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颈管结石嵌顿腹腔镜手术38例分析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zha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少、病人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作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常规方法.胆囊管结石嵌顿是引起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在此情况下行LC术时经常会遇到如何处理嵌顿结石,如何处理扩张的胆囊管残端,如何预防胆道损伤等手术技巧和方法问题。

其他文献
胆(肝)总管-空肠吻合术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在解除梗阻、切除病灶后的手术引流方式,但因肝胆管结石疾病的复杂性,造成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胆肠吻合口出血的并发症,病情重.本文分析我科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10年间诊治胆肠吻合术后胆道出血16例,无1例死亡,报告如下。
期刊
著名外科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黄莛庭教授因病于2007年1月21日在北京辞世,享年78岁。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于2004年3月至2006年11月行缝吊暴露带操作孔腹腔镜一孔法LC 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岁;胆囊息肉5例,胆囊结石5例。
期刊
目的 研究TRX、STAT-3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瓦关系及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对30例肝细胞肝癌,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包括部分硬化组织中上述两种指标的mRNA及蛋白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将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RX及STAT-3 mRNA和蛋白在肝细
目的 探讨CoCl2诱导缺氧对体外培养的胰腺癌PC-2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表达变化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以50、100、150、200μmol/L不同浓度CoCl2处理PC-2细胞模拟肿瘤体内乏氧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CoCl2处理后的PC-2细胞生长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乏氧微环境作用下的PC-2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 检测乏氧微环境对PC
1.资料:病人,男,17岁,因"上腹部疼痛伴皮肤巩膜黄染2d"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部轻压痛,腹部未及肿块.实验室检查:WBC:17.5×109/L,N96%,GPT:202 U/L,GOT:107 U/L,总胆红素78μmol/L,直接胆红素47.3 μmol/L。
期刊
目的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20%小体积移植物的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模型.方法 原位移植建立20%小体积大鼠肝脏移植模型.雄性Lewis大鼠40只,供体20只,受体20只.供肝经门静脉用4℃ UW液灌注.肝上下腔静脉用端端吻合连续缝合的方法.肝下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分别用套管方法固定.套叠缝合法重建肝动脉.胆管重建采用内支架管端端连接的方法.观察移植物的存活率.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摄取溴脱氧尿核苷的情况.结果
由于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术后可能发生致命的胰漏等并发症,因此直到1994年Ganger才报道第1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1]。
期刊
胆内瘘是胆道系统与相邻脏器间的异常通道,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3.2%,国内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外.是一种少见的病理情况,因而临床上应引起重视.近日我院收诊1例胆总管胃瘘病人,现就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过程中无血切肝技术的应用及手术中失血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380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再按照失血量分为4组,研究各组的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周肝功能child-Pugn分级、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长期存活率.结果 手术过程输血量随出血量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出血量>800 ml时显著上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