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学生面对漂亮的图形化视窗系统和直观易学的鼠标操作,键盘学习显得那么枯燥无味。但众所周知,键盘是重要的文字输入和人机交互的工具,利用键盘进行快捷键操作,更是提高效率的法宝,对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缩短学生与键盘之间的心理距离,让键盘学习也能使人陶醉,我想根据自己的键盘教学实践谈谈收获和感想。
游戏教学,提高键盘操作的魅力
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的学生面对键盘,兴奋与迷茫同在,直接进行键盘操练必然积极有加而收效甚微。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我利用Authorware软件编制了一个击键游戏,把键盘教学寓于游戏中。在击键游戏中,每出示一个键都会提示用哪个手指敲击,敲对了有优美的音乐,敲错了有鼓励的话语。为了正确地击键,学生就必须先纵观整个键盘,找到字母所在位置,选择正确的手指,不知不觉中熟练地掌握了击键要领,并初步认识了字母在键盘上的分布,学生学习自然感觉轻松多了。通过键盘控制电脑并及时得到反馈的动态交互,令学生兴奋不已,充分展示了键盘的魅力,也开发了学生智力。
口诀记忆,键盘操作化难为易
单个手指击键是初学键盘时学生的通病,究其原因是字母位置不熟悉,光找字母就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为了较快地打出找到的字母,就没时间去考虑指法。要知道,26个字母在键盘上的排列没有规律可循,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不佳,且付出了拉远学生与键盘的心理距离的代价。我在教学中编了一个口诀:“左手中指放在D,右手中指放在K,其余手指逐个放,大拇指管空格,食指老兄本领大,一人能管两个键,左手食指管F、G,右手食指管H、J,记住口诀很重要,键盘其实也简单。”通过口诀,学生意识到,原来每个手指只管几个键就可以了,很简单。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基准键位的指法,再拓展学习上下两排字母,就比原来学起来容易得多了。
在键盘教学中,抓住键盘本身的固有特征,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联想,加深对键盘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往往会取得一些较好的效果。如讲授“认识键盘”一节时,抓住转换键的键面上有向上的箭头、回车键的键面上是一个转弯符号的特点,变抽象为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
竞赛比拼,检测和提高键盘操作能力
键盘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培养,重在操作。因此,像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书面化考试无法检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和检测学生的能力呢?我采取的是竞赛的形式。竞赛既可以反馈学习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学生的指法练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是一项重要内容,在熟练指法后,学生才能熟练地操作信息技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进行指法练习时,我从网上下载了郑大公编写的指法测试小软件,让学生进行5分钟测试,比一比谁最快,最后我给他们颁奖。在手指激烈的比拼中,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人人都想得第一。在这种竞争意识的驱使下,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另外,软件中的“正确录入数、每分钟录入数、错字数”等信息,使学生的训练得到及时反馈,学生从一次次、一点点的收获中,增强了自信心,学习劲头更足了。
自主探索,培养学生键盘学习的自觉性
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师的讲授不能很投入地聆听,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刚刚遇到的问题或刚受到的新异刺激上。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点,能不讲的地方坚决不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指导学生自学研究,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探索研究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大小写锁定键(Caps lock)”的时候,一上课就直接出示大小字母混合的示例,让学生自己探究操作的方法。在大部分学生一筹莫展之际,有学生摸索出了方法,这对于冥思苦想的其他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喜讯。在小声的相互探讨中,学生很快学会了“大小写锁定键”的使用。这时,我再请一位学生进行小结,全体学生达成对“大小写锁定键”使用的共识。这样处理后,学生印象深刻,而且会进一步思考:键盘上的其他键还会有哪些功能?学生的这种主动探究的愿望,使后续的“退格键”、“删除键”等功能键的学习可以轻易上手。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区陈婆渡小学)
游戏教学,提高键盘操作的魅力
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的学生面对键盘,兴奋与迷茫同在,直接进行键盘操练必然积极有加而收效甚微。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我利用Authorware软件编制了一个击键游戏,把键盘教学寓于游戏中。在击键游戏中,每出示一个键都会提示用哪个手指敲击,敲对了有优美的音乐,敲错了有鼓励的话语。为了正确地击键,学生就必须先纵观整个键盘,找到字母所在位置,选择正确的手指,不知不觉中熟练地掌握了击键要领,并初步认识了字母在键盘上的分布,学生学习自然感觉轻松多了。通过键盘控制电脑并及时得到反馈的动态交互,令学生兴奋不已,充分展示了键盘的魅力,也开发了学生智力。
口诀记忆,键盘操作化难为易
单个手指击键是初学键盘时学生的通病,究其原因是字母位置不熟悉,光找字母就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为了较快地打出找到的字母,就没时间去考虑指法。要知道,26个字母在键盘上的排列没有规律可循,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不佳,且付出了拉远学生与键盘的心理距离的代价。我在教学中编了一个口诀:“左手中指放在D,右手中指放在K,其余手指逐个放,大拇指管空格,食指老兄本领大,一人能管两个键,左手食指管F、G,右手食指管H、J,记住口诀很重要,键盘其实也简单。”通过口诀,学生意识到,原来每个手指只管几个键就可以了,很简单。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基准键位的指法,再拓展学习上下两排字母,就比原来学起来容易得多了。
在键盘教学中,抓住键盘本身的固有特征,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联想,加深对键盘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往往会取得一些较好的效果。如讲授“认识键盘”一节时,抓住转换键的键面上有向上的箭头、回车键的键面上是一个转弯符号的特点,变抽象为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
竞赛比拼,检测和提高键盘操作能力
键盘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培养,重在操作。因此,像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书面化考试无法检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和检测学生的能力呢?我采取的是竞赛的形式。竞赛既可以反馈学习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学生的指法练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是一项重要内容,在熟练指法后,学生才能熟练地操作信息技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进行指法练习时,我从网上下载了郑大公编写的指法测试小软件,让学生进行5分钟测试,比一比谁最快,最后我给他们颁奖。在手指激烈的比拼中,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人人都想得第一。在这种竞争意识的驱使下,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另外,软件中的“正确录入数、每分钟录入数、错字数”等信息,使学生的训练得到及时反馈,学生从一次次、一点点的收获中,增强了自信心,学习劲头更足了。
自主探索,培养学生键盘学习的自觉性
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师的讲授不能很投入地聆听,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刚刚遇到的问题或刚受到的新异刺激上。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点,能不讲的地方坚决不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指导学生自学研究,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探索研究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大小写锁定键(Caps lock)”的时候,一上课就直接出示大小字母混合的示例,让学生自己探究操作的方法。在大部分学生一筹莫展之际,有学生摸索出了方法,这对于冥思苦想的其他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喜讯。在小声的相互探讨中,学生很快学会了“大小写锁定键”的使用。这时,我再请一位学生进行小结,全体学生达成对“大小写锁定键”使用的共识。这样处理后,学生印象深刻,而且会进一步思考:键盘上的其他键还会有哪些功能?学生的这种主动探究的愿望,使后续的“退格键”、“删除键”等功能键的学习可以轻易上手。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区陈婆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