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现阶段加强小学生网络礼仪与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学习与交流显得更频繁与普遍,他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代新网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進他们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存在许多违反网络礼仪与网络道德方面的问题,现阶段加强小学生网络礼仪与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学校与家庭规范要规范学生的网络交流行为,引导学生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来调整道德教育方式,正确引导学生浏览有益的网站及利用计算机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关键词:小学生;网络礼仪;道德教育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了信息传播和合作交流的重要工具,小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还没有成熟,缺乏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习惯、观念等的能力。浏览不良信息、网络语言不文明、网络造谣传谣、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现象比比皆是,且这种现象越来越趋于低龄化。本文将从网络礼仪与道德的意义、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这三个方面浅谈现阶段加强小学生网络礼仪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小学生遵守网络礼仪与道德的意义
  (一)小学生遵守网络礼仪的意义
  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网上网下行为要一致,该有的礼仪在网上也不能少。要注意倾听,尊重别人的时间,在别人提问时也要及时、诚恳回复。要以“礼”服人,多替他人着想。网络礼仪是网络社交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它,我们的网络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只有大家在使用互联网时懂得并遵守网络礼仪,互联网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发挥。下面罗列网络十条基本礼仪供学生学习。
  1.记住别人的存在;2.网上网下行为一致;3.入乡随俗;4.尊重别人的时间;5.给自己在网上留个好印象;6.分享你的知识;7.平心静气地争论;8.尊重他人的隐私;9.不要滥用权力;10.宽容。
  这十条网络礼仪作为网络行为的基本规范,可让学生自觉按照网络文明要求,调整行为,脱弃陋习。比如第2条网上网下行为一致,要求不能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与开放性,就在网络上转发或发布挑衅的言语、谣言等,网络与现实生活具有同等的道德标准。
  (二)小学生遵守网络道德的意义
  网络道德是与现实社会道德是一致的,指人们利用网络活动交往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网络道德教育拓展了道德教育的内涵,是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网络道德包含内容广泛:造谣传谣.语言暴力、盗取账号、网络欺诈、侵犯隐私等都是网络中不道德的行为。加强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将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小学生利用网络展开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网络秩序。《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列举了一系列上网公约,比如第4点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提示学生要学会辨别网络中的事非真假,增强自护意识,慎重在网上交友。
  二、小学生网络礼仪与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网络礼仪教育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学校与家庭在对学生的网络礼仪素养教育方面缺少网络礼仪的内容,许多小学生在现实交往中能做到文明有礼,但在网络虚拟空间就不能做到了,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间,教师采取了线上教学方式上课,很多平时乖巧礼貌的学生却表现出了不文明的行为,胡乱更改平台的备注名字,在直播课中随便进出,不说“老师好!”或“再见!”,教师答疑和查看批改作业后也没有回复“谢谢!”。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络礼仪教育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二)小学生对网络道德缺乏正确的认识
  有不少学生认为网络道德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少数学生认为在网上可以随便发布信息;部分学生认为黑客是具有高技术的人,很神秘很厉害,表现出对“黑客”的欣赏;有一些学生对网络主播很崇拜,不停地为主播刷礼物。互联网交往中应该遵循的“真诚”“守信”“责任”等价值标准不被认同,相反,随意交往、自得其乐、为我所用、不计后果等观念却被接受,从而出现不道德行为。
  (三)小学生网络道德情感的不成熟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期,喜怒哀乐都有强烈的表现,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容易被诱惑,在网络中无拘无束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另外,网络充斥大量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造成一些小学生道德意识的迷失。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与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相比,网络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这一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三、加强小学生网络礼仪与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学校与家庭要规范学生的网络交流行为
  学校与家庭应该让学生明白线上交流也属于人际交往,也需要遵守相关的礼仪规范。教育和监管学生使用网络交流时恰当地运用语言,文明地传播图片和视频,待人热情真诚,要及时回复对方的消息,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及时回复,在事后也要解释清楚缘由。要以网络十条基本礼仪来规范自己的网络交流。教师或家长可加入学生的交流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如发现有不规范的地方及时纠正。
  (二)引导学生学习网络道德规范
  当前网络道德规范还处于建设阶段,因此学校可根据网络的特点和现有的道德规范,结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联系小学生网络行为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反对过分沉溺于游戏,浏览不良信息,侮辱欺诈他人,破坏网络秩序等有损自己身心健康、侵害他人权利、破坏网络安全和社会文明的网络行为。触犯这些道德戒律,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通过系统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和记住“不该”和“应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把社会对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的要求转化为小学生必须遵守的校纪校规,要求学生遵守,还可限制上网时间和上网地点,时时加以监督检查,及时对违规行为进行批评、惩罚,这样可以遏止小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产生和蔓延。
  (三)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来调整道德教育方式   网络时代,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成效将更多地依赖于“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将变得平等、互动。同时,小学生的道德人格培养,既要注重灌输,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应放在推动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践和主动参与上,教育者应更多地成为道德教育的引导者、启发者,引导他们进一步发扬开风气之先的传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时代新风正气,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四)正确引导学生浏览有益的网站
  小学生由于自我发育不成熟、人格不健全,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时下不少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特别是寒假、暑假,陪伴孩子的常常是电脑或手机。真正为学生服务的网站少之又少,学生不知道该看什么,自然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为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一是建设校园网站,为各班开设班级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有一个跟同学互动交流的网络家园;二是布置网络浏览任务,如电子刊物、文学名著、科技自然知识等,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知识的习惯;三是推荐有益的软件、网站,如背单词的、中华经典诵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等等;四是推荐益智游戏,如二十四点、华容道等等。总之,让学生在网上有事可做,有“地方”可去,是避免学生受不良信息影响的重要途径。
  (五)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学校经常组织有关网络、时事、科学类的知识竞赛;通过班队会交流上网心得;通过小广播介绍小经验;举行“网络安全”的专题讲座;通过网上论坛话题等有益的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中渗透了信息道德教育。长此以往,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总之,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网络礼仪与道德教育是关系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一定要转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观念,改变旧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小学生正确运用网络,懂得网络礼仪,遵守网络规则,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使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參考文献:
  [1]张勤,张梓墨.浅析网络礼仪存在的必要性[J].大众文艺,2019(11).
  [2]杨建军.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之我见[Jl.现代教育技术,2005(01).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相当于一位充满热情和激情的导演,引导学生全情投入角色,让学生轻松、主动获取知识,积极走进每位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写作时的真情实意。教师要学会利用自身的激情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唤起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决心,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深入理解课文,这样自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情;教师;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丰富、寓意深远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美好品德的形成,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文章论述小学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的
摘要:我校历来重视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致力于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与应用过程中将“文”与“武”有效结合起来,让小龙小学的全体学生在书香浸润和丰富多彩的武术锻炼活动中受到“礼、和、勤、孝、信、卓”的教育,从而更全面地發展。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思考与探索下,以原有课题作为研究基础,文章简单探讨农村小学“六品”文化德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关键词:
摘要:本土文化是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将蕴藏着丰富教育资源的本土文化有机融合到班级文化建设,可通过选择与优化,让本土文化丰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内容;通过创设与演绎,让本土文化助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养成;通过传承与发扬,让本土文化积淀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内涵。本土文化可以助力班级文化建设,从而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本土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2020年全国两
摘要:教育关系到人类社会未来和前途。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特殊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聋生生活安全管理工作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特殊教育的生活安全管理工作,培养聋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高度重视,责任到人;完善制度,制定措施;加强教育,促进自護;加强检查,及时整改。  关键词:特殊教育;生活安全;管理
摘要:武术是具有运动研究价值的一项全民运动,我校通过武术文化教育和武术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较积极的影响。通过研究武术课的课前准备、教学方法、内容与形式、注意问题的研究,特别强调武术的课堂教学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科学地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提升武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关键词:武术教育;教学活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  教师应该重视武术的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影响武术教育教
摘要:校外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上肩负着重要职能。国家对素质教育日益重视,作为校外教育主阵地之一的青少年宫也愈加重视活动的育人功能。笔者通过分析当下青少年宫德育活动的现状,对其重要性、必要性进行剖析,并以广州市番禺区青少年宫活动为例,提出校外教育德育活动目标实施的可行办法和创新思路。  关键詞:活动目标;校外教育;活动育人;德育活动  一、青少年宫德育活动
汉字是文化之根,汉字书写具有育德、固知、启智、修性、养心、健体、审美等功能.教师要在深挖汉字书写的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书写的兴趣,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
2020年的寒假是个特殊的假期,突如其来的战“疫”,打破了往常的规律,也打破了教育本来的宁静.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学校、家庭、社会都在探寻教育的新思路,线上教育随此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