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情境优化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改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感知、去体会。为了构建高效的美术课课堂应当深入学生群体,研究并分析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从而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从这两点出发才能够确保幼儿园美术教学实效,才能够达到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期望。下面本文将具体阐述故事情境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故事情境;教学方法;幼儿园美术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045-01
  故事情境教学法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符合新美术标准的教学方法,其能够寓教于乐,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种教学方法下能够确保教师完成思想转变,能够有效突显学生的作用,从原有的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美术课堂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学生因此爱上美术创作。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故事情境的重要性
  在原有应试教育下受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欲望普遍不高。教师压抑学生的幼儿个人行为,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受限,产生定性思维,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如同一个机器缺少了自身思想和灵魂。故事情境着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美术创造,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国家加快进行教学改革,为的就是优化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应从娃娃做起,设置故事情境能够摆脱原有形式化教学方式,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各个阶段学生有着自身独特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通过研究发现幼儿阶段学生对故事和游戏较为敏感,创设故事情境能够紧抓幼儿眼球,学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后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故事情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才能够找到美术学习的切入点。著名教育学家说过,只有将教育和情感认知结合起来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故事情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能够确保情感和认知的契合性,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能够激发个人内在努力因素进行情感创作,从而确保作品质量。
  二、以故事情境优化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改革路径分析
  (一)合理选择,深度解析,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与美对话
  幼儿阶段学生与成人具有差异性,其认知有限,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能动性进行情境优化,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作品设置故事情景。教师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经验做好故事素材收集、选择工作。《母鸡萝丝去散步》这能够延伸成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以此作品为例进行深度解析。首先教师要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学生一定时间感受作品色彩及图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解读。学生的能力有限,教师可以适当穿插作品解析,带领学生发现教图案的排列规律,促使学生具有基本认知能力。另外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编创,给学生一定作品让学生进行作品延伸,给予表现良好的学生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美术学习中获得自信,培养学生美术表达的能力。
  (二)打破传统教学束縛,进行工作调整
  故事情境教学中环境是关键,教师要将故事情境渗透到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为了增强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应当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进行教学组合,以活动为依托。观察学生表现,从而找出现有教学不足。幼儿精力较为分散,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调整教学方法,教师要确保故事的完整性和新颖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倦兴趣。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参照物,教师应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环境。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由于个体具有差异性导致学生对相同事件有着不同的看法,教师应当不应打击学生的个人行为,不应以偏概全,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美术创作是自由的。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因此要允许学生犯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并不是一味纵容学生,其是引导学生用自身特有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感受世界,并坚持平等自由的创作原则,促使学生从他人的影子中脱离出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作观和人生观。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设置故事情境前期要对不同阶段儿童进行实验,确保故事情境的适用性。
  (四)从生活出发,立足教育根本
  教育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注意观察现实生活做好素材积累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故事题材的多样性。设置生活化故事情境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够进行幼儿大脑信息迁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发挥自身作用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题材加工,将常见的事物加工成新的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故事价值。只有从生活出发才能够避免美术教学过于形式化,才能够确保幼儿美术作品具有真实情感。
  三、结束语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突显学生作用,但是其并不意味着教师要脱离教学舞台,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坚持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教学重点,懂得进行教学反思,确保情境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鼓励学生自行进行作品揣摩,鼓励学生的自发行为。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立项研究课题《幼儿园美术活动融入地域文化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2017XB0793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黎永存.以故事情境优化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改革[J].小学科学:教师,2018(11):23-29.
  [2]张利亚.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热情[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9):42.
  [3]陈晓艳.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灵感[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6(2):4-5.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学科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丰富学科教学内涵,更满足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本文将从五大方面详细论述。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037-01  之所提出在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让幼儿拥有健康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培养幼儿健全人格。近年由西方传入的创造性戏剧“一种即兴的、非演出的、以过程为中心的戏剧形式”,我们充分利用创造性戏剧“做”这一特点,让幼儿在戏剧中积极探索当冲突发生时处理的技能,在戏剧中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在戏剧中体验着不同的人生经历,
摘 要对于孩子们来说,生活就是他们每天在做的事情,由于孩子们生活经验的不系统性,生活问题便成为重要的问题线索,只有贴近孩子生活的教育内容才有教育价值。生活是变化地,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每时每刻在发生也就是说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师只要具备解读孩子的能力,那么孩子们不经意地一个举动,一句话语都有可能经过教师的挖掘而生成一个个精彩的教育瞬间。  关键词教育;生活;孩子需要  中图分类号:7
摘 要现实生活中,由于幼儿教师地位不高,待遇偏低,工作辛苦烦琐,加之社会的期望,同行的竞争,家长的苛求,这些都会对幼儿教师内心造成很大压力,很容易造成内心冲突,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情绪情感,如果不加以疏导,教师便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加强幼儿教师的心理维护,全面提高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关键词浅析;幼儿教师;心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
摘 要在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作为偏远区县幼儿园也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特别是实施普惠园和办园规范条例下发后,从硬件上园所外观、基础设施、课程材料等得到完善和充实;从师资建设上,欲求通过培训、设立入职门槛等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关键词贫困山区;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044-01  一、贫困山区学前教育师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