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制度架构与风险控制

来源 :中国土地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tend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制度架构及潜在风险,探索控制成片开发征收风险的可行路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演绎法.研究结果:新《土地管理法》第45条第5款确立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制度,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学界对土地成片开发的质疑,但其并未解决成片开发制度的适用和规范难题.现有制度设计对土地成片开发的控制性不足,成片开发中的非公共利益存在使成片开发功能发生异化偏移的风险.研究结论:应从内容、过程及结果三个维度对土地成片开发进行风险控制:内容控制上,应建立成片开发公共利益的动态认定机制;过程控制上,在保证公众参与权利的同时,应将公众参与限定在初次决策过程之中;结果控制上,应畅通当事人的救济渠道,当事人可通过质疑、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等方式寻求救济.
其他文献
为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我国证券法规定在虚假陈述纠纷中,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并设定勤勉尽责义务,作为过错的认定标准.本文以五洋债案二审判决为例,论证了司法实践中对勤勉尽责义务的认定标准,阐明过错程度的认定标准和重大过失的构成要件,并提出对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连带责任的认定,应综合考虑过失程度和因果关系、“追首恶”原则、不实审计金额等因素.
自2019年以来,中资银行永续债业务快速发展,永续债成为银行重要的一级资本补充工具.银行永续债发行的核心问题是定价,影响价格的因素不仅包括产品设计方面的相关因素,也包括市场参与方、交易机制、投资者结构和偏好、政策环境、信用违约事件等诸多外部因素.本文基于业务实践,分析了各类影响因素对中资银行永续债定价的作用方式,并提出改善中资银行永续债发行和定价环境的相关建议,从而为更多发行人提供参考,助力各类银行完善资本补充渠道,增强抵御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研究目的:探析国土空间治理内涵与实施路径,为丰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要素—结构—功能—价值”关系是科学认知国土空间的逻辑主线,国土空间治理的核心内涵包括“要素整合、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价值实现”4个方面.(2)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特征表现为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体制法治化、治理方式精细化和治理手段智慧化.(3)基于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价值”逻辑关系,构建了由要素整合、结构优化、功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