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_____,是一种最美的生命姿态”导写示例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1988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金题】
  生命有太多的展现形式,但哪一种才是最美的姿态呢?选择不同的生命姿态,可能让你被人们感激,也可能被人们批评。落叶纷纷而下是一种生命姿态, 雨滴敲打窗棂是一种生命姿态, 瀑布飞流直下也是一種生命姿态;自信向上是一种生命姿态,奔跑向前是一种生命姿态,微笑宽容也是一种生命姿态……在你心中最美的生命姿态是什么呢?请以“_____,是一种最美的生命姿态”为题作文,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什么是最美的生命姿态?也许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但无论是哪种理解,最美的姿态应该是沙漠里呈现的一汪水,是黑暗中射出的一束光!它是真、善、美的体现,它有情感、有灵魂。因此在确定主题时,要真正称得上“最美”二字。
  首先要补齐题目。仔细思考,有两种方式补题,一种是从生命姿态的外在表现入手,比如:奔跑、绽放、微笑等等;另一种是从生命姿态的内在精神入手,比如:奔跑背后是因为坚持,绽放背后是因为勤奋,微笑背后是因为宽容等等。总之,只要是能体现真、善、美等积极向上的主题都可以。
  其次,围绕中心广泛选材,可以从自然与生活两个方面去选材。比如:下面例文中“聆听,是一种最美的生命姿态”一文,就既写到了自然中的聆听,也写到了生活中的聆听,这样文章内容就很丰富。
  【佳作示例一】
  聆听,是一种
  最美的生命姿态
  ◎代怡泠
  我竖起耳朵,静静聆听。
  清晨的阳光慢慢在树叶上散步,照着那些碧玉般的叶子,蒙上一层柔和的光辉。我站在窗户边,风夹杂着几丝清脆的叫声迎面扑来——那是鸟的鸣声啊!停栖在远处大树上的几只小鸟迎着晨光,歌咏着、吟诵着:婉转如钢琴键上的高低音,清脆如蜿蜒在山涧的叮咚流水,柔软如少女华装上的绸缎……这世界的颜色也顿时明亮起来:嫩绿的、水蓝的、粉红的,它们和着鸟的清鸣,在我的世界中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晨景。我站着,不说话,只聆听这晨间的鸟鸣,它让我的清晨美丽恬静,内心如清池一般通透澄澈。
  我便又想起夕阳下那一树繁花的低吟。
  园子里的那棵树常年披着绿色的毯子,可竟在一个黄昏,开出最美的花来。我抬头,看着她:在夕阳的照耀下,她似披了一层金黄的薄纱,亭亭地伫立在那儿。倏地,一个小花苞绽开她粉红的脸颊。她吵着、闹着,睁大了眼张望着这个美丽的世界,那些花儿顿时给那一树碧浪点缀了几颗璀璨的星星。我竖起耳朵,静静聆听:那花们在争,在笑!“我在开花呀。”她们闹着;“终于开花了呀。”她们感叹着。一树的花,虽静默不语,但我却实实在在听出一份闲适,一份欢欣,连带着我的眼,我的心,也被这柔和的色调所铺满。此后,我从没忘记我在夕阳下聆听到的那些花儿欢愉的歌吟,也从未忘记,我在那场聆听中,所体会到的清闲与舒适。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聆听他们掩于岁月中的低唱、细语。万籁静寂之间,内心也清静欢欣。这何尝不是一种最美的生活姿态呢?
  侧耳倾听,不仅要聆听大自然的“静”,也要聆听这个世界的“噪”。聆听楼下小孩玩游戏的嬉闹声,让我想起美丽无忧的童年时光;聆听人潮热闹拥挤的声音,感受在这茫茫人海中自己微小、安定的存在;聆听埋在生活细节中父母的唠叨声,让亲情滋润内心的净土——聆听,便是一种最美的生命姿态。
  阳光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一阵清幽的笛声吹来。我竖起耳朵,静静聆听……
  【评点】
  文章开门见山,细细描绘了两个聆听自然之“静”的场景,文笔细腻,语言生动,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聆听自然的安静之美,也能感受到一份聆听后的恬静与欢欣。但文章并未到此结束,文末对这个世界“噪”的聆听进一步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
  【佳作示例二】
  豁达,是一种
  最美的生命姿态
  赵博闻
  轻柔的月光照亮了老屋的庭院,母亲牵着我的手,在院子里漫步。虫声,伴着母亲的歌声,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歌声若隐若现,那时幼小的我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问母亲,她笑着回答:“这就是告诉你做人要豁达呀。”我当然听不懂,只知道月亮在不停地变缺变圆,今晚的月亮,应该是弦月吧。
  还记得送别祖母的那个夜晚,从车站里走出来,低头无言。相隔百里,祖母再也不能从衣袋中掏出糖果,伸出手来说:“来,让奶奶抱抱。”没有我的帮助,她又怎么用她那不灵活的手梳理她灰白的头发,又怎么弯下僵硬的腰身来穿好鞋子?我感到鼻子酸酸的,抬起头不想让泪水流下来,却看到了一轮银盘般的圆月。我站在没有路灯的街道上,仿佛淹没在月光里。但这光却是毫无温度的,没法给我带来任何温暖。我低下头,那句诗却浮现在我脑海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是吗?悲欢离合不是人之常情吗?月亮缺了会圆,生活终将走上正常的道路,此时的我,为什么不能豁达一些呢?一向爱笑的祖母,看到我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她会开心吗?朦胧中,祖母布满老茧的手似乎抚过我的肩头。是的,我不能哭,我抬起头,我不能用满脸的泪水面对开朗的祖母。
  还记得与小学同学们分别的那个夜晚,在《骊歌》一次又一次地引发了我们的泪水后,在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拥抱告别后,聚会终得散去。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道路。我孤零零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头顶,是一弯残月,令人难以承受的寂寞包围着我。我抬头,望向月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再次在我耳边响起,那股曾让我面对祖母离去的豁达的力量,又出现在我的心里。是的,《骊歌》无法阻挡我们离去的脚步,泪水也改变不了我们分开的命运,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一个人在这里痛苦难耐又有何用?我能做的,只是豁达地面对新的初中生活,振作起来。我扶扶眼镜,坚定了原本无力的步伐,大步向家走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旧友分开了又会和新的同伴聚在一起,生活与悲伤相撞后又会回到新的轨道。我们不应为一轮残月而徘徊不前,只有豁达地面对它,才能迎接之后的满月。我现在要做的,也许是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前保持良好的心态,也会在即将到来的毕业时少一丝悲伤。豁达地看待生活中的“圆”和“缺”,让我们的生命多一份淡然和洒脱。
  豁达,是一种最美的生命姿态。
  【评点】
  文章以月亮为线索,串起生活中与此相关的三个场景,从而阐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道理,进而表现“豁达是一种最美的生命姿态”这个中心。文章语言简洁,内容丰富,从诗歌入手进行对豁达的解读,浅显易懂。
其他文献
那个黄昏,我坐在窗前,望着夕阳,夕阳在黄昏中散发出淡淡的光芒。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没错,夕阳有着无限的美,在那个黄昏之中,随同着岁月的风,在美丽的家乡回荡。美丽的故乡,也在橘红色的光芒之中,随着风烟悄悄地飘进了我的回忆。  回到了我旧时生活的乡村,那个村口,一棵百岁的沧桑老树似乎是村子里尽职尽责的警察。虽年过百龄,却英姿飒爽,树皮在夕阳的辉映下散发出光芒,在我的心中绽放。每每想起它,我
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  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它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笔下的青
面 子  父亲吞咽功能丧失时,每一次喂食,都是煎熬。母亲说,老头,你要吃点下去,不吃,你会死的。父亲张开嘴,用力把馄饨皮磨碎,在嘴里踌躇了好久,终于又吐了出来。母亲一声叹息,国贤啊,你爸爸去日不多了。  那几天,宓丰刚准备去美国,我说,宓丰,你喂喂爷爷,说不定,你以后再也见不着爷爷了。宓丰看我的眼神有点哀怨,怪我不该这么说话,但也有触动,认真地拿过碗,一勺一勺,把馄饨送到爷爷口里。爷爷居然咽下去三
【2018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黎志伟是香港攀岩代表性人物,四次获得亚洲攀岩比赛的冠军,是第一个获得世界极限运动奖项的中国人。2011年,一次车祸使他下半身瘫痪,但他并未放弃对攀岩的热爱,继续在轮椅上进行有关的训练。“我在他们的反对下继续做,因为我从小就明白一件事情,有时人生只有一次机会,我不
近日,一段关于西湖水域能不能游泳的视频热传网上。视频中,一位男子想在西湖游泳,路过的白衣大爷立刻义正言辞地劝说了他:“西湖不是你一个人的,你这是损害西湖的形象!”男子不服地说,西湖申遗后水越来越清了,为什么反倒不能游泳了呢?白衣大爷挺身反驳道:“在西湖里游泳是不对的,水清了,美丽的西湖更需要人们保护!”白衣大爷的话引起了共鸣。  无独有偶,在上海,一年轻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同车的“上海阿姨”对其
许多东西非我安坐而能拥有,也非我心中所思所想,游走于烟火尘世间,那些寻常事物平凡点滴,都能入心入怀,让我坐拥而笑,笑而眠,眠而梦,梦醒而怡然。仿佛那些生动的片段,如雪花翔集于眼前心上,总能给我一份长久的感动。  会在晴好的春日,于无风处,或高墙下,或薄薄的树荫里,或淡淡的草色中,席地而坐,满怀暖阳。那样的时刻,时光都散发着芬芳,流风流云走过眼睛,留下暖暖的印痕。有时候会想,我们对于阳光已经淡然漠然
在外上班的M先生每周二下班后总是赶回老家,带年迈的父亲去吃驴肉馄饨——他的最爱。父亲胃口越来越差,除了坐在家里打盹,就是在空旷的大院子里踯躅,周二的晚餐成了他最期待的事。他总是早早收拾好,隔着窗户张望,只等M先生暮色里进得门来,欢喜便浮現在老人脸上。驴肉店里客人往来喧哗,偶尔有熟人过来,跟父亲说些祝福高寿的客套话。夜色渐浓,明亮灯光下的父亲显得神采奕奕。也许,他爱的不是馄饨,而是空旷院子外的热闹和
【2018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一张相片,记载着一个故事;一张相片,讲述了一段经历;一张相片,勾起了一份回忆……那一张体形小而意义深远的相片,给你带来了什么?请以“相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名师解题】  文题立意明显,不易跑题,但是要写出有新意、有深度的文章,则要花一番心思来思考“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内容。  审题可以从“是什么
夕阳的余晖渐渐消隐,黑夜的浓墨泼泼洒洒晕染了整个天空,在这个不甚繁华的小城,没有过多的灯红酒绿,没有炫人眼目的霓虹灯,只有几抹暖色的灯影,微明的城市,温情的刚刚好。  我放下手中的笔,凝望着窗外的夜色。随着学业日渐繁重,我心里也常常焦虑烦闷,对生活的种种美好早已麻木,于是在这样一个夜晚,我想出门散散步。  我走在一条闲适的小路上,路边青绿的草地里开满了不知名的小野花,空中飘来栀子花的清香。我第一次
天如幕,雨如帘。倚窗,凝望着雨点的下落,只一瞬,太短,看不到。但在那天,我凝望着雨点,清晰地看到了雨点的下落。  一个平常的周末,雨遮住了天幕,虽不及“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横冲直撞,也不及“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的波涛汹涌,却也似一块透明大布,被风一吹,激起了无数浪花。周边人家盖楼用剩的瓦片上,溅起了一颗颗珍珠,“吧嗒吧嗒”清脆悦耳。地上的水坑边,冒出一股股小“清泉”,嘟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