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预示早期死亡率升高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证明C-反应蛋白(CRP)升高与不稳定冠脉综合征预后不良有关;但是另一个急性期蛋白--淀粉样蛋白A(SAA)与不稳定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关系,其报道是有矛盾的.作者研究了SAA单独或与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快速定性试验结合,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无Q波型心肌梗死14天死亡率的价值.
其他文献
近25年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能够真实反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工具在临床应用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它已广泛应用于评价心功能并且对于不同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展,特别是在载体的构建、靶基因的界定和活体内基因转移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使许多因基因结构或表达异常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利用基因治疗
心室重塑是继于心肌梗死后的持续性、进行性变化,其程度决定着心功能状况及病人预后,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其他合理治疗可
[目的]评估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掌握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进程。[方法]按照《四川省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进行。[结果]组织管理等综合评分均在85分以上,甲状腺肿大率为6.
冠脉供血量不能满足心肌对能量的需要时即发生心肌缺血,缺血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会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这是众所周知的.血液的重新灌注是防止损伤,使组织细胞存活下来的必要措
本文介绍了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在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着重介绍了其临床作用机制、适应征、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等。总结了其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作用中所取得
晚期心衰是指标准治疗下仍然存在显著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运动耐量严重下降.
许多前瞻性调查已证实高血压是冠心病、中风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些调查结果与很多重要的综合性研究项目结合起来表明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及中风发病率增加的正性、持续性、非依
左室功能不全引起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运动时过度通气.有报道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对心脏、外周血管、骨骼肌代谢的有益作用而增加运动时氧的摄
1 冠状动脉疾病(CAD):1995年发表了降压治疗中发生心肌梗死的623例患者使用何种降压剂与2 032例对照者进行研究的报告.根据这个研究,使用短效型钙拮抗剂者比单用利尿剂者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