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死金牌与尚方宝剑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ikof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的“免死金牌”,真名叫作“丹书铁券”,是皇帝赐予功臣的一种莫大奖赏。它既不是金的,也不是个牌子,而是一块半圆形的铁板。在这封“丹书”的内容里,一般都明确地记载着赐券日期、赐券对象,以及被赐者的功勋和特权。为了防止假冒伪劣,“铁券”往往还要被分割成左右两半——右边的一半留于皇宫,左边的一半由被赐者保管。需要的时候,左右部分进行对接,如果二者吻合,即为正品;反之,则为赝品。
  那么这个丹书铁券真的可以用以免死吗?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那些拿着这玩意儿的功臣到最后有什么下场吧。
  丹书铁券是汉高祖刘邦发明的。汉初的时候,为了褒奖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刘邦给每个功臣都发了一个这玩意儿,说明世袭罔替,子孙都可以用,然后还非常严肃地装进金盒子,保存在祖庙里面,代表世世代代不違誓约。既然搞得这么隆重,皇帝说话总要算话吧。可是没多久,大功臣韩信就被吕后骗进宫里给干掉了,而且还一连诛了韩信的三族。又过了没多久,被刘邦亲封的最大功臣萧何,因为被人告发贪污,也被关进了大牢,差点没死在牢里面。
  最搞笑的例子是,汉朝另一个忠臣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是平定七王之乱的功臣,周家可谓满门忠烈。周亚夫快去世的时候,他儿子给他准备了500副盔甲和武器,准备日后当陪葬品,也算是儿子的一片孝心。可是皇帝不这么想啊,“这是想造反!”周亚夫心里清楚,我都快死了,造的哪门子反,分明是皇帝嫌我功高震主啊。他要找皇帝讨个公道。皇帝支吾了半天,反正就是不能让你赖活着,在阳间造不了反,那你就是要到阴间去造反!莫须有的罪名如此信手拈来。周亚夫在监狱里面绝食5天,吐血而亡。
  明朝的时候,大功臣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谋士,在朱元璋刚刚起来造反的时候,就屁颠屁颠地跑去帮忙,为明朝的建立是立了大功的。后来,朱元璋也发了丹书铁券给他。人家李善长是读过书的,知道当年的流氓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是怎么对待功臣的,现在这个皇帝比刘邦还流氓,他把我比作萧何,还发这个东西给我,这是要我死的节奏啊。李善长赶快就辞官回家了。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想跑?你跑得了吗?没几年,因为胡惟庸造反,皇帝就硬说李善长是幕后黑手,李家遭到了灭门之祸。
  说到这里有人就问了,《水浒传》里面的柴进拿着祖传的免死金牌,活得多逍遥啊。且不说《水浒传》是小说,就算是在历史上,宋代对大臣那是好得不得了,压根也没杀过几个大臣。
  讲完了免死金牌,就该轮到尚方宝剑了。话说开封府尹包青天包大人就有一把“上斩昏君,下斩佞臣”的尚方宝剑,这个尚方宝剑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尚方宝剑中的“尚方”,指的是秦汉时期管理和制造皇家刀剑兵器的官员“尚方令”。因为制造的武器锋利无比,而且只有皇帝才能用,所以从尚方令手里出去的武器,就是皇权的象征,别的人是不能乱用的。
  “尚方宝剑”这个词出自汉代,汉成帝的时候,当朝丞相安昌侯张禹贪赃枉法,广蓄良田,欺压百姓,可是官员们拿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他除了是丞相,位高权重以外,他还当过皇帝的老师。可是,偏偏有个叫朱云的大臣不信邪,一定要出来告发他。有一天上朝,这个官员就在朝廷上把丞相给告了,最后总结了一句:“皇上,请你把尚方宝剑赐给我,让我去赐死那个张禹!”
  很有气魄吧。可是皇帝说什么呢?“你敢侮辱我师傅,还想动皇室御用的宝剑,我看你是皮痒啊,给我拖下去砍喽!”然后就吩咐侍卫要把朱云拖走。
  可能是临死之前的最后挣扎,朱云居然死死抱住皇宫里面的栏杆就是不撒手,侍卫上来几个人都拖不走。最后,侍卫一使劲,居然连朱云加栏杆,一起扯下来了。后来,还好旁边一些有良心的官员给他说了好话,这才免去杀身之祸。“朱云折槛”也就作为忠臣敢于直言的成语保留了下来。
  在这个故事里面,所谓请尚方宝剑,只不过是把宝剑比作皇帝,希望皇帝能够重视丞相贪污的事情。
  同样在汉代,就出现了皇帝将御用尚方剑赐给臣下的事例。比如汉景帝时,皇帝赐剑给大臣卫绾,卫绾说:“先帝赐臣剑凡六,不敢奉诏。”尚方剑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太珍贵的物件,你看人家卫家,一口气可以拿出6把,皇帝再送,人家都不要了。本来嘛,这种赐剑的行为,无非是皇帝给打个赏,并不具有赐予特殊权力的含义。据史学家分析,迟至唐代,被皇帝授予“尚方剑”的官员都还没有“专杀”的权力。所谓专杀,是指无须听皇帝命令,可自由决断杀人的意思。而到了宋代,情况就不一样了。宋人所著《武经备要》记载:“本朝之制,大将每出讨,皆给御剑自随,有犯令者,听其专杀。”也就是说,在宋代的军事上,开始实现了尚方剑“如朕亲临,违法专杀”的权力。同时,在同一时期的辽、金以及后期的元,都有赐剑专杀的例子。
  但是,这时候的尚方剑专杀之权,大都用在军事领域,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将在作战过程中“去朝廷远,每俟奏行,恐失机会”的问题,在司法领域并不适用“尚方剑”。也就是说,包青天是没有尚方宝剑的。
  到了明代,也鲜有将尚方宝剑用于官员监察和各类刑事民事案件等“非军事用途”的。
  有明一代,尚方宝剑的出现频率比宋代高,制度也比宋代完备。赐尚方宝剑必须经过一项重大的仪式——“代行授钺礼”。明末,剑(尚方宝剑)、敕(敕令)和印(印符)共同构成了督师权力的象征。因此,尚方宝剑再风光,使用起来也是有规则的。在封建专制时代,皇权独大,绝对不允许出现什么“上斩昏君、下斩佞臣”的制度。
  戏剧中的尚方宝剑,只不过是民间对于“除暴安良、沉冤昭雪”的一种美好想象。就像免死金牌不能真的免死一样,尚方宝剑也没法实现公平,真残酷呀。
  (摘自《读者》)
其他文献
第31届夏季奥运会,有来自全世界的约11000名运动员竞逐里约奥运会28个大项、306个小项的奖牌。本次奥运会,反兴奋剂的力度空前。目前,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已取消了波兰举重选手Tomasz Zielinski及保加利亚3000米障碍赛选手Silvia Danekova等人的参赛资格。此前有一批俄罗斯选手或涉兴奋剂被取消参赛资格,有人将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归结为奖牌竞争压力太大,应该让奥运选手业余化,给竞
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新修订的条例从组织实施、转化服务等几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具体规定。为了打破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体制障碍,放权于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条例从两个方面做出规定:一是明确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價投资等方式实施转化;二是允许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转化科技成果
领导人之间的会谈和外事活动,总是有翻译这样的“中间人”。他们很少被关注,但其作用非常重要。  “毛主席静静地等我”  1957年5月初,作为中国首批派往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范承祚被提前调出担任外事翻译,陪同阿尔巴尼亚议会代表团访华。“这是我国在高层外交场合首次将阿尔巴尼亚语翻译成汉语。”范承祚说道。  1957年5月12日,旭日初升之际,范承祚接到通知:“今天,毛泽东主席要接见阿议会代表团,你任翻
哲理的故事:  布爾斯廷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一直在努力发现和追寻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令他难忘的是他在非洲的日子。因为,他在那里发现了世人所没有发现过的上千种生物。  一次偶然的机会,布尔斯廷从热带雨林经过,一条竹节虫掉在他的脖子上。他仰头看着竹节虫掉下的大树,想了一会儿,突然高兴地大笑起来。一个月后,他从美国购买了一台喷雾设备,在树底下,他铺上了布。布尔斯廷爬上了大树,开始向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要在五项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到2020年,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三是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醫疗保障制度。四是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建设符合国情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理顺药品价格。五是建立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叹“××最近又涨价了”。涨价的商品之外,少数没有涨价的商品则常常被我们所忽略。  10年前我们买一份报纸只要5毛钱,现在买一份报纸还是5毛钱。  10年前到电脑城买一台当时主流配置的电脑,可能是四五千元,现在你到电脑城或者在网上买一台同样是目前主流配置的电脑,价格还是四五千元。  最典型的“不涨价”的例子还是可口可乐——20年前,一瓶可乐是3块钱;10年前,一瓶可乐也是3块钱
《思想的力量》  [美]布鲁克·诺埃尔·穆尔 [美]肯尼思·布鲁德 李宏昀 倪佳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 2017年2月出版  《思想的力量》是迄今为止覆盖面最全的哲学史读本,内容包罗万象,纵览了西方从古至今的所有哲学理论流派。全书写作风格生动,让哲学变得通俗易懂,却又不至于过分简化,每章章末还附有重要思想家的原著选读。作者着重展现了哲学思想如何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考察了哲学思想与人类
创新科技已成为全球发展经济的新引擎,其中内地经济转型过程之中,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但有助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年轻人致富利器。由此,香港應快马加鞭,全速推动创新科技,定下发展创新型经济之路,为传统与新兴产业提供新发展方向与空间,香港才能摆脱多年来经济转型停滞不前的困局。由于创新科技具有新突破、颠覆传统的特性,不止于提高传统产业生产力那样简单,还可培育大批高新科技等新兴产业,发掘出新的经济增
有个人问禅师:“人应该如何走自己的一生?”禅师说:“人有两种,有一种人不知道如何过自己的一生。”那個人又问:“另一种人正确地走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吗?”禅师说:“不!另一种人误以为人有很多辈子,可以一再犯错,下辈子重新来过。”(摘自《读者》)
岁月是把杀猪刀。局长突然发现自己开始苍老时,已经57岁。局长明白,按照惯例,要不了一年,自己将退居“二线”,改任调研员。身体看似硬朗的局长,开始有意无意,为行将退休的日子做准备。  同事们说,局长您的字漂亮,再加紧练习下,说不准退休后会成为大书法家呢!  局长嘴上笑,心里想,我又不会电脑,平常看材料用钢笔字批改,书个什么法啊!  同事们说说也就罢了,只有小黄知道,局长除了特别好吃鱼,还有个工作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