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会计职业判断是新时期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有效发挥不仅受到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制约,也受到会计工作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本文从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工作中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因素,并提出了优化会计职业判断环境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会计职业判断 影响 环境因素
一、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工作中的意义
会计职业判断的概念虽然早已在国外提出,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引入我国,并随着会计制度改革,逐步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对于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解,一般认为,它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要求,对于实际会计工作中出现的不具有固定模式的问题,恰当的运用其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做出符合经济实质的解释、判断。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始终,涉及到方方面面,在会计原则与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中均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具体包括:辨明经济业务是否应当作为会计事项纳入会计系统进行处理;在具体经济业务中,某项会计原则是否应当选择,如何正确处理多个原则的优先选用顺序;在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判断与选择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通过合理预测与推断加以确认、计量,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状况;等等。可以看出,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会计业务处理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且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甚大,准确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够恰当、公允地反映客观发生的经济业务实质,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公允、相关性更强的会计信息,并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而滥用会计职业判断则可导致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带来危害。
二、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因素分析
会计职业判断虽然是会计人员的一种主观判断,但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由于会计职业判断活动总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较大,本文就着重分析一下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因素。一是会计法规环境。会计法规为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并通过惩罚等措施促使会计人员更客观地进行判断。会计法制越健全,对违法行为制裁越严厉,违法成本越高,则会计人员滥用职业判断的可能性越小。二是会计制度环境。会计准则、制度是进行判断的技术规范,是进行会计实务处理的技术指南,有关规定越完善、可操作性越强,会计人员进行判断的依据就越充分,判断的任意性越小。三是公司治理环境。会计系统是在公司管理当局控制下运行的,公司治理状况会影响到会计系统。如果其有缺陷,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很容易受到管理当局的干预,进行不适当的职业判断。四是社会文化环境。会计人员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世界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经济生活中虚伪欺诈、缺乏诚信的社会风气必然对会计人员行为有所影响,包括会计职业判断。
三、优化会计职业判断环境的相关措施
会计职业判断是新时期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有效发挥不仅受到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制约,也受到会计工作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要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有效性,除了提升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水准,也需要改善会计职业判断环境,为会计人员进行公允判断夯实良好基础。
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会计法规建设。法治对会计职业判断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和促进作用。虽然近些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除发布了《会计法》这一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还发布了有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格等方面的会计法规,但应该认识到,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程度与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健全,尤其是《会计法》在法律责任上条款过于笼统,且只注重行政处罚,轻刑事处罚和民事责任调节,导致违法成本过低,削弱了制裁应有的威慑效果。应不断加以完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形成会计人员不愿违法、不想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在会计职业判断中秉持客观公允原则,确保判断结论可靠。
(二)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标准和依据,会计准则越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就越趋于合理;反之,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就可能会因此而降低。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要结合我国目前会计改革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相对减少会计职业判断中的不确定性,增强会计实务处理的可操作性,促进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制约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机制,其完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人员能否有效地发挥其职业判断能力。首先应完善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可通过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的形式加强会计控制,同时应加强经营过程的控制,会计人员应行使会计监督权利和承担相应责任,并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对会计人员实施再监督。通过相互制衡,督促会计人员遵循会计法律法规,保证会计职业判断的公允性和合理性。
(四)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社会风气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甚大,净化会计人员的从业环境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应从政府层面加强以德治国,全民树立诚信思想,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整个社会“求真务实”的良好环境,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督体系,特别是会计诚信监督体系,以促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地进行职业判断。
参考文献:
[1]徐琳.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其治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8).
[2]谢芳.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8).
(作者单位:航天电工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会计职业判断 影响 环境因素
一、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工作中的意义
会计职业判断的概念虽然早已在国外提出,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引入我国,并随着会计制度改革,逐步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对于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解,一般认为,它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要求,对于实际会计工作中出现的不具有固定模式的问题,恰当的运用其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做出符合经济实质的解释、判断。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始终,涉及到方方面面,在会计原则与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中均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具体包括:辨明经济业务是否应当作为会计事项纳入会计系统进行处理;在具体经济业务中,某项会计原则是否应当选择,如何正确处理多个原则的优先选用顺序;在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判断与选择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通过合理预测与推断加以确认、计量,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状况;等等。可以看出,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会计业务处理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且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甚大,准确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够恰当、公允地反映客观发生的经济业务实质,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公允、相关性更强的会计信息,并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而滥用会计职业判断则可导致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带来危害。
二、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因素分析
会计职业判断虽然是会计人员的一种主观判断,但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由于会计职业判断活动总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较大,本文就着重分析一下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因素。一是会计法规环境。会计法规为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并通过惩罚等措施促使会计人员更客观地进行判断。会计法制越健全,对违法行为制裁越严厉,违法成本越高,则会计人员滥用职业判断的可能性越小。二是会计制度环境。会计准则、制度是进行判断的技术规范,是进行会计实务处理的技术指南,有关规定越完善、可操作性越强,会计人员进行判断的依据就越充分,判断的任意性越小。三是公司治理环境。会计系统是在公司管理当局控制下运行的,公司治理状况会影响到会计系统。如果其有缺陷,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很容易受到管理当局的干预,进行不适当的职业判断。四是社会文化环境。会计人员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世界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经济生活中虚伪欺诈、缺乏诚信的社会风气必然对会计人员行为有所影响,包括会计职业判断。
三、优化会计职业判断环境的相关措施
会计职业判断是新时期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有效发挥不仅受到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制约,也受到会计工作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要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有效性,除了提升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水准,也需要改善会计职业判断环境,为会计人员进行公允判断夯实良好基础。
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会计法规建设。法治对会计职业判断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和促进作用。虽然近些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除发布了《会计法》这一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还发布了有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格等方面的会计法规,但应该认识到,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程度与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健全,尤其是《会计法》在法律责任上条款过于笼统,且只注重行政处罚,轻刑事处罚和民事责任调节,导致违法成本过低,削弱了制裁应有的威慑效果。应不断加以完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形成会计人员不愿违法、不想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在会计职业判断中秉持客观公允原则,确保判断结论可靠。
(二)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标准和依据,会计准则越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就越趋于合理;反之,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就可能会因此而降低。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要结合我国目前会计改革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相对减少会计职业判断中的不确定性,增强会计实务处理的可操作性,促进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制约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机制,其完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人员能否有效地发挥其职业判断能力。首先应完善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可通过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的形式加强会计控制,同时应加强经营过程的控制,会计人员应行使会计监督权利和承担相应责任,并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对会计人员实施再监督。通过相互制衡,督促会计人员遵循会计法律法规,保证会计职业判断的公允性和合理性。
(四)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社会风气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甚大,净化会计人员的从业环境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应从政府层面加强以德治国,全民树立诚信思想,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整个社会“求真务实”的良好环境,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督体系,特别是会计诚信监督体系,以促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地进行职业判断。
参考文献:
[1]徐琳.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其治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8).
[2]谢芳.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8).
(作者单位:航天电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