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主要解决在复杂的装置施工期间,面对材料种类多、规格复杂多变、焊接工艺评定、焊条的使用管理、热处理措施等现场主要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为了达到一定的质量目标,施工中主要采取的质量管理办法和措施,从而确保施工期间质量完全受控,达到一定的施工目的和质量要求。
【关键词】化工;项目;质量管理
一.质量计划的编制及主要内容
1、质量计划的编制
由项目经理部技术副经理组织项目有关部门,对项目质量目标、实现工程的资源、工艺、检验、测量、程序、过程管理以及文件、记录的管理等主要工作做出规定,并形成策划文件(质量计划)。编制本质量计划的目的:在于确保工程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通过对本工程的策划,使本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得到有效监控,且质量体系持续改进。通过质量计划的实施,保证该工程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度。工程质量目标:设备、管道焊接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98%以上;工程交验一次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品率100%(安装工程);投料试车一次成功。质量计划的主要内容:1)明确压力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压力容器焊接一次合格率等质量目标;2)根据工程的特点,确定工程实现的过程,并对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要求做出规定;3)对工程实现过程中的文件控制做出规定;4)对工程实现过程中的物资、产品采购过程、质量验证、标识、防护、保管等做出规定;5)对监视与测量装置的需求、配备、校准或检定、调整、标识、维护等做出规定;6)对工程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工程接收准则做出规定;7)对工程实现过程中的标识和可追溯性做出规定;8)确定需要办理交接检查的过程并对过程的交接做出规定;9)对实现过程及工程满足要求提供证据并形成记录、管理和控制做出规定;10)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做出规定;11)对满足顾客要求的承诺做出规定;12)确定特殊过程及其它需要确认的过程做出规定。
2.质量检验计划的编制过程及主要内容
工程施工前,各专业根据工程特点编制专业质量检验计划,标明质量控制点,施工中按专业质量控制点的要求控制,并明确由业主或监理方需要验收的控制点。
1)焊接管理
焊工入场后,由焊接工程师组织在一周内对焊工进行焊接摸底考试,考试合格后发放焊接持证卡方可上岗施焊。焊条的烘干、发放、焊条的放置和保管要求,焊条房的管理规定、焊接工艺卡、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施工方案,施焊前进行焊接技术交底、班组的焊接记录等均要在施焊前完成,并交底给每名焊工。针对施工材料,编制对应材质所使用的焊丝、焊条表并下发各施工队,每名焊工,确保每名焊工时刻可以对照清单表领取对应的焊条。建立焊工台帐及时掌握每名焊工的焊接合格率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分析做出调整,必要时停止焊工作业。做好焊接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抓好焊工、焊材、焊接工艺及工艺执行情况的管理,落实焊接程序的过程控制。焊缝在组对前应将坡口表面及其两侧内、外壁2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及其它对焊接有害的物质等清除干净,露出金属光泽并确保坡口表面无裂纹、夹层等缺陷。焊接的环境应能保证焊接所需的温度、湿度和焊工技能不受影响。当焊接环境条件超过下列规定时,应有防风、防潮措施:①手工电弧焊时的风速≥8m/s;②氩弧焊时的风速≥2m/s;③环境的相对湿度>90%。定位焊的焊接工艺与正式焊接工艺相同,定位焊焊点均匀分布,焊长为10~15mm,焊高为2~4mm,且不超过壁厚的2/3;定位焊缝有缺陷应消除后方可开始正式焊接。正式焊接的起焊点,应在两定位焊缝之间,且定位焊缝不能融入永久焊缝。焊接时的注意事项:①严禁在焊道坡口外引弧、试验电流,并防止电弧擦伤母材;②焊接时应将管段两端妥善封堵,防止穿堂风;③焊接施工中应注意起弧和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④多层多道焊时,严格控制焊接过程中的层间温度≤200℃,每焊完一道必须彻底清除焊道表面的熔渣及各种表面缺陷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焊道的焊接,且每层焊道的接头应错开20~30mm以上;⑤与母材焊接的工、卡具材质,拆除工、卡具后将残留焊疤打磨修整至与母材齐平;当不锈钢管道临时支撑件采用碳钢时,要进行有效隔离;⑥焊接过程中的参数必须控制在焊接作业指导书规定的焊接参数范围内;⑦采用氩弧焊打底的焊缝,打底后及时进行填充焊,每条焊缝正常情况下应一次连续焊完;⑧打底焊过程中要及时检查焊缝内表面的成形质量,发现缺陷及时处理;焊缝焊完后及时去除渣皮、飞溅物,进行焊缝外观自检,确保焊缝表面光滑且与母材圆滑过渡,没有裂纹、气孔、咬边、凹坑等缺陷。
2)无损检测管理
施工前编制无损检测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不合格的片子,下发给项目部工艺技术员,工艺技术员将片子下发到施工队焊工,督促焊工及时返修处理,处理完毕告知项目部工艺技术员,工艺技术员汇报给探伤工程师继续跟踪该焊口,确保该口处理合格。另外不定期的检查无损检测人员的拍片台帐,确保焊接评片真实,杜绝无损检测人员和施工队焊工串通一起作假。
3)热处理管理
施工前编制热处理方案,对热处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热处理过程的升温和降温曲线严格按照方案和交底要求执行。焊后热处理设备,智能型温度程序控制箱WCK-360-1212。焊后热处理方法,电加热法(绳式加热器)。焊后热处理温度,一般593~649℃,加热速度50~220℃/h,恒温时间1h,冷却速度50~260℃/h。测温方法,热电偶。
4)工序交接管理
工序交接管理,针对项目部的工程单独列出,分析工序中的难点、重点、关键点,编制详细的工序交接制度和组织牵头部门,并下有关单位和部门,确保大型设备、工序交接制度覆盖率100%,部门联合检查执行率100%,确保工序交接制度完善,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贯彻“工序交接”制度,工序交接时必须由施工部门牵头将相应专业技术员、质检员、施工队负责人组织在一起进行联合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并签字确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避免上道不合格转入下一道工序,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二、严细质量过程控制和监督
施工前下发施工方案、质量检验计划、班组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并100%对全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运行。实行“全过程监督”制,严细过程控制,要求各专业技术员、专职质检员每天在施工现场巡检,加大监督力度,测量关键工序的具体数据控制,确保偏差均在许可范围。严肃工艺纪律,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关键工序要进行联合检查并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特种设备报检管理
特殊设备报验,首先有专业工程师配合采办部门认真落实到货的资料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如果缺少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及时给厂家反馈信息,确保资料和现场实体一致,同时将到货的资料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报验,报验合格即可进行安装,安装期间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并填写过程记录。需要监理、质监站验收的工序,应提前按照有关要求提出报验申请,并准备好齐全的报验资料,确保关键工序能报验通过且有监理、质监站专业工程师签字确认。
参考文献
[1]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施工图纸.华东设计院:中国石油工程公司华东勘察设计院,2008.
[2]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施工组织设计.广西钦州项目部:中国石油一建公司,2008.
【关键词】化工;项目;质量管理
一.质量计划的编制及主要内容
1、质量计划的编制
由项目经理部技术副经理组织项目有关部门,对项目质量目标、实现工程的资源、工艺、检验、测量、程序、过程管理以及文件、记录的管理等主要工作做出规定,并形成策划文件(质量计划)。编制本质量计划的目的:在于确保工程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通过对本工程的策划,使本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得到有效监控,且质量体系持续改进。通过质量计划的实施,保证该工程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度。工程质量目标:设备、管道焊接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98%以上;工程交验一次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品率100%(安装工程);投料试车一次成功。质量计划的主要内容:1)明确压力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压力容器焊接一次合格率等质量目标;2)根据工程的特点,确定工程实现的过程,并对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要求做出规定;3)对工程实现过程中的文件控制做出规定;4)对工程实现过程中的物资、产品采购过程、质量验证、标识、防护、保管等做出规定;5)对监视与测量装置的需求、配备、校准或检定、调整、标识、维护等做出规定;6)对工程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工程接收准则做出规定;7)对工程实现过程中的标识和可追溯性做出规定;8)确定需要办理交接检查的过程并对过程的交接做出规定;9)对实现过程及工程满足要求提供证据并形成记录、管理和控制做出规定;10)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做出规定;11)对满足顾客要求的承诺做出规定;12)确定特殊过程及其它需要确认的过程做出规定。
2.质量检验计划的编制过程及主要内容
工程施工前,各专业根据工程特点编制专业质量检验计划,标明质量控制点,施工中按专业质量控制点的要求控制,并明确由业主或监理方需要验收的控制点。
1)焊接管理
焊工入场后,由焊接工程师组织在一周内对焊工进行焊接摸底考试,考试合格后发放焊接持证卡方可上岗施焊。焊条的烘干、发放、焊条的放置和保管要求,焊条房的管理规定、焊接工艺卡、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施工方案,施焊前进行焊接技术交底、班组的焊接记录等均要在施焊前完成,并交底给每名焊工。针对施工材料,编制对应材质所使用的焊丝、焊条表并下发各施工队,每名焊工,确保每名焊工时刻可以对照清单表领取对应的焊条。建立焊工台帐及时掌握每名焊工的焊接合格率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分析做出调整,必要时停止焊工作业。做好焊接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抓好焊工、焊材、焊接工艺及工艺执行情况的管理,落实焊接程序的过程控制。焊缝在组对前应将坡口表面及其两侧内、外壁2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及其它对焊接有害的物质等清除干净,露出金属光泽并确保坡口表面无裂纹、夹层等缺陷。焊接的环境应能保证焊接所需的温度、湿度和焊工技能不受影响。当焊接环境条件超过下列规定时,应有防风、防潮措施:①手工电弧焊时的风速≥8m/s;②氩弧焊时的风速≥2m/s;③环境的相对湿度>90%。定位焊的焊接工艺与正式焊接工艺相同,定位焊焊点均匀分布,焊长为10~15mm,焊高为2~4mm,且不超过壁厚的2/3;定位焊缝有缺陷应消除后方可开始正式焊接。正式焊接的起焊点,应在两定位焊缝之间,且定位焊缝不能融入永久焊缝。焊接时的注意事项:①严禁在焊道坡口外引弧、试验电流,并防止电弧擦伤母材;②焊接时应将管段两端妥善封堵,防止穿堂风;③焊接施工中应注意起弧和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④多层多道焊时,严格控制焊接过程中的层间温度≤200℃,每焊完一道必须彻底清除焊道表面的熔渣及各种表面缺陷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焊道的焊接,且每层焊道的接头应错开20~30mm以上;⑤与母材焊接的工、卡具材质,拆除工、卡具后将残留焊疤打磨修整至与母材齐平;当不锈钢管道临时支撑件采用碳钢时,要进行有效隔离;⑥焊接过程中的参数必须控制在焊接作业指导书规定的焊接参数范围内;⑦采用氩弧焊打底的焊缝,打底后及时进行填充焊,每条焊缝正常情况下应一次连续焊完;⑧打底焊过程中要及时检查焊缝内表面的成形质量,发现缺陷及时处理;焊缝焊完后及时去除渣皮、飞溅物,进行焊缝外观自检,确保焊缝表面光滑且与母材圆滑过渡,没有裂纹、气孔、咬边、凹坑等缺陷。
2)无损检测管理
施工前编制无损检测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不合格的片子,下发给项目部工艺技术员,工艺技术员将片子下发到施工队焊工,督促焊工及时返修处理,处理完毕告知项目部工艺技术员,工艺技术员汇报给探伤工程师继续跟踪该焊口,确保该口处理合格。另外不定期的检查无损检测人员的拍片台帐,确保焊接评片真实,杜绝无损检测人员和施工队焊工串通一起作假。
3)热处理管理
施工前编制热处理方案,对热处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热处理过程的升温和降温曲线严格按照方案和交底要求执行。焊后热处理设备,智能型温度程序控制箱WCK-360-1212。焊后热处理方法,电加热法(绳式加热器)。焊后热处理温度,一般593~649℃,加热速度50~220℃/h,恒温时间1h,冷却速度50~260℃/h。测温方法,热电偶。
4)工序交接管理
工序交接管理,针对项目部的工程单独列出,分析工序中的难点、重点、关键点,编制详细的工序交接制度和组织牵头部门,并下有关单位和部门,确保大型设备、工序交接制度覆盖率100%,部门联合检查执行率100%,确保工序交接制度完善,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贯彻“工序交接”制度,工序交接时必须由施工部门牵头将相应专业技术员、质检员、施工队负责人组织在一起进行联合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并签字确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避免上道不合格转入下一道工序,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二、严细质量过程控制和监督
施工前下发施工方案、质量检验计划、班组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并100%对全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运行。实行“全过程监督”制,严细过程控制,要求各专业技术员、专职质检员每天在施工现场巡检,加大监督力度,测量关键工序的具体数据控制,确保偏差均在许可范围。严肃工艺纪律,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关键工序要进行联合检查并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特种设备报检管理
特殊设备报验,首先有专业工程师配合采办部门认真落实到货的资料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如果缺少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及时给厂家反馈信息,确保资料和现场实体一致,同时将到货的资料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报验,报验合格即可进行安装,安装期间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并填写过程记录。需要监理、质监站验收的工序,应提前按照有关要求提出报验申请,并准备好齐全的报验资料,确保关键工序能报验通过且有监理、质监站专业工程师签字确认。
参考文献
[1]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施工图纸.华东设计院:中国石油工程公司华东勘察设计院,2008.
[2]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施工组织设计.广西钦州项目部:中国石油一建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