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从土地整治到全域整治的热点研究和阶段分析——基于耕地保护视角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6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通过2010―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主题为“土地整治”的1461篇来源于中文核心期刊、CSSCI和CSCD研究文献,绘制关键词共现、研究热点演进时区和主要突变词的知识图谱,开展土地整治的热点研究以及从土地整治到全域整治的阶段分析,探讨两者的理论脉络、重点领域和前沿动态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2010-2021年,国内土地整治的热点研究始终围绕耕地保护目标,主要集中在土地整治、土地利用和土地综合整治等三个方面;以耕地保护为轴线,2010年以来土地整治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传统整治、生态转型和全域整治3个阶段.在继续坚持耕地保护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本研究提出了调整整治理念、提高整治效率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等建议.
其他文献
为明确蕲艾制绒后的副产物艾粉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开发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通过水、50%乙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对蕲艾粉进行提取,建立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比较抑菌效果.随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蕲艾艾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等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方程和EC50值,同时观察提取物处理对菌落形态和菌丝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极性溶剂(乙酸乙酯、乙醇、水)相对于非极性溶剂(石油醚)对蕲艾艾粉具有更高的提取率,且5种溶剂提取物的性状、有效成分相互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无水乙醇提取物和乙酸
为寻找根瘤菌中与共生固氮相关的调控基因,采用同源重组法,分别敲除中慢生根瘤菌MAFF303099在与豆科植物百脉根共生固氮过程上调表达的10个基因,研究它们对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显示:Δmlr5883敲除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MAFF303099,其固氮酶活性下降40%,侵染细胞形态未发生显著改变,对Δmlr5883回补可恢复固氮酶活性;预测mlr5883编码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体外检测该酶的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为16.67 U/mg.该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固氮效率,推测其可能参与对植物供给碳源的代谢过程.
为探索十堰地区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中活性成分随生长年限的动态变化过程,以确定何首乌人工栽培的适宜采收时期,采用HPLC法连续测定何首乌移栽后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器官中二苯乙烯苷(T H SG)和不同形态蒽醌类物质的含量.何首乌地下部干物质含量在移栽后3年内持续增加,移栽后的2年内增加最快,第3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何首乌不同器官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物质含量高低顺序均为:未膨大根>块根>茎,叶中上述2类物质的含量微少、难以检出;根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含量均在移栽
为研究游客在传统乡村旅游过程中情绪体验与旅游情境、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以自然景观情境、历史文化情境、乡土生活情境为主要考察情境以及观赏类、信息指索类、体验类等旅游吸引物为主要空间要素的旅游情境感知分析框架,并依据情绪唤醒与空间感知之间的关系,利用皮肤电信号表征情绪唤醒程度,设计基于生理信号的旅游情境情绪唤醒测量实验.通过招募28名被试人员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屏山村内的实验路径上进行实地漫游,获得被试情绪唤醒程度分布结果,再利用问卷调查统计情绪唤醒区域的吸引物空间要素分布频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