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药害原因及防治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除草剂在作物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从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症状及预防等方面做了介绍。
  关键词:除草剂;药害原因;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57
  1 药害发生的原因
  1.1 用药量过大
  很多农民为了高效,随意加大药量。如当前应用最广的玉米田除草剂乙莠混剂,用药时正值干旱期,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人们就会加大用药量,从而对玉米田及下茬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1.2 使用期不当
  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随生育期的变化而不同,提前或延后使用都易使作物产生药害。如小麦田使用2,4-d丁酯于小麦三叶期前或拔节后施用易造成药害。在大豆应用氟乐灵做播前混土处理,于施药后立即播种会使大豆根系受害,从而抑制幼苗生长。残效期长的除草剂还易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1.3 混用不当
  要了解各种除草剂的性质和杀草对象后再谨慎混用。除草剂有化学除草剂和生物除草剂,在剂型上又分水剂、乳剂和顆粒剂等。在大豆田防除杂草兼治虫害,若将灭草松与喹禾灵等除草剂混用,易使大豆遭受灭草松危害。
  1.4 雾滴飘移或挥发
  除草剂雾滴飘移是造成远进距离药害的重要原因。目前喷药广泛采用大雾滴、大容量喷雾方法,雾滴大小和风速是影响飘移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如在喷施2,4-D丁酯时,地面喷施,其雾滴有时能飘移到1000~2000m的距离,会导致对药害敏感的棉花受害。
  1.5 施药器械使用不规范
  如使用喷雾器械时不注意彻底清洁,使用前不注意检查器械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导致药害发生。
  1.6 异常气候或不利的环境条件没有根据气候等环境条件科学施药
  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不仅影响药效,同时也影响药害的产生。影响药害产生的主要气候因素有温度、湿度、降雨、风和光照等,其中,以气温、光照影响最为明显。低温容易形成药害,寡照也容易产生药害,土壤有机质低也易产生药害。
  2 作物药害症状
  2.1 激素类除草剂
  敏感植物受害的叶片、叶柄和茎尖卷曲,有时叶片增厚坏裂,茎基部变粗,肿裂霉烂。根部受害后变短变粗,根毛缺损,水分与营养物质吸收和传导受到影响,严重时可使全株死亡。
  2.2 细胞生长抑制剂药害
  如氟乐灵、施田补、禾大壮等此类除草剂的典型药害症状芽短,发育不良,叶子暗绿色且脆。
  2.3 灭生性除草剂药害如克无踪等
  其症状为植物叶子出现水渍状白斑,很快变褐色。
  2.4 酰胺类除草剂药害
  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典型症状是抑制根与幼芽生长,造成幼苗矮化与畸形,禾本科作物新叶卷曲,不能正常展开,阔叶作物叶片畸形成杯状。
  2.5 三氮苯类除草剂
  症状为叶顶端退绿变白。有时发黄或淡绿,经叶缘向下蔓延。
  2.6 磺酰脲类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阔叶植物受害,叶片退绿变紫,叶脉有时发红或发紫,生长点末端坏死。禾本科植物受害叶脉间发黄或变紫,子叶不展开,侧根很少。根吸收此类除草剂最先影响幼嫩生长组织,症状为心叶首先变黄、变褐,叶脉变褐色,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小。
  3 药害的预防与补救
  3.1 正确使用除草剂
  严格按照药品规定的剂量范围、用药浓度和用药量,称取药量要准,使用浓度、施用量要准。除草剂与农药混合使用要科学合理,连续使用要注意间隔时间。
  3.2 选择好的喷雾设备
  要选择适宜的喷嘴、压力、喷液量、控制产生雾滴直径100m以下的雾滴,最好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施药,以免产生飘移药害,危害临近敏感作物。喷药器械使用要规范,用前要检查器械的性能,用后要彻底清洗,以免下次喷药造成药害。
  3.3 根据气候环境条件对除草剂效果的影响,灵活用药
  气温高时,要适量减少用药量,反之则增加。湿度小时,要适当减少用药量,湿度大时则增加用量。不良气候条件下尽量不打除草剂或选用异丙草胺或异丙甲草胺来代替乙草胺。对后茬作物影响大的除草剂应慎用。
  3.4 药害的补救措施
  发现早期抓紧对受害植株喷淋清水3~5次,尽量减少药液在叶片上的残留。对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0.2%生石灰水或0.2%碳酸钠溶液喷洗植物,解除药害。在发生药害的作物上,增施速效肥料增加养分,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还要注意喷施含钙镁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加速作物恢复能力。一些杀菌、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作为除草剂的解毒剂。作物发生药害后施用芸苔素,不仅可以降低作物体内除草剂的吸收量,而且可以增加作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快速缓解除草剂药害。
其他文献
摘 要:农业从古至今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发展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提出新农村发展政策,致力于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发展农业经济、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其中,为农民提供三农气象服务就是重要举措之一。加强三农气象服务,是国家实施新农村政策,确保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三农气象服务现状,结合目前三农
植物果实香味是衡量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吸引顾客购买的一种重要指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实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果实香味品质已成为植物栽培工作
针对传统玉米移栽机的供苗装置在分苗过程中出现的伤苗率高、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制的可降解的纸质钵盘,通过对纸质钵盘的育苗前后物理特性的试验研
雪莲果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菊薯还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天山雪莲。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分布于秘鲁、阿根廷等地已有500年的历史,近几年也引进在我国的云南、四川、
摘 要:探究中西结合治疗牛伊氏锥虫病的方法。选择2005年5月—200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汾信、大源、水元、大兴5个行政村的牛105头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室血液检测确诊伊氏锥虫病后,采用自拟中药方剂口服 西药注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养牛户针对伊氏锥虫病防控措施进行相关培训,分析治疗效果及养牛户对伊氏锥虫病防控知识了解程度。105头牛中确诊伊氏锥虫病者13头(12.38%);
摘 要:利用NCEP1°×1°6h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8年1月6—9日和2月1—3日白鹤滩水电站坝区出现的两次寒潮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有强冷空气在贝加尔湖附近堆积,但由于环流形势背景、冷空气强度及路径、前期基础温度不同,两次过程产生的降温幅度及大风强度不同;锋区强度、气压梯度及3h变压对预报寒潮大风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深厚且较强的冷平流输送,配合高空动量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