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小学生教育需求的个案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教学授课活动出了传授给学生基础性的知识与机能外,同时应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出发点,尽量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藏区小学的教学授课活动,受经济因素、文化宗教背景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授课内容与教学活动安排上更加强调本地区文化与当前社会主流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从而进一步改变藏区当前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状况。本文针对藏区小学生教育需求的个案进行了研究,并对藏区小学教育进行了反思,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藏区 小学生 教育需求 个案研究
  一、藏区小学生教育需求个案实例
  (一)索朗,男,10岁,3年级
  在交谈中,索朗表示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只想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赚到钱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索朗的哥哥由于成绩原因,自己没有学习的动力,在初中一年纪就辍学了,在家帮助父母做农活,同时去挖虫草供索朗读书。索朗的家庭支持他读书,对他在学校的表现十分关心。索朗对于学校的生活十分满意,对于语文和数学科目特别感兴趣,认为这两门科目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自己文化水平高了就能找到好工作。
  (二)多吉,男,11岁,5年级
  在交谈中,多吉表示希望通过努力学习以后能够做一名医生,免费给家里人看病。家里人支持他读书,让他在学校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多吉的爷爷是当地云母矿企业退休工人,有一定的退休工资,爷爷将这部分工资用作多吉的学费。多吉的爸爸靠唐卡绘画收益赚钱,母亲在家务。家里父亲和爷爷的汉语说的好,一般来学校开家长会都是爷爷和父亲轮流来。多吉的成绩比较好,家里人准备在他小学毕业后送他去康定上中学。多吉喜欢学校的环境,因为有很多同学可以一起活动。每年8月份的时候会和全村人一起转经,路上爷爷就会给自己讲故事,觉得很有意思。
  (三)达娃,男,13岁,6年级
  在交谈中,达娃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歌唱才艺赚到足够的钱,让父母过上富裕的生活。达娃的姐姐在北京表演民族舞蹈,收入很好,这激励了他去通过唱歌改变家庭现状。父母十分支持他上学,希望他能学好文化课程,做一个教师或者医生。达娃的父母务农,挖虫草挣钱交学费。父母没问过在学校的事情,父亲汉话说得好,他初中毕业。母亲一般,开家长会的时候总是母亲去。自己喜欢上学,也喜欢学校,最喜欢语文和数学两门课,觉得自己在学校学到了知识。转过几次经,是和奶奶一起,就在邓山转经。
  二、藏区小学生教育需求的个案研究
  (一)学生教育需求的出发点是“利他”的
  学生的职业理想有很多种,例如当医生、当老师或者外出打工,但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他人或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并孝敬长辈。即这些学生的个人职业理想的性质是“利他”,而不是只为自己考虑的“利己”,在选择自己未来要从事的工作时,这些学生把自己能为他人做些什么放在第一位,而较少地考虑自己可以从职业中得到什么。
  (二)学生教育需求深受长辈期望的影响
  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职业理想很大程度上被长辈对他们的期望所影响。而不同长辈对他们的影响力也不相同,通常爷爷奶奶的影响力最大,超过了父母;父母的影响力次之但明显超过其他亲戚朋友,另外在同龄人中哥哥姐姐也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年长的哥哥姐姐从外界带来的信息影响着父母的观念,他们的自身经历冲击着弟弟妹妹的认知,父母和哥哥姐姐共同影响着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
  (三)学生的教育需求都指向外界生活
  外出打工的亲戚带回来很多学生之间没有接触过的外界信息,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吸引力使他们很向往外界的生活,直接反应在学生的职业理想规划上。诸如当医生、当老师、外出务工这些职业都是要走出大山到外界才能实现,这些职业也是学生普遍想要成为的。案例表明,学生喜欢在转经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喜欢听老人在转经时讲的故事,但对转经这一宗教民俗并不感兴趣。比起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学生更希望到外面的世界生活,他们向往着融入到外界中并能够建设主流文化。
  三、对于藏区小学生教育需求的反思
  (一)学校教育的目标应立足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
  满足学生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是学校教育的目标的基础。它要求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帮助学生拜托生活的贫困,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理想。不论是当医生、做老师或外出打工,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并具有跨文化与人交际的能力。学校开展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自我职业理想的技能。
  (二)学校教育的课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知识是文化的载体,为培养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学校课程在涵盖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应该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多元化的价值观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本民族文化和民族特征的基础上,主动地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本民族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使学生更好地继承本民族文化,正确对待其他民族文化,对文化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学校教育的课程内容选择上要体现多元文化理念
  对于民族地区的学校,在编制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到学生的民族背景和学习习惯,以免使其民族文化与学校文化产生断层。课程的内容应尽量符合该民族地区的实际文化状况,尽量多提现该地区民族特色,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比较容易地接受,得到的教育效果才比较满意。而在选择多元化教学内容时,学生的文化背景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这样制定出的文化课程才能更加契合该民族地区实际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藏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在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应关注人本身的教育需求和自我实现需要,培养人生存之道,才是学校教育之本。学生的理想是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正是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一种体现,在调查地,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理想更多地表现为对个人未来职业的理想,也即个人的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周思宇.嘉绒藏区小学阶段择校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陈小平.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问题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
  [3]郭娅.四川藏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9-15.
  [4]邓春雪.倾听与理解:藏族学生教育需求[D].西南师范大学,2003.
其他文献
一、心理问题引思考——案例背景  “陈老师,今天多交了一本日记。”学习委员抱着一摞刚收的日记本神秘兮兮地告诉我,然后马上又接着说:“是阿志的。”“阿志的?”我感到很惊讶。阿志是今年刚转到我们班的,是一个让所有老师都感到头疼的学生。他本来家境不错,可好赌的父亲去年买彩票负债累累后突然失踪,母亲精神几乎崩溃,家庭变故对他心理造成严重的打击,此后他的言行举止判若两人。先是我行我素,不服从管理,后沾染了一
期刊
【摘要】手工是小学生及为感兴趣的美术课之一,它依靠孩子的双手,并借助一些工具对所选材料进行再加工、制作、创造的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意志力、创新能力等。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觉得当下的山区手工课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想师生的聪明和才智,跳出书本,走向自然,充分开发并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引领孩子走进多姿多彩的手工课世界,真正体现课堂来源于生活,让审美情趣得以培养、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 手
期刊
【摘要】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和载体,近年来,致力于从制度保障、组织建设、平台支持、典型引领等方面助推青年大学生开支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思考,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中进步,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志愿者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深入开展素质拓展工程,用制度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  我院制定了《重庆
期刊
8月22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连日来,整个中华大地都在呼唤着这位世纪伟人的名字。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做出的光辉业绩、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和世界。中国共产党为拥有邓小平同志这样优秀的党员,中国各族人民为拥有邓小平同志这样伟大的领袖,感到无尚光荣和无比自豪。”  百年小平,三落三起,波澜
期刊
学风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一个学校的学风状况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学风建设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校貌,透过这个窗口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的精神风貌,看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看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它既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目前,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软硬件环境的不断改善,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大多数学生都十分珍惜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反观劳动价值论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公有制问题,说明坚持与时俱进对理论创新的极端重要性。  [关键词] 与时俱进;理论创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17-0022-02    用扬弃的观点看,新的哲学理念、新的思维方法、新的理论和新的实践,无疑会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无比丰富
期刊
[摘要] 发展党内民主,既是党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和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17-0044-0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
期刊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拓展延伸环节的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成了许多教师增添一抹课堂教学亮点的重要途径。教学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妙趣天成的。看似不经意间的拓展延伸,却能够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努力追寻着。  【关键词】拓展 对话 文本 智慧  前
期刊
【摘要】萨满教经过历史的不断变革,其中“万物有灵”观念至今依然深潜在北方诸民族人们的头脑中。萨满教虽然有其愚昧的落后成分,但在当代文化思潮中,也有其促进解放想象空间、反思人类局限的进步作用。  【关键词】萨满教 宗教 当代性  引言  “萨满”(saman)是满——通古斯族语言,原意是“因兴奋而狂舞”的人。“萨满“一词在史书上最早见于宋朝文人徐梦萃所著《三朝北盟会编》,书中在记载了女真人风俗:“珊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现阶段,在国家政策与资金的双向支持下,藏族地区基础教育有了很大进步,充分带动了当地的社会建设与人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我国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与东部教育发的地区相比,藏族地区基础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本文探讨了藏族小学管理理念,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藏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