风和教风的形成,也不能客观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所以,考教分离也是考试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具体实施中,可采取分教师出卷、抽题考试、集中阅卷、集中统分等方法,加强考试管理,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计算机公共课考试中可充分利用学院的资源,通过可靠的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建立高质量的试题库,由考试系统从试题库中随机选题、生成试卷,这样在命题上不受人为影响,而且在考试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试卷都是随机生成的,因而可减少因作弊造成的影响,这样就可以真正达到考教分离,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5.将课程考试与证书考试相结合。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学生毕业时必须持有计算机相关等级证书,这项措施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很有好处的,同时也可为学生更好、更容易就业增加砝码。目前我院普遍推行的是“全国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这个考试主要是针对修完计算机公共课的在校高校学生,考查的是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而且在考试形式上应用无纸化上机考试,从出发点上看和计算机公共课考试改革的方向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它是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考试合格可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这些证书对于注重就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所以在实际的计算机考试改革中,可以考虑将它与证书考试结合起来,达到一考多用的效果。
  将等级考试纳入学生学业考试系列,使之成为学生必须通过的考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学好计算机公共课的压力,而且通过证书考试更能客观、公正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对学生评价的偏差。
  以上计算机公共课考试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只是初步的,还要在整个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加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并为推动其他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其他课程考试模式的更新提供经验支持。
  
  参考文献:
  [1]胡立源,卜荣欣,李润红.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考试改革.中国成人教育,2008.9.
  [2]杨萍萍,王树迎,崔言顺.关于高校实施“考教分离”的思考.山东农业教育,2007.3.
  [3]牟景华.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管理及考试评价方案.科技创新导报,2008.8.
  [4]谢日行,胡江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问题的研究初探.河南科技,2006.6.
其他文献
坦布苏病毒(Tembusu,TMUV)是禽坦布苏病毒病的主要病原。2010年4月坦布苏病毒病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养鸭场爆发,引起产蛋鸭产蛋量大幅度下降、并伴随感染鸭死亡,给我国沿海地区养
摘 要: 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降价让利已成为投标企业中标的一项重要手段。承包商为了弥补低价中标所造成的部分损失,中标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签证来增加费用。目前工程签证管理存在现场签证内容不真实、不完整,签证不及时,签证审核不严,签证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业主要想真正降低投资额,就必须在施工阶段加强对工程签证的管理。  关键词: 建筑市场 业主 工程签证管理    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日
从1871年第一张日本报纸《横滨每日新闻》创刊至今,日本报业已经历了近120年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报纸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日本每天出版发行7000万
摘 要: 本文叙述了噪声的基本概念和电动机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根据声学原理,着重分析了电动机的噪声来源及降噪方法。以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和保护接收者为途径,介绍了降低电动机噪声级的辅助措施。  关键词: 电动机噪声 主要降噪措施 辅助措施    1.噪声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  凡是使人烦恼的、破坏安静的,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声音,不管是乐音还是其他声音,都称之为噪声。科学研究表
初中阶段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和基础阶段,搞好初中化学教育工作不仅能够为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一定的化学素养,以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对化学教学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为此,在化学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就成为了每一个化学教师都应当重视的问题。  一、有效教学的涵义  关于有效教学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英文教育的文献之中。
一、盲目引种 贪便宜、图省事,就近购买私人经营的未经检疫的种子,结果往往贪小便宜吃大亏。 二、管理技术跟不上 优良品种不仅要有适宜自己生长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还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发现以来,许多国家先后分离到该病毒和检测到其抗体,抗体检出率为50%-80%,其中我国高达80%。该病毒感染能引起以母
玉米缺粒秃顶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受高温伏旱的影响,玉米在生长后期,极易遇到伏旱,对授粉结实不利,群众叫做“卡脖子”,缩短了开花散粉时间,使尖上的籽烂不
摘 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分工学习,本文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医学细胞生物学 应用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它能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已经广泛地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头孢喹肟(cefquinome,CEF)是动物专用的第一个第四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吸收迅速,安全,高效等特点,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我国兽医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