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的使命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开发潜能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社会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终身教育的普及以及社会竞争化程度和个人社会生活复杂化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視。那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呢?就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一些探讨。我认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来自教师本身,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培养。
  (一)教师本身
  1.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理念。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生物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显著差别在于多了学生的参与,少了老师的说教。因此生物教师应该认识到,填鸭式的教学不行了,教学中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动从早年与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千方百计的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再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最终使学生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我要学—我会学—我自己学—我能学;而对于教师来说:支持学生学—指导学生学—放手让学生学—激励学生更多的学这样一个过程。
  2.创新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备课过程之中
  为了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在备课中就要在教学设计中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即所制定的创新教育目标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创新)。教师要在挖掘新课程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演示实验,也可以是生物学家的创新经历和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使其发展成为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3.课堂要成为创新的主阵地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中碰撞思想的火花,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取与讨论有关的问题,并且获得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生物问题。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如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品尝馒头,从而提出問题“馒头变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经过思考,会根据刚才品尝馒头的亲身实践,提出三种相关问题。这样处理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对学生的培养
  1.激发学习兴趣,是创新教育的锲入点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其求知欲增强,这是唤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当今世界形势,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及时地渗透生命科学的新信息、新成就,这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学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时,介绍基因工程的成就——1998年我国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科研人员培育成功的能高效表达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山羊及1999年培育的带有人血清蛋白的转基因牛“滔滔”等。此外,以粮食不足、能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许多人类共同关心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问题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兴趣升华到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高尚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一个又一个冲动,来激发和强化学生创新的欲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动手能力就是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认识事物,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条件,手脑并用,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他们今后从事生产劳动、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等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多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实验,例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涂片、切片,自己独立捕捉鼠妇、蚯蚓、蚂蚁并观察其结构或行为。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3.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思维能力的训练
  培养创新能力,就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创造活动中进行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有的认为:”创造思维就是直觉、灵感和发散思维。”也有的认为:”创造思维是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我认为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而是两种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新颖的、灵活的、有机的结合。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把一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多看,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创新学习,培养创新能力。观察是进行探究实验的一项基本活动,科学的观察是学好生物知识的前提。科学的观察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是将现在的观察与过去观察获得的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加工改造。科学观察不仅重视定性观察,掌握事物的形象、构造、过程、特征,而且重视定量观测,分析它的数量关系,综合它的性质特点,把观察与分析结合起来。
  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深入细致进行观察的品质,使其形成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学习”蚂蚁的通讯”这一探究试验时,我提前布置学生自己寻找蚂蚁巢穴,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并提出了许多问题,带着疑虑和问题来上课,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观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操作,每一个小组都认真地进行观察活动,并在班级中汇报自己小组的观察结果,大家一起分析、讨论、交流井得出结论: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时代将越来越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去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和唤醒尚未被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炳良.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0,(07).
  [2] 杨月娥.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益阳师专学报,2000,(05).
  作者简介
  刘淑梅(1970—),女,齐齐哈尔阳光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大豆一直是我國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也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病虫害问题,在大豆的播种期、生长期和收获期都会深受其害,严重时甚至会绝产。因此,本文从大豆病虫害防治出发,探讨如何才能有效防治北方大豆病虫害的侵袭。  [关键词]北方大豆 病虫害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0-02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建筑节能设计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对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和规划思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建筑的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和太阳能利用方面的设计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0-0172-01  0.概述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随着建筑业
期刊
[摘 要]林木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林木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每年7月至5月是林木病虫害高发期。病虫害主要表现在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
期刊
[摘 要]初中科學学科解题过程中常见错误的出现,是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的表现,其会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和知识学习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做好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常见错误的分析,找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保证初中科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对初中科学解题常见错误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初中科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支持。  [关键词]初中科学;解题方法;错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是杰出的,但职业院校的学生因为遭到职业教学特别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等的影响,形成了特别的心理特点,有的学生有着一定的社会经历,这对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杰出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在校时期正常日子、学习、往来和开展的基本确保,也是在21世纪生计与开展的重要资本。职业院校学生不断提高自个的心理素质,推进其进一步地成长和全面开展,不仅是职业院校提高高技能人才
期刊
[摘 要]MOOC教学团队建设是当今MOOC教学时代的根基和保障。MOOC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分析MOOC教学团队特点,才能提出适应当今时代高校教学团队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MOOC 教学团队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0-0223-01  一、引言  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给更多学生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教育教学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互贴近的一门课程,实用性非常高,对于高中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说,作为一名高中生,必须下足功夫,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对如何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中小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更是教师队伍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更是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文章针对中小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够在教改实践中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校;教改实践;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 要]在高职选修瑜伽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多,它的教学不仅要科学性,而且还要一定的艺术性。本文通过对有关瑜伽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瑜伽课程能在高职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瑜伽课程;高职健康;持续发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3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0-0222-01  1.瑜伽教学的现状  1.1 瑜伽教学系统  (1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毕业生质量的提高和品德素养的提高。而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质量与品德素养,靠的就是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进步,本文对此展开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多元化;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0-0221-01  前言  社會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和高效。那么,高校学生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