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ragame_luo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一生教育的重要阶段,社会、幼儿园、幼教老师、学生家长都应该齐心协力为孩子一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美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担负幼儿教育的人都应该意识到其重要性,通过系统、科学、富有创造性的幼儿美术教育,让孩子尝试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具备初步的审美情趣,让孩子拥有初级的艺术鉴赏能力,还孩子一片想象空间,为幼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园美术创新思维教育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幼儿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注重时间段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孩子的身心发展要着眼于孩子的年龄和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发展的最佳期限,在最佳期限内所进行的各类、各种教学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的最佳的教学。因此,幼儿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应该根据最近发展区来进行全面核定和科学设定。幼儿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具体的幼儿美术教学过程,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将所要施教的内容建立在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上,考虑孩子的现有认知水平和潜在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学中所存在的难易问题、快慢问题、多少问题,让孩子尽快接受授教内容。使所授教的美术教育的内容和进度,符合孩子整体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在幼儿美术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注重孩子的学习时间段,只有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达到培养幼儿美术创新思维的目的。
  二、幼儿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注重创设环境
  幼儿教育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为了促使幼儿美术创新思维得以全面培养,一定要在幼儿美术环境的创设上下功夫。因为幼儿年龄小,在环境的创设上一定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适应能力。在色彩上,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图画色泽的选择,最好是接近大自然,另一方面还要意识到幼儿喜爱明快的色彩对比,选用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色彩。还要考虑画面的整体美,使环境的创设更富有艺术感觉。在造型上,应以易操作、简洁为主,尽可能不增加孩子的接受难度。从幼儿教育的心理特点来讲,圆浑、墩实、稚拙、简洁的美术作品最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考虑以此为主。在内容上,要特别注意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环境,不能让孩子在学习的环境中产生不适感。例如在新生入园时,可以将孩子的照片贴在楼道或者主要活动室的墙壁上,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照片会有天然的亲和力和熟悉感,会减少初入园时的恐惧感和不适感。等孩子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可以将幼儿的美术、绘画等各类作品,悬挂、张贴在走廊、楼梯等处,还可以将幼儿活动、演出的照片,教师的儿童画等作为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的创设恰当、合理,符合幼儿心理特点,更能够达到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幼儿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抓住教育的即时性
  教育的偶然处处存在,在幼儿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中也有很多偶然,离不开教育的“即时性”。根据幼儿教育的实践,我们都有这样的认识:教师针对教育内容进行的施教活动,幼儿往往会在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达到我们所要求的“创新思维”培养的目标。让我们欣喜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需要教师放手,只有教师的全面放手,孩子们才能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随意地进行创作,通过幼儿天马行空般地头脑产生创新的火花、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来。教师要意识到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循规蹈矩,固步自封,要超越其他学科的严谨和规范,让“活”字主导,教师灵活施教,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学生才能创作出活灵活现的美术作品来。教育即时性的把握不可刻意而为,关键是幼儿教师个人一定要有培养幼儿美术创新思维的意识。
  四、幼儿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坚持不懈
  幼儿美术教育要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始终,福禄培尔说:“教育的任务要面向全体幼儿。”这就要求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即要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当然,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所进行美术教育在内容、方式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每一个阶段的培养和引导,要想让孩子的美术创新思维得到更为全面和系统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全面教育、长远教育的意识,需要坚持不懈,从小班教学一直延续到大班,自始至终让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教育的熏陶和濡染下,受到良好的教育,还孩子一片想象的空间,让孩子的能力得到表现,个性得以发展,最终促进每个孩子自身水平上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下关注学生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生成更为明确的参照。自学、议论应当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而引导则考验着教师专业水平与智慧。自学、议论与引导分别指向学生与教师,从而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紧紧联系在一起。辩证地看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学生的发展应当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发展 专业成长 自学、议论、引导  “自学、
【内容摘要】音乐源于声音,是听觉的艺术,小学音乐教学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从聆听自然声趣,激发音乐兴趣;模仿自然声趣,激活音乐思维;创作自然声趣,培养音乐素养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以自然声趣打造音乐教学精彩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 自然声趣 音乐素养  音乐源于声音,是听觉的艺术,学生非常熟悉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以自然声趣打造音乐教学的精彩课堂,通过对声
初中美术教育能帮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教师应该激励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乐趣,教育学生装点多彩的生活。怎样上好初中美术课程呢?  一、重视美术欣赏,深化学生对美术教学的认识和了解  青少年时期是人们确立社会认知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欣赏课、评讲课,列举各种图片,配好编号,画好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内容摘要】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增添了许多诸如历史人物图、考古文物图片、漫画、统计表等历史图表。充分、恰当地运用这些历史图表,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厘清历史线索、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增强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历史图表 运用  一、引言  历史图表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实物以及历史数据等历史史实的直观演示。为方便教学,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补充很多相关图表,比如历
【内容摘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者,经过中长期的结对教育,使行为偏差生步入正确成长轨道而持续发展进步。具体策略包括导师式结对从耐心访谈、帮建自我评定能力;家校乃至多方联系、寻求教育合力;帮助提升自我自知力,形成阶段性成长等。  【关键词】行为偏差生 结对 德育导师 潜能开发 教育合力  “行为偏差生”即我们通俗所称的问题学生,其行为往往不符合甚至违反社会行为的公共准则,或者不能适应团
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全面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获得学生化学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生理解化学学习、进行化学研究,联系社会生活,形成科学价值观,实现主动探究过程等。这些也为新课程的理念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笔者从新教材的教学的角度谈一些粗
【内容摘要】文章以镜头式的手法在故事与故事之间切换,每一段故事都是以新闻价值为基本准则。文章告诉我们,“活着”就是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出来,探寻事实真相。揭示真相是作者的职业追求,也造就了作者的职业气质,坦率、敢当、较真。活着是一种精神,就是勇于担当、心生敬畏、迎难而上、固守职业操守。  【关键词】人 蒙昧 看见 震撼  这本书值得一读,因为两个字——“活着”。  文章以镜头式的手法在故事与故事
【内容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情感渗透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环节,对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分析与发掘文本情感,把握文本思想内涵,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情感品鉴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策略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以期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情感渗透策略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过于重视基础知识
【内容摘要】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向”,重在从提问上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以“善问”来优化学生认知,恰当的借助于“问题”来构建师生互动的良好情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问题意识 善问 应用实施  一、问题导向重在“导学”  马赫穆托夫是最早提出问题教学论断的学者,他将问题作为课堂组织结构的重点,以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来增进逻辑思维
【教学设想】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题目是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作者梁实秋先生撷取了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来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字里行间的叙述描写中。  所以本文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把品人和品文落到实处,品鉴梁任公先生其人其事,领略梁任公先生学识渊博、率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