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光走向火焰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303237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中国流行乐坛出现了一位艺名叫刀郎的歌手,或许很多人还记得那年大街小巷被刀郎沙哑豪放的歌声所充斥。—个流行歌手的音乐好坏没有必要谈论,但刀郎音乐的特色倒是让全国人民听到了一种远离城市久违的歌声。在国人眼中,刀郎这位来自四川的艺人似乎成为了新疆刀郎人的代言人。所谓流行就是火光,而真正震撼人心的是火,是淳朴本质的文化,是一种生活信仰的存在方式。作为一个新疆人,我感谢刀郎让人们看到这团火焰的光芒,同时我也希望我能够带领读者走近那团永不熄灭的火焰,走进那个遥远的刀郎部落。
  在都市生活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在脑海中划下—条线,告诉自己线的左边是现实,右边是童话,童话永远是假的,现实才是要遵守的生活规则。见惯了都市的冷漠,开始把自己也变得冷漠,这样才可以与都市融为—体。我这一生所见过的最可怕的景象是在上海的地铁中,所有人像一块块橡皮一样没有任何表情,当时我感到万分的惊讶:人作为万物之灵居然会活得这么无奈。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自己的心时刻都相信着童话,追随着童话。希望用我微薄的力量让读者看到童话的影子。
  上溯至13世纪,蒙古人征服了整个中亚及东欧部分地区,建立了威名赫赫的蒙古帝国,南疆及中亚地区成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此后,从莎车和叶尔羌河西岸有许多不同部落、不同种族的人,他们来到央塔克和库木库萨克。他们一堆堆、一群群分布在广阔无垠的胡杨林深处,逐水草而居,以游牧、狩猎为生,也有人从事农业生产,垦荒种植,开发出一片片庄园、田野、绿洲,把荒漠改造成良田,使荒漠出现村落,这一群勇敢的开拓者,便是今天刀郎人的祖先。据史料记载,13世纪中期,叶尔羌河东岸人烟稀少,但原始森林枝叶繁茂,土肥水美养育了众多野兽,这里不失为一块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狩猎是刀郎人生活的主要支柱,也是刀郎文化的基础。
  我今年有幸去麦盖提领略了刀郎人的生活方式,回到城市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生活是什么?这个答案可以从新疆那个遥远的小村庄得到启示。生活,是大地之上的喜悦。
  那个小村落是我这一生所见过的最美的小村庄,它和西塘、周庄完全不一样。那里的房屋是刀郎人亲手修建的,村民喜欢把自己的家建到哪里就建到哪里,这里没有土地局,这个村庄就像刀郎人一样无忧、随意。在那里住的那几天不禁让我我产生了一种奇隆的感觉,好像只有这个小村庄和刀郎人是正常的,外面的世俗与都市都变的那么不可思议。
  在当地村长的陪同下,我带着少量茶叶与方糖到了村里族长的家。族长是一位白胡子留到胸前的老人,红光满面的。我才坐一会儿外面的村民就蜂拥而入,挤得村长都站不住了。我当时也不明白怎么回事,族长笑着用生硬的汉话对我解释说他们都要请你去家里做客,都要让你尝尝他们家的羊和“盔麦其”(一种加盐的麦面饼)。村长对我解释说这是这里的习俗,客人是大家的。
  我并没有急于去村民家做客,我先让村长带我去看有名的麦盖提农民画。让农民用干裂的手绘画,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在这里我看到了刀郎人最淳朴的、对生活最美的执著。劳动创造了艺术,艺术丰富了生活。这里的农民在耕田回家后开始了自己的创造,更准确地说是开始了对自己美好生活的记叙。他们的画是平面的,根本没有立体感可言。画布的下方所画的是近处,画布的上方是远处,浓烈的色彩是自己的心情,这个民族是个艺术家的民族。画的内容有骑马狩猎的《骑马狩猎图》,有农民劳动的《千锤百炼图》,有喜庆丰收的《采棉图》等。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出自农民之手的艺术品,有300幅作品在北京、上海、香港先后展出,350幅作品入选《中国美术》、《中国农民画报》、《民族画报》,有200幅作品集结出版了《中国麦盖提农民画》,并向全国发行。我不想用都市的物质水平与这里相比,这是没有可比性的。这里的人民生活在—个我们所无法相信的童话世界之中,或许这里就是凡高未曾找到的葵花山谷。
  而后在这里住了几天,每天村民都排着队让我去他们家做客,让我的工作都不能顺利进行。每个清晨,村落都浸泡在薄薄的雾气中,感觉自己到了童话世界中一样。这里的村民信仰伊斯兰教,他们都很虔诚,村里根本见不到什么吵架、打架这种事。人们都很有礼貌,人们见到长者都在很远的地方就把右手放在胸前等长者走近后轻声问候,感觉他们的生活是那么的虔诚与细腻。这里男人每天放羊或者带着鹰去打猎,妇女们在家做家务。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这里我没有见到门锁,真像天下无贼一样。
  白天我就跟着男人们去看他们狩猎。当然时代的进步已不可能让刀郎人以纯粹的狩猎为生,这里的村民都有自己的田地,但民族风俗与传统在这里依然鲜明如昨。刀郎^现在的狩猎以不是为了生计问题,更多的是把狩猎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跟着村民们赶着轱辘巨大的牛车带着猎鹰去打猎,在没有边际的戈壁上打野兔,当然什么黄羊、野猪之类的野生动物当地政府早就不让捕猎。在戈壁上驾着牛车,任干烈的风吹过脸庞,骄傲的阳光普照,追逐着野兔真是一种之上的享受。这种享受是人类本性,原始野性的享受,把自己本性的释放。累了就随地休息,架起篝火烤野兔。
  我去的第五天,村里人要在村子中央的一块空地跳舞。我问村长今天是什么节日,还是谁家结婚。村长很不解地说既节日也没有人结婚。我也不明白,仍继续问,没节日、没婚礼,那为什么跳舞?村长更不明白了,说他们一般每星期都要跳舞,不为什么。
  刀郎人跳舞的那个下午我的心被震惊了,生命的本色之美让我空虚的心灵无法承受。这天我见到了刀郎人的粗犷豪放。刀郎舞是一种以狩猎活动动作演化的舞蹈,分为跟踪猎物、围猎搏斗、狩猎告捷、喜庆胜利四个部分。先到场地的是乐手,其伴奏乐器主要是卡伦琴、达普(手鼓)和刀郎热瓦甫。刀郎舞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节奏明快,动作刚劲,表现了刀郎人几百年来在大森林里游牧、狩猎的战斗生活,所有动作都是劳动过程的形象化,大约可分为四个舞蹈片断。当卡伦、刀郎热瓦甫奏出悠远的过门,一个鼓手“噢”地起序,那声音格外奇崛,以一种遥远的呼唤,歌者闭起双眼,打着手鼓,伴随深沉有力的节奏,集结了鼻腔、胸腔和丹田之气,发出低沉若洪钟般的共鸣声。男女老幼纷纷步人舞场,除了乐手外,全村人都进入了舞场。初起,散板高歌,乐队奏出徐缓的曲调,叫作“孜力巴亚宛”,似在召唤各个部落的人参加围猎,舞者轻拂慢扭,显出慢不经意的姿态,如同狩猎前的准备;接着是第一乐段开始了,响起了召唤性的乐句,提醒人们已经进入狩猎区。对舞者双双轮换甩手臂,做出用手拨动草丛、寻找兽迹的动作,姿态优雅而从容,但又透出紧张与不安,这—部分舞蹈叫“奇克特曼”。继而,乐曲转入节奏紧近、急促、明快的小快板,人们的动作也剧烈起来,仿佛找到了野兽,展开捕猎的样子。男性动作刚劲有力,舞步扑跌有致,双手大张大合,左右前后大步跳动。女性则沉静地举臂,有如手持火把照明,随着男人行进,这一部分舞蹈叫“赛乃姆”;第三个舞蹈片断是“赛那克斯”,对舞变成了圆阵,男女相间,紧紧相随,围成一个大圆圈,这应该是围猎的场面了;最后一组舞是“赛来玛”,表现胜利后的欢乐。乐曲奏出昂扬热烈的喜庆音调,舞蹈者不停地旋转,气氛达到了高潮。刀郎舞不像—种舞蹈,更像一种竞技体育运动,舞蹈到了最后时,场上的年轻人与老人一起疯狂地旋转,观众都为他们鼓掌,这是老人与年轻人的比赛。最后老人笑着败下了阵,口中自言自语说自己老了。刀郎舞所代表的就是最单纯的喜悦,舞蹈是每个人的本能,可都市的舞池太小了,容不下这和天空一样大的喜悦。第二场时,我也被村民们拉进了狂欢的队伍,我模仿着村民们的动作也笨拙地跳了起来。这是一个民族的狂欢,感觉酷似古希腊的酒神狄奥尼索斯狂欢节。在这里感叹都市繁琐,人天生就是要让自己快乐的,这根本没有什么理由可言,但都是生活的规则总要我们自己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去快乐。在这里快乐才是最原本的快乐。
  夜晚,一个人在村头那棵大胡杨下望着月亮,远处传来了刀郎木卡姆的歌声:
  你穿着雪白的裙子。
  镶着鲜红的花边,
  等待着心上的人儿,
  呆呆地坐着望眼欲穿。
  你穿着美丽的丝裙,
  手捧鲜花在门外流连。
  热恋着心上的情郎,
  却掉进了灾难里面。
  你是多么好的姑娘啊,
  就像含苞的花蕾一般;
  我想送一束花给你,
  又怕双手打颤!
其他文献
画家简介  田庄,1955年生。中国水墨画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75年毕业于西安美院大专部, 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曾先后受教于杨国光、方济众、卢沉、姚有多等诸位前辈,现任职于陕西省国画院,兼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美术系硕士生导师。  其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第六、第七届美术展,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邀请展,北京国际艺苑四人联展,全国画院第二届双年展,前进中的中国青年
期刊
天官赐福  相传,在北海岛上有块当年元始天尊修炼灵胎时遗留下的仙骨。星移斗转,这块仙骨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居然修炼成人形,并与北海龙王的女儿结婚生下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的法力日日增加,并为救老百姓与他们的外公作对。玉皇大帝知道他们是元始天尊的骨血后忙与他们讲和,并许诺给他们加封神位。消息传到下界,老百姓盖起了三官堂,时时祀奉,以求三尊神祀全力行使为他们赐福、赦罪和解厄的职能。其中以想求天官赐福致祥
期刊
从天水沿徐礼公路南行,过天水镇30余里,就是当年诸葛亮殚精竭虑数度北伐、排兵布阵的指挥之所——祁山。一提到祁山,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诸葛亮“六出祁山”精忠报国的旧事。而实际上,祁山只是西汉水北侧东起卤城(今礼县盐官镇)、西至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绵延40余里的山脉,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峻难攀,亦无天下名阻的雄伟气象,倒是它的地理位置确有扼蜀控陇之咽喉之利。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六出
期刊
在我认识的青年画家中,杨晓阳院长的高徒的赵新平博士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他对中国山水画的运笔用墨,有着许多画家可望而不可及的精准理解和敏锐把握。他的山水画作线条凝练,墨色干裂,色调柔和,刚柔并蓄,图像空灵,绘画逻辑层次分明,整体构图气势峥嵘。解读新平的山水画作,一如坐在空旷的山峁,坐看云起,萌生一种自由闲适的心境、一种精神家园的回归。  赵新平是一个地道纯正的学院派,从硕士到博士的多年苦读,让他打下了
期刊
[摘要]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新的考验。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就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干部职工队伍的建设问题提出建议。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专业队伍整体发展不平衡、人员素质偏低、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管理型、研究型、操作型三部分人员结构,阐述了培养、建设这支队伍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干部队伍建设  
期刊
[摘要]梵高的创作风格不仅带有一种非凡天才画师的气质,而且以好学之势创造了许多艺术,他之所以受世人的特别关注并非他那半疯癫的表达方式,而是他为艺术史的发展创造了奇迹,他以画家与艺术家的道德伦理影响了世人的目光,他的精神意志世界应该受到重视,无论希望中的绝望还是绝望中的希望,都体现了他超人的风格与魅力,他的世界永远具有灿烂的容颜。    [关键词] 梵高;《星夜》;绘画精神  
期刊
吉祥图案是我国古老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石器时代。在那时的岩画或石刻创作中,它最初以图腾的形式出现。而后经历了商周的青铜器,秦汉的画像石、画像砖,隋唐的石雕、宋元的花鸟画,明清的织绣、瓷器等方方面面,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趋于成熟。它渊源久远,内涵丰富,善祷善颂,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吉祥图案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首先在于
期刊
兰州的春天不是天文学和气象学里的春天,兰州的春天是物候学里的春天。随着气温的升高,马路两旁、公园里的各种植物绽开花朵、吐出绿叶的时候,人们才会感觉到真正的春天来到这个城市了。立春、雨水、惊蛰过后,春分的前后,每年的3月中旬,兰州就慢慢地有了春的气息。  要感受兰州的春天,最好的去处是漫步于黄河风情线上,那是在兰州春天里最美的享受。黄河风情线由几十里的黄河滨河大道串联,其间遍布带状公园和黄河母亲等多
期刊
[摘要]苏力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提出,在现代法治国家,“任何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根本目标都不应当是为了建立一种权威化的思想,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调整社会关系,使人们比较协调,达到一种制度上的正义”。①本文试图通过个案,分析民间法的价值,从中找到民间法存在的意义和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法;非诉;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DF71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抗战文化熔铸的极边第一城  简直难以置信,号称“极边第一城”的滇缅边境小城腾冲就在飞机的机翼之下,开始只是若隐若现,最终赫然在目。若不是当今民航交通运输事业的发达,长期置身沿海城市的我,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来到这座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小小县城。  腾冲,现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在印象中,保山地区并不发达,甚至有些贫穷落后,时不时地还与境外的金三角地区和贩毒等令人惊悚的概念产生联系。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地级
期刊