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肿瘤临床前模型建立头颈癌新型药物基因组学的必要性及展望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颈癌是全球第七大恶性肿瘤类型,超过60%患者初次确诊即为中晚期.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已经显著推动了头颈癌治疗策略的转型,但是临床获益有待进一步提升.肿瘤临床前模型保留了患者肿瘤的基因和表型的异质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前药物筛选和验证体系.药物基因组学通过将基因组学和药物响应进行匹配,能够基于肿瘤异质性基础进行患者分层,优化治疗策略并挖掘新治疗靶点.本文概述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史,从头颈癌治疗现状和异质性特征出发,探讨借助临床前模型开展新型药物基因组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血清25-(OH) D3水平和鼻息肉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收集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47例为实验组,并以上颌窦囊肿患者21例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OH) D3水平和鼻息肉组织中TGF-β1平均光密度值,及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16.97±7.35 μg/L)低于对照组患者(22.07± 11.6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
受损组织的修复再生一直是再生医学的研究热点.传统再生医学依靠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及支架材料来实现组织再生,但是其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待验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在组织愈合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为再生医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2型免疫是以白细胞介素(IL)-4、IL-5、IL-9、IL-10、IL-13和IL-33的产生为特征,由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在调控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2型免疫中的细胞因子及各个免疫细胞亚群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做一综述.
硅油作为一种玻璃体替代物被广泛应用于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中.虽然硅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其在眼内的填充仍可引起眼前段及眼后段的多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出现和应用,有关硅油填充对视网膜脉络膜影响的研究更为深入.论文主要就运用OCT及OCTA观察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及结构的改变进行综述.
嘌呤能受体P2Y6是P2Y受体家族的成员,它具有典型的7次跨膜结构,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P2Y6R主要在内皮细胞(ECs)和平滑肌细胞(SMCs)的基质细胞上表达,而P2Y6R在心血管系统不同细胞或区域中的分布有助于其在心血管疾病(CVD)中发挥作用。这篇综述旨在概述P2Y6R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介绍P2Y6R拮抗剂的最新进展。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中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胆汁的主要成分,主要用于乳化脂类物质,促进脂类物质吸收.胆汁酸代谢失调与多种肝肠疾病,包括肝细胞肝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针对胆汁酸的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免疫细胞在肝肠疾病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胆汁酸与肝肠免疫关系密切,影响多种免疫细胞的分化与功能,进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综述了胆汁酸对肝肠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利用胆汁酸开发新型肝肠疾病治疗手段提供帮助.
血管生成与新生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生、演变和进展,包括最常见和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炎症及眼科疾病等.促进或抑制血管生成已经成为上述疾病的重要治疗策略.截至撰写本文时,许多靶向血管生成的药物已经获得了不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恶性疾病和眼科疾病.本文将介绍血管生成参与疾病进展的机制、靶向血管生成的新型治疗策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挑战与展望.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技术同时测定消栓通络片中3种三七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安捷伦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InerSustain C 18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03 n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在此分离条件下,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b1、Rg1与三七皂苷R1的色谱峰能够很好分离,分别在0.025~0.51、0.026~0.52、0.025~0.51 mg·mL-1
菊苣酸,即二咖啡酰酒石酸,主要是从菊科植物中分离的咖啡酸类衍生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然而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从菊苣酸的植物来源、物理化学性质、药代动力学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菊苣酸的合理开发和新药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 对比眼前节分析仪Octdyzer和CASIA2测量近视患者角膜屈光力、角膜厚度及Q值等相关数据的差异.方法 分别使用眼前节分析仪Oculyzer和CASIA2测量125例近视患者角膜前后表面陡峭轴屈光力(Ks)、平坦轴屈光力(Kf)及平均角膜屈光力(Km),中央角膜厚度(CCT)、最薄点角膜厚度(TCT)及角膜前后表面Q值等参数,通过配对t检验及Bland Alt-man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CASIA2测得角膜前表面Ks(44.38± 1.64)D、Kf(42.87± 1.35)D及Km(
人脑类器官是由人多能干细胞(hPSC)包括人胚胎干细胞(hESC)和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hiPSC)衍生而来的三维组织,能模拟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作为神经发育疾病的体外研究模型独具优势.本文将对神经疾病体外模型建立和发展的历程、脑类器官在神经发育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相关前沿技术和脑类器官技术的结合等进行综述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