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变应原分布特征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辽宁地区2003至2007年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变应原的种类、分布和反应强度.方法 应用12种标准化变应原(AlutardR)对2003至2007年我院变态反应免疫治疗中心的辽宁地区哮喘初诊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 5年哮喘患者SPT阳性率为25.24%(1 817/7 200).每年SPT阳性率分别为16.52%(95/575)、18.07%(229/1 267)、27.30%(519/1 901)、28.87%(507/1 756)和27.45%(467/1 701).SPT变应原阳性率分布前5位的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蒿草、豚草和动物毛变应原,其次为树木、蟑螂、霉菌、向日葵,稚草和牧草.变应原SPT反应强度分布:+504例(11.25%)、++1 895例(42.29%)、+++1 665例(37.16%)、++++417例(9.31%),以++、+++等级为主.结论 尘螨为辽宁地区过敏性哮喘的占绝对优势的变应原;蒿草、豚草花粉分别居第二位、第三位,亦为季节性哮喘伴鼻炎的主要变应原.SPT变应原反应强度以++和+++为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还尔金防治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在常规方法治疗哮喘的基础上,随机选取120例哮喘并RRTI的患儿(其中男81例,女39例,≤3岁31例,3~7岁67
目的探讨气道上皮和L-精氨酸-一氧化氮(L-Arg-NO)通路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高反应性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离体气管条张力的测定方法,观察气管条乙酰胆碱(Ach)浓度反
目的 观察应用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