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自动化,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 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
关键词:机械 自动化 产生 发展
一、机械自动化的产生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 20 年代首先在机械制造冷加工大批量生产过程中 开始发展应用,上世纪 60 年代后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和 变化,为增强机械制造业对市 场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开始建立可变 性自动化生产系统,即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 自动化。它是在制造系 统不变或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机器设备或生产管理过程通过自 动检 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自动地实现预期的操作或某种过程,并能够 自动地从 制造一种零件转换到制造另一种不同的零件。社会实践证 明,这种定义下的制造系统 自动化与当代大多数企业的实际不相容。 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 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 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 需要循序渐 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 20 年代开始发展应用以来 ,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的高度集成化,开始采用了计 算机 集成制造系统,大大加快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但我国仍处于初级操作阶段的自动化。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 发达国家 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 也不例外,我国的产业结 构层次低。我国机械制造业目前有 11.4万 个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有大量落后于现 代水准的产业,大部分企业 还比较落后,手工劳动占有相当的比重,我国能独立开发 现代机械自 动化技术的企业可以说没有;我国机械制造业企业中自动化装备少、 水 准低,不仅在数量上同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品种上、 质量上、使用上, 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阶段性差距。实现我国机械 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 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 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当前,我国还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财力、生产力水准、国民素质等,与 世 界主要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每年城镇新 增就业人口 达两千多万,且今后每年的就业人数还会增加。机械自动 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 率, 劳动力的过剩和分工的转移就是一个 现实问题。
二、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本世纪 20年代首先在机械制 造 冷加工大批量 生产过程中开始发展应用,60年代后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为 增 强机械制造业对市场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 开始建立可变性自动化 生产系统,即围 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它是在制造系统不变或 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机器设备或 生产管理过程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 理、分析判断自动地实现预期的操作或某种过程,并能够自动地从制 造一种零 件转换到制造另一种不同的零件。70~8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开始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puterInteIntegratedManufacturing),柔性自动化生产模式也有这种情况。初期犆犐犕犛以信息集成为重点,以较高的自动化程 度为 特征,但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鉴于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 全盘自动 化所需的巨额投入(一个全盘自动化工厂耗资数百亿美元,柔性制造系统一般价格为600~2500万美元),所承担的巨大风险,加之技术上的难度与可靠性等问题,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已开始“碰壁 转产”,转而注重信息集成的效果。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 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 。我国也不例外,需要循 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 进。 实 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机械制造 业目前有11.4万个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准的产业,大部分企业还比较落后,手工劳动占有相当的比重,我国能独立开发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 企业可以说没有; 我国机械制 造业企业中自动化装备少、水准低,不仅在数量上同世界先进国家有 较大差距,而且在品种上、质量上、使用上,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 阶段性差距。
三、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如何发展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实事求是, 一切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走中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
1.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真谛在于应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应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为导向。 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结合实际,注重实用,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 自动线的做法, 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 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 而不单纯的是速度。
2.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 投资省,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借鉴国外发展机械制造业低成本自动 化技术的经验是有益的。我 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应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 CAD/CAM技术, 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 共同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 树立自 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 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 自动化技术发 展应用新途径。通用机的局部自动化改装有重要意义。近期内我国对 成本低、 维修方便的通用机的需要量还是不会急剧下降的, 因为有广 大的乡镇企业 市场, 有小工厂、试验室、大型企业的工具车间等。
四、结语
总之,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应用自动化技术, 不但要起点高, 瞄準世界先进水准,而且必须包括各种灵活的低成本、见效快的自动化技术,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才能健康地走上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之路。
关键词:机械 自动化 产生 发展
一、机械自动化的产生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 20 年代首先在机械制造冷加工大批量生产过程中 开始发展应用,上世纪 60 年代后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和 变化,为增强机械制造业对市 场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开始建立可变 性自动化生产系统,即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 自动化。它是在制造系 统不变或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机器设备或生产管理过程通过自 动检 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自动地实现预期的操作或某种过程,并能够 自动地从 制造一种零件转换到制造另一种不同的零件。社会实践证 明,这种定义下的制造系统 自动化与当代大多数企业的实际不相容。 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 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 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 需要循序渐 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 20 年代开始发展应用以来 ,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的高度集成化,开始采用了计 算机 集成制造系统,大大加快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但我国仍处于初级操作阶段的自动化。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 发达国家 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 也不例外,我国的产业结 构层次低。我国机械制造业目前有 11.4万 个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有大量落后于现 代水准的产业,大部分企业 还比较落后,手工劳动占有相当的比重,我国能独立开发 现代机械自 动化技术的企业可以说没有;我国机械制造业企业中自动化装备少、 水 准低,不仅在数量上同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品种上、 质量上、使用上, 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阶段性差距。实现我国机械 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 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 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当前,我国还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财力、生产力水准、国民素质等,与 世 界主要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每年城镇新 增就业人口 达两千多万,且今后每年的就业人数还会增加。机械自动 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 率, 劳动力的过剩和分工的转移就是一个 现实问题。
二、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本世纪 20年代首先在机械制 造 冷加工大批量 生产过程中开始发展应用,60年代后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为 增 强机械制造业对市场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 开始建立可变性自动化 生产系统,即围 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它是在制造系统不变或 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机器设备或 生产管理过程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 理、分析判断自动地实现预期的操作或某种过程,并能够自动地从制 造一种零 件转换到制造另一种不同的零件。70~8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开始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puterInteIntegratedManufacturing),柔性自动化生产模式也有这种情况。初期犆犐犕犛以信息集成为重点,以较高的自动化程 度为 特征,但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鉴于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 全盘自动 化所需的巨额投入(一个全盘自动化工厂耗资数百亿美元,柔性制造系统一般价格为600~2500万美元),所承担的巨大风险,加之技术上的难度与可靠性等问题,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已开始“碰壁 转产”,转而注重信息集成的效果。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 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 。我国也不例外,需要循 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 进。 实 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机械制造 业目前有11.4万个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准的产业,大部分企业还比较落后,手工劳动占有相当的比重,我国能独立开发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 企业可以说没有; 我国机械制 造业企业中自动化装备少、水准低,不仅在数量上同世界先进国家有 较大差距,而且在品种上、质量上、使用上,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 阶段性差距。
三、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如何发展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实事求是, 一切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走中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
1.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真谛在于应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应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为导向。 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结合实际,注重实用,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 自动线的做法, 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 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 而不单纯的是速度。
2.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 投资省,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借鉴国外发展机械制造业低成本自动 化技术的经验是有益的。我 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应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 CAD/CAM技术, 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 共同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 树立自 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 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 自动化技术发 展应用新途径。通用机的局部自动化改装有重要意义。近期内我国对 成本低、 维修方便的通用机的需要量还是不会急剧下降的, 因为有广 大的乡镇企业 市场, 有小工厂、试验室、大型企业的工具车间等。
四、结语
总之,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应用自动化技术, 不但要起点高, 瞄準世界先进水准,而且必须包括各种灵活的低成本、见效快的自动化技术,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才能健康地走上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